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兩院院士(1 / 1)

無論侯盛昌還是李厚林,他們兩個人對徐昀做事無疑是非常信任,聽到這話自然不會再擔心什麼。 接下來的時間幾人又相互攀談幾句,確定後麵關於經驗交流的具體事宜。 直到時間快來到飯點,李厚林略作遲疑才忍不住開口詢問徐昀另外一件比較重要的事。 “關於後麵的科研規劃,你現在有什麼想法嗎?” 按理說徐昀剛研發出新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攻克癌症,應該有一段時間的緩衝休假,然後才會安排後麵新的規劃。 現在就進行詢問確實著急了點。 這也是李厚林問話時有些不好意思的原因。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徐昀眼下進行的項目屬於深度科技,算是橫向課題和工程院科學院沒有太大的關係。 當然造福的是全人類。 目前徐昀已經入選工程院院士,正式的名單也很快就會公示出來,李厚林作為院長自然希望徐昀能做出成績不至於讓工程院落後無人,要知道單是科學院的量子計算機項目,所帶來的成就和影響便無法估量。 在這種情況下要說不著急,那絕對是假的。 另外還有一點,他沒有要給徐昀安排任務進行定向課題研究的打算。 可以說是完全遵從徐昀的個人意願。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徐昀的最大潛力,給所有人帶來驚喜。 關於這點臨來時的路上,侯盛昌還特意和他講了。 說起來他也相當於是隨口一問,並未抱有什麼太大的希望。 畢竟這段時間徐昀所有精力都在新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的研究上,且後麵還主持完成臨床試驗讓這項技術審批上線,確實想不到哪還有精力去思考新項目的內容。 但隨著話音落下,就當李厚林準備接受徐昀的失望回答時,後者卻話鋒一轉真講了起來。 “確實有了點想法。” “好埃” “快說說看。”李厚林聞聲激動的就差站起來,連忙開口追問下去。 本來徐昀就打算趁著機會提下自己關於細胞活性藥劑的研究想法,既然現在李厚林主動詢問了起來,那倒也沒有賣關子的必要。 提前讓對方知道,等具體執行時也能方便?。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昀便不再耽擱什麼,當即在腦海中組織了語言說。 “這隻是我的初步一個打算。” “近些年來癌症正有著年輕化的趨勢,國民體質健康明顯下降,新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雖然能夠治愈癌症患者,可是卻無法阻止大家患上癌症等難以治療的重大疾玻” “所以我希望能研發新的藥劑,降低患癌和得其他疾病的概率。” 幾乎是在徐昀話音落下的瞬間,李厚林和侯盛昌以及在場的其他院士,臉上儘皆流露出驚訝的神情。 顯然沒想到徐昀所要進行的項目,完全是一個比一個難度大。 治療那麼多癌症種類,給癌症患者帶來希望,已經算是難以想象的科研成就。 其中的困難程度無法估量。 否則醫學界發展到今天這麼長時間,也不會依舊對癌症束手無策。 隻能依靠藥物手術治療。 但如果說搞出新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相當於是徒手蓋房子,那麼讓民眾做到提前預防不再得癌症等其他難以治療的重大疾病,所蓋的那可就是高聳的大樓了。 畢竟癌細胞本就由人體正常細胞變異,想避免則必須基因層麵研究。 要知道直至今天醫學界依舊沒有辦法破解人類的全部奧秘。 何況徐昀要做的不單單是癌症。 還包括其它疾玻 “這個課題可是非常有挑戰啊,你想好了?”李厚林略作沉默開口確認了句。 就連旁邊的侯盛昌也不由得皺眉。 不過他卻沒有開口勸阻。 侯盛昌很清楚徐昀的性格和作風,隻要是下定決心做的事就不會輕易改變,再說徐昀也本就是一位喜歡不斷挑戰的科學家。 真要是選擇一個簡單課題,那反倒是浪費了自身的強大天賦。 先不說徐昀對這個課題有絕對把握,那怕沒有抽取到相應的配製技術,他也會去進行摸索研究實驗。 直至破解出細胞活性藥劑。 原因很簡單。 這是能夠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延長平均壽命的重要科研成果。 