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登上自然雜誌封麵(1 / 1)

第230章 登上自然雜誌封麵 “很高興見到你徐昀先生,感謝你的認可,我是自然雜誌的主編伊萬。”固態電池實驗室休息區不遠萬裡趕來的伊萬終於見到徐昀後忙主動打招呼,講清自己的身份後又立刻介紹起同行人員:“這位是我們編委會的朱莉助理以及托納科教授。” 徐昀原本還想著論文被接受後為什麼沒有收到自然雜誌的刊登通知。 在接到電話後才明白,敢情是自然雜誌編委會竟主動過來了。 說起來以固態電池的學術價值,引得主編過來倒是件比較正常的事情,畢竟越是這種大的項目成果越是要嚴謹慎重。 不過隨行的還有位熟人,這就讓他比較意外了。 還記得他在阿貝爾獎頒獎典禮上說出準備將理論數學運用到材料化學研究時,這位托納科教授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對他的決定不怎麼看好。 相關視頻他還看了。 但正所謂來者是客,作為東道主該有的禮儀和風度還是要保持的。 不管對方報以何種想法過來,表麵功夫還是要做到位才行。 思緒運轉到這裡,徐昀臉上快速浮現出笑容,出聲回應眼前幾人。 “歡迎伊萬主編來京州市做客,大家快請坐。” 表現的非常熱情。 待眾人在旁邊沙發坐下後,從公司過來的接待人員端來幾杯沏好的茶水,接著又立刻轉身離開房間留下徐昀他們詳談。 “沒想到徐昀先生看上去要比傳言的更加年輕,我們編輯部有很多人可都是你的粉絲。” 朱莉大膽望著徐昀率先開口挑起話題,雖然是亞裔卻有著海外的直爽。 可能是因為發色形象相似的緣故,徐昀對這位女士倒頗有好感。 剛想端起麵前茶杯的手中途停下,微笑著說:“能被那麼多人喜歡是我的榮幸。” 話落這才重新端起杯子,和胸口持平時還不忘向對方提醒了句。 “不知道朱女士對品茶還是否喜歡,倒可以嘗嘗我們公司準備的極品大紅袍。” “謝謝。” 朱莉沒有拒絕,道了聲謝端起麵前杯子放在嘴邊淺嘗了口。 滿臉棕色胡須的伊萬顯然不太適應品茶,直接便說起正事來。 “我們這次來主要是想對你進行一個采訪,並且將作為下期雜誌的封麵。” 徐昀聽到這句話頓時心中一喜,他可很清楚單純被接受和作為封麵的差彆。 這事確實沒有拒絕的道理。 “當然可以。” 幾乎沒怎麼遲疑,便滿口答應下來。 “那太好了,你們實驗室的這項固態電池成果,相信肯定會引起全球的轟動。”伊萬聽到徐昀的回答臉上也立刻堆出笑容,發自內心恭維了句又接著說:“另外托納科教授也對你們的研究讚歎不已,這次是特意過來想和徐昀先生你交流的。” 托納科從坐到沙發上便始終保持沉默,想到先前自己被采訪時的言論便感到尷尬。 以至於遲遲找不到機會搭話。 現在看到伊萬主動把話題轉到自己身上,他先是投去感激的眼神,然後站起身麵向徐昀表達自己的歉意。 “真是非常抱歉。” “前段時間因為我的錯誤言論對你造成了困擾,現在我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天才。” “你在化學材料上的研究已經超過了我。” 他這話可不是亂說,徐昀能研究出新的固態電池固體電解質材料,並成功讓生產成本下降到幾乎和鋰電池差不多的程度,無論是這份成果能起到的意義和實際帶來的價值,都不是他的那些研究能相比的。 因此承認彆人比自己優秀並不是啥丟臉的事。 反倒是采訪時的言論更丟人。 如果能在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那麼無論如何都不會質疑徐昀。 將托納科的話悉數聽進耳中,徐昀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實在沒想到對方不遠萬裡跟過來,竟是為了道歉。 不管怎麼講對方好歹也是化學材料領域內的權威資深專家。 所研究的成果也促進了材料的發展。 能如此放低姿態承認自己的過錯,也確實不是其他教授能做到的。 真說起來當初托納科會有那種推測也正常,畢竟是中途從數學轉到化學材料,放到正常人身上彆說短時間內有所成就,隻怕都還處在學習理解階段。 可偏偏徐昀屬於天才中的另類,根本沒有辦法用常理來推斷。 何況他領取阿貝爾獎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固態電池技術。 完全是胸有成竹。 對於托納科這種老一輩科研人,徐昀還是比較敬佩尊重的。 既然人家做到了這種程度,他肯定不會端架子。 “托納科教授言重了,化學材料領域可不單單隻有固態電池材料。” “有很多地方我還要向你請教呢。” 快速起身重新招呼托納科坐下,並開口說了這麼句符合實情的話。 雙方講到這種程度,自然都心照不宣的不再提起之前采訪的事。 接下來伊萬也有些迫不及待,想著儘快完成采訪省得耽誤下期雜誌發表。 在這種情況下徐昀倒也比較配合,當即便把此項目的另外兩個人喊了過來。 當伊萬和托納科得知那麼大的研究成果,加上項目負責人就隻有三個人後,整個人的表情直接僵住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隻有三個人便徹底解決了全固態電池技術嘛。” “真是不可思議。” 