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評選傑青(1 / 1)

第229章 評選傑青 “關於深度科技固態電池實驗室發布的公告,你們都是什麼看法?” 寧徳時代科技大樓,高層會議室內董事長曾柯群注視著會議桌兩旁的公司高管人員,直接把話題帶到網上熱議的全固態電池上。 作為成功打入全球市場,且出貨量全球遙遙領先的鋰電池巨頭。 寧徳時代有著寧王的稱號。 尤其公司上市後,市值節節攀升接近萬億。 能取得如此成就和規模,依靠的更多還是時代風口的走向。 而越是如此就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否則等到危機出現的時候在采取行動,隻怕那時候時間方麵已經來不及了。 最近幾年隨著鋰電池市場火熱,很多企業都投身於鋰電池的生產。 眼看電池出貨量就要超過需求量,飛速增長的勢頭也將停止。 為應對將來公司可能遇到的危機,他們也是投資建設了電池實驗室,想要通過對電池技術的升級來脫離困境實現新一輪的增長。本來局麵的走向都在可控中堪稱是按部就班的發展,隻要在給他們些時間電池技術肯定會迎來進展。 但萬萬沒想到深度科技改變了局麵,竟在短時間內宣布全固態電池技術被攻克。 這讓他們沒有任何準備,以至於不得不緊急召開核心會議商討。 他們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商不假,可如果固態電池真的能實現量產,受到衝擊和影響最大的同樣會是他們寧徳時代。 此刻碩大的會議室內,雖坐著十幾個人,可心裡抱有的想法卻不同。 隻不過眼下狀況誰都看不清,因此麵對董事長的詢問也不敢貿然發表意見。 隨著曾柯群的話音落下,會議室內的沉默差不多持續了將近半分鐘。 可以說連聲咳嗽都沒有。 硬生生忍祝 生怕被董事長點名。 明明是上市公司的高層會議,竟有種課上老師提問問題的既視感。 曾柯群銳利的目光將眾人表情看在眼裡,依次流轉最終落在了右手邊一位青中年男人身上,並緩緩開口點名拋出問題。 “李屏。” “你是公司的電池技術總工程師,先說說你的想法。” 被稱作李屏的男人,似乎早就有了這個心裡準備倒沒表現的太意外。 首先通過麵前桌上的設備給在場所有人發了份資料後這才開口。 “這是我搜集到的深度科技固態電池實驗室的相關信息資料。” “大家可以先簡單看一下。” 說到這裡李屏稍微頓了頓,待眾人查看起資料時又接著往下講。 “深度科技的這座固態電池實驗室成立時間非常短並且公示出的研究員信息隻有兩位,但對方卻在幾個月後宣布攻克全固態電池技術。” “加上這座實驗室是由徐昀要求成立,絲毫沒有在意公司資金問題。” “所以我認為對方應該是在材料上有了新發現,所以才突然成立電池實驗室進行研究。” 將自己的看法全部講出,李屏便又重新保持沉默留給眾人消化時間。 徐昀雖說隻是個博士生不假,但所取得的成績卻是教授都難相比的,在場眾人能做到公司這個位置上肯定不會質疑徐昀的實力。 否則那隻能證明自己的愚蠢。 曾柯群看完這些資料,再次抬起視線看向李屏。 “伱認為深度科技的全固態電池技術是真的,他們真實現了低成本規模化生產?” 麵對董事長的詢問,李屏深吸了口氣依舊堅持自己的判斷。 “我找不到他們放出虛假消息的理由。” 此話一出也頓時得到了部分人的認可,畢竟這種事對徐昀和深度科技都沒好處。 關鍵作為鋰電池行業龍頭企業,他們又怎麼可能沒有進行過固態電池的研究。 單憑現有理論固體電解質材料,想實現低成本規模化生產根本不可能,為此他們甚至已經放棄了金屬全固態電池的研究,選擇研究鈉離子電池以求技術突破。 