在他的設想中,將來這種藥劑會像新生兒疫苗一樣直接進行接種。 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人類本身,隻有自身強大才能保證文明的發展進步。 因此麵對李厚林的確認,徐昀沒有任何遲疑的再次開口表示肯定。 “李院長,我想我已經做好了準備。” “你在科學研究上的天賦大家都看在眼裡,理應去攻克這些高難度的課題,我相信你肯定能夠做到研發出這種特殊藥劑。”迎上徐昀堅定的目光,侯盛昌終於不再沉默表達了自己的支持。 下秒李厚林也不甘示弱。 連忙進行表態。 “那好。” “既然你有這種想法,院裡肯定會無條件支持,到時候不管要人還是要場地經費直接找我。” “我可等著看你的研究成果。” 李厚林最後一句略顯打趣的話,使得房間裡的氛圍緩和很多。 在坐的其他人,也不由得簡單提了兩句。 “這種藥劑真能研發出來的話,或許癌症從此以後就真正意義消失了。” “從長遠來看的話,這能幫助我們節省醫療方麵的開支好更加注重養老,另外平均壽命也會增加很多。” “我們應該相信徐院。” “徐院能提出這個課題,恐怕已經在進行研究並且有所進展了吧?” 當最後一句話傳到大家耳朵中,幾乎在場所有人都瞬間瞪大了眼睛,紛紛朝著徐昀所在的方向看來。 似乎真在想這個猜測。 誰都知道徐昀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奇跡,並且所參與的項目從來沒有失敗過。 今天李厚林明顯是心血來潮隨口詢問,偏偏徐昀真的已經規劃好了新項目,要說已經在研究甚至有了突破倒也不怎麼奇怪。 更關鍵的是,如果事情真是如此的話,那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看到這種藥劑問世。 思維運轉想到這些,李厚林可謂是激動萬分。 臉上堆出的笑容都快溢出來了。 他自然明白這個新課題的價值,但實話實說他並不怎麼看好,更不希望徐昀去挑戰這種難度的課題到時候白白浪費時間。 可要是真的已經有了突破性進展,那以徐昀的天賦還真有可能研發出來。 到那個時候,將會是要記入史冊的偉大成就。 而作為主辦方的工程院,肯定也能夠狠狠提升下知名度和含金量碾壓隔壁科學院。 徐昀顯然沒想到大家會這麼想,儘管他確實已經掌握了詳細配製技術。 如果他沒有正式製作出樣品之前,他肯定不會選擇過早暴露出自己的底盤,畢竟細胞活性樣劑的說明歸說明誰能保證製作出來真能具備那些效果。 唯有經過全麵的臨床試驗後,才能最終確定。 “這還隻是我的一個初步規劃而已,等準備工作完成後才會正式開始研發。” 稍作思考間,徐昀不卑不亢的回複眾人,並沒有選擇在這個課題上透露太多信息。 大家聽到徐昀語音這麼說,自然知道這是先不打算過早提及,後麵也都識趣的跳過這個話題。 反正隻要真的進行這個課題,那麼以後無論有沒有結果都會知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後麵侯盛昌也跟在李厚林後麵特意進行了表態,講要是在課題研究中需要科學院方麵幫忙可以儘管開口。 對此徐昀自然沒有去拒絕,畢竟他又不是脫離了科學院。 作為數量極少的兩院院士,本就能夠調用兩個院內的各種資源。 說起來他要想儘快配製出藥劑樣品,肯定缺少不了量子計算機的幫忙。 同時為了表示感謝,徐昀還特意保證,有時間的話會去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研究院,幫助潘曉誌討論下祖衝之三號的升級問題。 主要祖衝之三號已經處於了很高的層次,且糾錯技術短時間內根本做不到繼續提升,隻能把目標放在可深度操控的量子比特上麵。儘可能將原本的一萬量子比特提升到數萬甚至十萬,加強量子計算機的強大算力。 想做到這點單靠潘曉誌確實比較吃力。 他現在剛好有了足夠的大腦超頻時間,加上剩餘的積分增加些量子比特數量倒不麻煩。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李厚林便和他帶來的那幾位院士對生物科研實驗室進行參觀交流,期間還特意組織了兩場討論會。 會上徐昀也沒有藏私,麵對幾位院士在細胞改造擴增的問題上,都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解答。 