麵對自然雜誌主編和行業權威的稱讚,萬曉勇和盧毅可不好意思往自己身上攬功。 連忙開口說出真實情況。 “我們隻是擔任徐總的科研助理而已,整個項目和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徐總完成的。” 此話一出更是讓在場其他人呆若木雞,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到了這個時候徐昀倒也沒有故作謙虛,臉上堆出笑容提醒了伊萬一句。 “伊萬主編,我們可以開始采訪了。” “好。” “好的。” 被這句話驚醒的伊萬,這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 連續回答了徐昀兩聲,急忙把目光放到旁邊的朱莉身上開口吩咐。 “趕緊布置器材設備。” “是主編。” 隨行擔任助理的朱莉,聞言不敢有任何遲疑,連忙行動起來。 因為自然屬於期刊雜誌,采訪是以文稿形式呈現。 基本就是詢問下項目研究中的心路曆程,並不涉及具體的技術數據。 整個項目組就隻有徐昀和盧毅以及萬曉勇三個人。 人少采訪起來倒也輕鬆,大概隻花費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便采訪結束。 期間徐昀還特意展示了實驗室內的電池樣品,以此作為封麵。 采訪結束後伊萬隻想趕緊在期刊上刊登,因此沒有留在京州市多長時間便匆匆返回。 倒是托納科多待了幾天,和徐昀討論起材料化學中的內容知識。 時間如白駒過隙快速流逝,解決完自然雜誌采訪的事徐昀也很快完成了傑青評選的申報材料,按照以往評選的流程大概下月結束評選會並於七月份公布名單。 來到五月下旬,自然雜誌最新一期終於上線。 其封麵正是深度科技固態電池實驗室所製作的電池樣品。 雜誌上不但宣布低成本的全固態電池被攻克,還給出了托納科等權威教授的高度評價。 先前深度科技已經公布了科研成果和數據,現在有了自然雜誌作為權威認證,相關消息很快便在全網快速傳播陷入沸騰。 麵對這個消息反應最大的無疑是外網用戶,他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托納科教授的言論變化竟這麼快。 前倆月還信誓旦旦表示徐昀不可能在化學材料上取得多大成果,轉眼就又給出了高度評價並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推測。 不過這也讓大家明白,徐昀研究出低成本全固態電池技術的事是真的。 很快便在油管推特等平台上展開熱議。 眼看電池市場即將被徐昀的深度科技壟斷,不免為以後擔心。 “連托納科教授都改口了嗎,對方真的已經掌握了全固態電池技術?” “我們的電池公司是乾什麼吃的,這麼多年的研究居然比不過人家幾個月。” “看來電池行業要變天了。” “這種天賦是不是過於強大了,對方該不會是外星人吧。” “我的上帝。” “我們國家的企業早就研究出了能量密度更強大的電池,他們壟斷不了全球的電池市常” …… 先前深度科技發表公告時,由於情況暫時還不清楚並沒有引起官方媒體下場進行宣傳報道。 這也是有些網友對此提出質疑的部分原因。 但這回卻完全不同。 自然雜誌不但放出了深度科技全固態電池的真實樣品照片。 還特意刊登在封麵上。 加上國際上多位此領域權威專家的認可,都說明深度科技確實掌握了全固態電池技術。 麵對這種值得共同歡慶的好消息,自然是各大官方媒體紛紛報道。 並且還特意在傍晚新聞中進行播報。 相關情況都表示一場屬於電池革命的序幕已經被正式拉開。 剛開始很多網友還以為這項研究處於理論階段。 距離商用還早。 結果沒想到電池已經被製作了出來,想到很快就能使用上固態電池,情緒立馬便變得高漲起來。 甚至紛紛艾特起國內電池企業,讓他們趕緊去找深度科技合作。 先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始終無法有明顯突破,除了新能源汽車外,手機廠商隻能想辦法發展快充提升手機的充電速度。 但如果換成全固態電池,那麼將會有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首先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鋰電池三倍,加上體積更小不但能提升手機續航,還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手機的重量。 從某方麵來講也相當於是推動了手機的發展,確實會讓人無比期待。 全網熱搜之下不誇張的講,這時候隨便進去一個平時活躍的企鵝群,都能看到有群友在聊這件事。 言語中基本就透露著兩個字。 火熱。 要是說誰不知道這件事,那絕對是剛從深山老林出來信息落後了。 “直接登上了自然雜誌封麵,徐神果然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 “我是真沒想到這種固態電池已經製作出來了,從照片看可是又薄又輕,聽說還能夠隨意折疊不懼怕寒冷環境安全性非常高。” “已經先把錢買房了,等啥時候出了固態電池新能源汽車再買車,兄弟們請問我做的對嗎?” “我現在是一刻都等不及了,快點投入生產吧。” “剛才去外網轉了圈,發現有人說徐神是外星人,真是要快被笑死了。” “我對徐神的深度科技另外兩個實驗室更期待了,說不定到時候也會有厲害的成果。” “不知道哪家電池企業能和深度科技達成合作,以寧王的體量應該沒問題吧?” …… 被網友提及的寧徳時代,與此同時也彌漫著較為緊張的氛圍。 各部門都知道接下來將會有場硬仗。 打贏了無疑是公司更上一層樓。 可輸了就是萬劫不複。 這段時間他們通過各項手段基本確定了深度科技攻克全固態電池的真實性。 眼下研究成果又登上了自然雜誌封麵,這就更加坐實了這件事。 到了這個時候肯定要搶占先機,儘快和深度科技聯係上達成合作才行。 “董事長。” “這是最新期的自然雜誌,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寧徳時代科技大樓,董事長辦公室內作為電池技術總工程師的李屏把一份雜誌放到桌上,絲毫沒有掩飾臉上的興奮。 同作為電池技術研究人員,看到同行有了這麼大的技術突破,心裡也自然為其感到高興。 坐在老板椅上的董事長曾柯群,抬起視線看了眼桌麵上的雜誌並未去翻看。 隨即抬起視線沉聲回應。 “情況我已經知道了,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儘快和深度科技建立聯係。” “無論如何都要拿到這項技術授權。” “我們已經嘗試和深度科技進行聯係,但截止目前並沒有得到回應。”李屏麵對董事長吩咐如實回答,彙報完情況又開口補充道:“不過想來其他公司應該也是和我們相同的情況。” “這項技術毫無疑問是非常成熟的,誰拿到就能立刻開始大規模生產。” “如此高的價值,深度科技不會輕易選擇合作夥伴。” 說到這裡李屏特意停頓了數秒,留給曾柯群思考其中關問題的時間。 隨著辦公室一陣沉默,不知過去多久才見曾柯群注視著李屏拋出了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 “如果我們能有和對方合作的機會,你覺得開出什麼樣的籌碼才能拿下項目?” 麵對這個問題李屏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經過認真思考後給出一個大致範圍。 “這項技術起到的意義不同,肯定要遠高於行業內的技術授權費用。” “恐怕要電池售價的百分之三十,並且不要求獨家技術授權。” 聲音傳入到曾柯群的耳朵,隻見其眉頭頓時忍不住有些微皺。 電池的售價和成本價息息相關,肯定不能隨意定價破壞行業的運轉。 如果拿出電池售價的百分之三十作為技術授權費用交給深度科技,那麼去掉電池的生產成本他們的利潤肯定是有限的。 何況還不要求獨家授權。 不過以固態電池的市場,到時候肯定遠遠超過傳統鋰電池。 所以總體來看對他們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何況現在話語權壓根不在他們這。 要是拿不到深度科技的技術授權,到時候可就不是能有多少利潤的問題,公司還能不能保證市場占有率都是很大問題。 各種思緒快速在腦海中閃過,最終他像是終於做出了什麼決定。 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先想辦法和深度科技的徐總聯係上,無論如何我都要和對方見一麵。” “我這就去辦。”李屏點點頭回道。 而就在寧徳時代這邊開始行動的時候,鬆下LG新能源三星等公司也再也坐不祝 紛紛派遣高層人員前往京州市,可以說都對這項技術授權誌在必得。 主要他們實在沒有信心自家的電池技術能達到深度科技的水準。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使用人家的技術彆無他法,否則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市場份額被奪走。 徐昀這邊也在關注著行業內的變化,另外對於技術授權的事他也想儘快敲定。 畢竟他對商業上的事不怎麼感興趣,技術授權也主要是保證公司旗下幾個實驗室經費的充足。 何況自動化模塊機器人的項目眼看就能啟動,他實在不想在公司上耽誤太長時間。 “徐總。” “公司收到了很多國內和海外電池企業的信息,他們都想和您見麵。” 龍湖科技園公司總裁辦公室內,孟鬆言向徐昀彙報著其他公司的最新動向。 徐昀聽到這個結果並不感覺意外,全固態電池技術的事情已經在全球有了這麼大熱度,要是那些電池企業還不有所行動,倒還真不如倒閉把市場留給其他人。 隻不過他可沒那麼多時間挨個去見他們,稍微思索片刻直接做出安排。 “選個時間邀請他們一起過來,就說到時候會確定合作的對象。”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