第338章 讓院士震驚的課題(1 / 1)

第338章 讓院士震驚的課題 “我想對於徐院士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今天我就不在這裡過多介紹了,私下裡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探討。” “那就讓我們熱烈歡迎徐昀院士的加入1 2024年10月8日,帝都,工程院總部大廈會堂。 坐在台上的李厚林臉上堆滿笑容,向台下眾院士教授研究員介紹。 且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整個會堂內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足足持續將近半分鐘才緩緩停息。 可見大家對此事的重視。 院裡能有這樣一位有影響力的天才科學家家人,無論政策還是經費上都會扶持,連帶他們手上的課題項目也能沾不少光。 說不定能加快些進度。 有些則是之前從未親眼見過徐昀,隻是從網上聽說關於徐昀的事跡,現在終於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那肯定要看個仔細,好好欣賞這位被譽為人類史上最有天賦年輕科學家的風采。 而作為大家目光中心的徐昀,此刻則主動站起身。 放眼看去有種複雜的情緒。 能參加這場工程院重要會議的人員,都是院士和正式研究員,簡單來說隨便拉出去一個最低的那都是正教授級彆的人物。 像研究員助理這種,甚至都沒有資格參加。 這也使得大家的評論歲數在四十以上,相比幾乎看不到歲月痕跡的徐昀,確實顯得年紀大些格格不入。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學生發言呢? 好在這種情況已經不是徐昀首次遇到,當初入選科學院院士時就習慣了。 輪到自己發言,徐昀也沒耽擱什麼,當即便麵向大家開口講話。 “謝謝大家。” “以後我們就都是同事了,還希望各位前輩多多指點交流。” “有問題也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 首先對大家的歡迎表示感謝後,徐昀按部就班的講了幾句客套話。 然後便在李厚林的示意下重新坐下。 當然徐昀說歸這麼說,卻不會有人愚蠢到真的去找徐昀進行指點。 畢竟大家可都知道徐昀的實力,雖然年齡上不大看著人畜無害和普通大學生沒區彆,但擁有的實力和水平卻讓人自愧不如。 哪怕是院士過來,麵對徐昀恐怕也隻有請教的份。 終於把徐昀弄來工程院,最高興的無疑要屬作為院長的李厚林。 何況剛進入工程院,徐昀就帶來了新項目。 對此院裡肯定要全力支持。 儘管在外人看來這個新項目幾乎不可能成功。 接下來的時間李厚林按照以往流程進行會議,直到說起院裡的項目課題時,才特意介紹起徐昀的細胞活性藥劑課題。 他早就知道了徐昀要自己組建課題組的想法,還特意給了適合的人員名單。 在這種情況下肯定要對大家說清楚。 要是有人不願意加入此課題組的話,院裡也不太好強行安排任務。 主要課題的研發和學習不一樣,如果不是感興趣自願加入的項目,那麼在後期研發過程中隻會越發疲憊。 無法做到全身心投入進去。 如此反而會影響到項目的正常進度。 出於這個考慮,就算是自己選中的人員,徐昀也不會強迫加入。 眼下在會上趁著機會簡單提下,也方便後續課題組的組建工作。 關鍵全球研究所謂細胞活性藥劑,增強體質降低患病概率的團隊幾乎沒有,這點和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還不一樣,屬於全新的研究課題分類。 因此麵對這樣有難度的課題,很有可能很長時間都不會有任何進展。 無形中會給參與成員帶來很大的心裡壓力,且自身也會被課題拴住很難脫離出去。 基於這些因素考慮,相信就算是徐昀作為課題項目的總負責人,其他人要加入也會慎重考慮。 “這是接下來院裡的重點科研項目,將由醫學部的徐昀院士牽頭負責。” “相關課題成員由徐院士自行挑眩” “需要的設備儀器以及經費,院裡也會全部支持。” 隨著李厚林的聲音再次響起,簡單的科研項目規劃書也出現在大屏幕上,同時也上傳到在場每人手表的智能設備上麵。 供參加會議的人員查看。 聽到徐昀接下來的新項目在醫學部下麵,並且還有著院裡的全力支持,可謂是把其他學部的院士研究員羨慕的不行。 不由得瞥眼看向醫學部的那些人。 工程院和科學院雖同屬最頂尖的科研殿堂,每年上麵撥下來的經費足以稱得上天文數字。 可要知道搞研究本就是砸錢,每個課題從立項到得到結果不知道消耗多少經費。 況且碩大的工程院,那麼多院士研究員,海量項目分攤下來想得到充足的經費並不是很容易,往往還要自己想辦法儘量縮減。 像徐昀這樣課題組成員隨便挑,並且還不限製經費使用數量的科研項目,簡直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又如何不讓在場大家羨慕,可以說就差恨不得這個項目是自己負責的了。 以至於會堂內不免出現了幾句小聲議論。 “院裡啥時候這麼大方了,還沒聽說有不限製經費的科研項目?” “當真讓人項目啊1 “去年我帶頭的那個項目,三千萬都審批了好久。” “這就是差距啊,你不服不行。” “能讓院裡如此重視,隻怕徐院士的項目肯定很不一般埃” “可惜我不是醫學部的,否則真想加入進去。” 對此李厚林卻沒有絲毫製止的意思。 但要說明的是,他可不是不打算製止,而是還沒來得及開口便發現大家都怔住了。 伴隨在場眾多院士研究員查看徐昀的項目,很快神情便變得有些奇怪,到後麵臉上表情更是充滿了複雜凝重之色。 似乎都不太看好徐昀的項目。 原本因為有新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這個例子珠玉在前,大家都以為徐昀會在此基礎上繼續研究開設新的課題,這可以說是最為穩妥的辦法,能有效避免項目的失敗。 主要徐昀是剛當選兩院院士,在這種情況下首個項目就顯得很重要。 要是項目失敗造成大量經費的浪費,倒是容易落人口企鵝。 可徐昀新課題的方向卻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料,沒想到竟會如此複雜困難。 能增強國民免疫力避免患病的藥劑,單是分析下便能明白其中的複雜程度,所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多,關鍵此項課題哪怕在全球也屬於空白領域。 真要進行研究的話,單是想想便清楚短時間內絕不會有什麼進展。 而這往往是對研究員自信打最大的。 本來已經有些意動的醫學部研究員,此刻也不免重新考慮起來。 “實在難以想象啊1 “不愧是人類曆史上最天才的科學家,恐怕也隻有他敢這麼挑戰自己了。” “雖然此項目成功的話會給我們帶來難以想像的巨大好處,可哪怕是徐昀估計也沒絕對把握吧,這可是完全踩著石頭過河。” “涉及到人體細胞和基因的事,又豈是那麼容易進行研究的。” 但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在仔細看完整個課題規劃書後,有幾位院士和研究員也表達了對徐昀的支持。 認為這個課題有助於人類平均壽命的提高,對人類文明未來發展有深遠意義。 哪怕存在非常大的難度,卻是值得去研究的。 就算為此耗費大量時間和經費。 何況徐昀表現出來的天賦有目共睹,要說誰能解決這種世紀難題,恐怕也隻有他了。 將底下大家的小聲議論聽進耳中,台上李厚林表麵上雖神情沒有變化,但心裡卻仍不住為徐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