能夠說此次交流活動圓滿結束。 臨行前徐昀也明確表示,等安排完新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後續優化工作,便正式前往帝都工程院總部籌建課題組。 …… 正如李厚林說的那樣,他們返程後沒兩天,工程院官方便正式公示了新晉院士名單。 各大媒體機構也進 構也進行了報道。 而當大家看到這份名單後,赫然發現已經是科學院院士的徐昀也在其中。 是的。 繼徐昀成為科學院最年輕院士後,又打破了工程院方麵的最年輕院士記錄,成為僅有的三十多位兩院院士中一員。 如此年輕的院士要換做彆人,肯定會引起公眾的質問懷疑。 畢竟不知道有多少教授終生都沒這個資格。 更何況還是兩院院士。 但偏偏對於徐昀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相反他的年齡更佳證明他天賦的強大。 隨便拎出來一項成就便能讓其他院士汗顏,試問誰有資格表示異議。 甚至絲毫不誇張的講,這個時候要是有人反對徐昀當選兩院院士,那肯定會受到全體民眾的針對。 誰讓徐昀剛剛攻克了癌症,不知道拯救多少癌症患者和家庭。 真說起來大家並不在意當選院士的年齡,而是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 這才是最重要的。 舉例來說如果人到中年才勉強入選院士,那又能鑽研科學多久? 可徐昀不一樣。 以他的年齡到退休的話,起碼還能在科研崗位上奮鬥幾十年。 況且眼下徐昀就已經擁有了這麼多成就,那麼等以後隻會讓人更加不敢想。 因此當徐昀入選兩院院士的消息迅速登上熱搜,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情討論,相關話題新聞評論區全是支持祝賀的言論,文字中所洋溢出來的情緒簡直比自己當院士還要高興。 簡單總結下來的話,倒是能用四個字形容。 實至名歸。 “我看到了什麼,徐院居然入選工程院院士了,這豈不是成了兩院院士。” “徐神實在太強了,不愧是我偶像。” “意料之中的事情,以徐院的天賦無論有多大榮譽我都不感覺意外。” “從兩院建院以來恐怕還從未有過如此年輕的兩院院士吧,咱們這些人也算是見證曆史了,恐怕以後也不會有人能做到徐神的程度。” “能和徐院處在相同的時代,簡直是最幸運的事。” “感謝徐院士研發出新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治好了我的爸爸,徐院是我們全家的大恩人。” “徐院的下個項目會是工程院的嗎,非常期待啊1 “我媽問我為什麼在床上打滾。” “你們說徐院會不會去領諾貝爾獎啊,生理或醫學獎肯定非徐院莫屬。” …… 而相比網上的狂歡激動,此時作為主角的徐昀則正在家裡收拾東西。 並沒有因為成為兩院院士就高興的不行,依舊是平常的心態。 因為新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已經步入正軌逐漸在全球推廣開,後麵實驗室這邊隻需要繼續研究優化即可,亦或者開設新的課題項目,反正對於如今的生物科研實驗室而言根本不缺經費。 實驗室依舊有丁瑋周麗華牽頭,加上又吸收了一批優秀人才,哪怕徐昀不在也照樣能很好的運行。 所以在這個上麵徐昀並不擔心。 剛好馬上就是國慶節,徐昀便想著儘快前往帝都工程院報道。 此次他作為項目總負責人,需要先確定具體的實驗室和各種儀器設備,光準備工作就會花費不短時間。 關鍵要想配製細胞活性藥劑,還需要比較特殊性能更優越的儀器設備。 單從現階段來說哪怕最先進的儀器也根本達不到他的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他需要先研發出適合的儀器才行。 好在依靠著量子算力和人工智能,他倒是能很快完成儀器的設計圖紙然後製造。 另外在課題組成員上,他也打算由自己選擇,爭取用最快的速度製造出第一份藥劑樣品。 課題的完成進度是要靠團隊共同努力的,單某個人哪怕在強大,也會無法避免的消耗掉大量時間。 除非全部交給智能機器人代替。 “不用帶太多東西,那邊什麼東西都準備好了。” 客廳內徐昀看著正在往行李箱裝東西的陳詩禾,走過去微笑著說道。 同時右手下意識的放在了陳詩禾的小腹上。 是的。 在他們兩人共同達成任務目標後,徐昀沒多長時間便出色完成了任務。 如今陳詩禾已經被查出懷孕。 想到上回陳詩禾懷徐寧萱的時候,自己沒有一直陪在陳詩禾身邊兩人分開兩地,因此這次徐昀想要彌補這個遺憾不讓這種事在發生。 工程院那邊已經在帝都給他分配了套彆墅,並且出行有專車接送安全性很高。 所以他打算這次帶著陳詩禾以及母親女兒一起過去帝都生活段時間。 至於嶽父嶽母這邊,節假日他們可以回去,或者他們來帝都看望大外孫女。 反正出行坐高鐵飛機的話,倒也不用太長時間。 對於這個提議陳詩禾和母親自然都同意,畢竟隻要在一起就行。 何況陳詩禾現在本就懷孕,也不用再去公司。 等到明年暑假徐寧萱上幼兒園,在返回京州市,估計那個時候,關於細胞活性藥劑的課題研究也應該進度差不多了。 徐昀對自己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我這不是覺得有些東西都用習慣了嘛,尤其是萱萱她肯定不喜歡新的。”陳詩禾感受著腹部傳來的暖意,柔聲和徐昀說著。 自家這個大閨女,不知道是仿誰,對自己用過的東西非常戀舊。 從吃飯的碗筷和玩具被子,基本還都是出生那時候買的。 要不是衣服已經小了沒法穿,估計都不舍的換。 但就這那些衣服也都一件沒有扔,全部被徐昀的母親王春芳好好放著。 此刻王春芳帶著徐寧萱去了外麵溜圈,家裡隻有徐昀和陳詩禾兩個人收拾東西,想到這次的帝都之行陳詩禾還是忍不住詢問了句。 “這次你負責的項目有難度嗎?” 陳詩禾平時並不會過問徐昀的工作,除了是擔心影響保密條例外也是相信徐昀。 不過這段時間他經常看到徐昀在書房,並且始終一副思考什麼問題的樣子,加上如今剛入選工程院院士成為極少數的兩院院士,就要負責組建課題成員等一係列的任務。 她擔心是新項目難度比較大,給徐昀帶來了壓力。 雖說她不太懂科研上的事,也不知道具體的項目內容是什麼,卻也想儘可能的幫徐昀分擔壓力。 徐昀不知道因為自己研究細胞活性藥劑讓陳詩禾心生擔憂,麵對這句詢問依舊保持著那副成竹在胸的笑容輕聲回答道:“放心吧,我沒有問題的,這個項目最遲明年也肯定能完成。”說完雙手環上陳詩禾的腰肢,讓其貼在自己的胸膛上。 陳詩禾有時擔心歸擔心,卻從始至終對徐昀的話深信不疑。 她也知道徐昀絕不會哄騙她。 既然徐昀說沒有問題,那就表示這個新項目肯定會迎來圓滿的結果。 念頭停留在這裡陳詩禾不由得鬆了口氣,感受著耳旁傳來的徐昀的呼吸,約摸過去大半分鐘後才推開徐昀繼續收拾東西。 看到這一幕徐昀臉上浮現出幸福笑容,隨即也加入進去。 —— 2024年9月30日,帝都,距離工程院總部沒多遠的某棟彆墅內。 從京州市過來的徐昀一家人,進入這棟分配的彆墅後便收拾起來,好在裡麵設施大部分都都已經準備妥當可以直接入住,加上應該是提前打掃過,倒是省了他們不少事。 簡單轉一圈徐昀對這棟彆墅也很滿意,除了明亮寬敞裝修風格符合審美外,還配的有一個小菜園剛好能滿足母親種東西的愛好。 在帝都這種寸金寸土的地方,這已經算是奢侈了。 除此之外如果細心觀察的話,能發現周圍已經安排了最優秀的保衛人員,既不會打擾到他們的生活又能保證不受到任何外來的傷害。 儘管以徐昀的身家想要什麼樣的彆墅都買的到,但自己買的和國家分配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再說他本人也對購置房產不怎麼感興趣,主打的就是一個夠住就行。 否則他早就在京州市瘋狂買房了。 “爸爸你快來。” 徐寧萱對新幻境的適應倒是很快,沒多久便已經自己跑到了樓上。 陳詩禾和母親忙著放東西,徐昀隻得承擔起看孩子的重任,幾乎是寸步不離生怕徐寧萱磕著碰著。 “慢點跑。” 接下來幾天因為正值節假日,徐昀並沒有去工程院報道正式開始項目,而是從李厚林那裡要來生物醫學以及基因工程方麵的專家教授名單。 打算先把課題組成員給確定下來。 而就在徐昀選擇合適成員的時候,諾貝爾獎方麵也終於有了新的動作。 瑞典皇家科學院正式公布了今年諾貝爾獎的獲獎者名單。 不出所料徐昀成為諾貝爾獎生理或醫學獎得主。 其授獎儀式將在十二月份舉行,由國王在瑞典首都舉行。 按理說有人獲得諾貝爾獎,國內應該非常激動興奮進行全網報道才對,可當消息傳回來網友們卻顯得比較平靜。 就像是知道了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甚至覺得諾貝爾獎給徐昀反而是高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