就在眾人陷入沉思,連曾柯群也搖擺不定無法做出最終決定時,還是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 “董事長。” “不管怎麼說這關係到整個鋰電池行業,我們無論怎麼做都要慎重。” “徐昀在數學上確實很有天賦,隻不過單靠數學知識可解決不了電池材料的問題。” “現在應該先確定這件事的準確性。” 寧王能取得今天這個成就,作為董事長的曾柯群自然是有魄力的。 眼看局麵陷入爭論,他也知道必須要儘快采取措施占據主動。 畢竟除了他們寧王外,國內還有比亞迪等企業在關注著這件事,誰知道其他人接下來會怎麼做。 念頭停留在這裡他也不再耽擱,臉上表情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做出安排。 “想儘辦法確認深度科技固態電池技術情況,另外關注其他電池公司的動向。” “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結束,各部門儘快開始行動。” 因為是臨時召開的緊急會議,和每周的公司報告例會不同,在下達完命令後便直接宣布結束。 這時候其他人自然不會再有什麼異議,畢竟董事長都已經發話了。 “是董事長。” 連忙作出回應隨即匆匆起身離開。 與此同時。 國內其他電池企業也紛紛展開行動,開始嘗試和深度科技接觸。 誰都知道能規模化生產的固態電池代表什麼,如果能拿到技術授權,毫無疑問會輕鬆成為下一個寧王甚至是超越寧王。 這背後代表的巨大價值和市場規模,沒有人不可能心動。 甚至就連不是電池行業的公司,都想著能不能從中分一杯羹。 至於海外的電池企業,因為固態電池技術影響力還沒有擴散過去的緣故,相對來說算是比較平靜。 …… 而就在整個電池行業風譎雲詭的時候,第二天徐昀卻回到了京州大學。 沒有什麼論文答辯畢業典禮,他在拿到學校頒發的博士學位證書後,便正式成為了一名貨真價實的多學位博士畢業生。 麵板屬性欄上的學曆也完成更新,達到最高層次。 “你把這些材料儘快準備,我好趕緊報上去。” 京州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院長辦公室內徐昀接過秦向新遞過來的申報表,垂下視線看到上麵內容後臉上浮現些許異色。 “傑青申報材料?” 對於傑青他自然不陌生,全名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能被評選上傑青,就相當於自己的項目獲得了國家專項基金扶持。 因為傑青的評選每年僅一次,且年齡要求在四十五周歲以下擁有博士學位,同時在所從事研究領域內取得了相應的成果。 他雖然不有深度科技在不缺少研究經費,但那畢竟都是橫向課題。 將來真正想要評選上院士,肯定要參加國家重點項目研究才行。 而傑青正是被稱作院士候選人。 本來他這段時間忙著領獎和研究固態電池,都忘記了還有這麼回事。 未曾想學院特意記著這事。 思緒正想著這些,突然被耳旁響起的唐延山的聲音打斷。 “這件事你可要上心,以你的資曆評上傑青肯定沒有任何問題,到時候做出點學術成果過些年可就能為你申報院士了。” “我這輩子是沒有機會了,自己的學生能當上院士也算沒了遺憾。” 唐延山說這番時絕對是真情流露,徐昀也能聽出對方對的關心。 如今唐延山屬於二級正教授,像他這個職稱還有很多人排著,在加上年齡問題想入選院士基本不可能。 但徐昀完全不同。 年紀輕輕便在多項領域取得成就,且還拿到了數學界三大權威獎項,如今申報傑青將來十有八九會成為最年輕的院士。 作為自己的學生,他這個當老師的自然高興。 “我會儘快把材料整好的。” 徐昀聽完唐延山的話,嘴角噙著笑容很是自信的回答了句。 他最擅長的就是寫論文,整理申報材料那更是不在話下。 和其他人隻有一項或者兩項成果不同,無論他的數學成就還是參與激光雷達項目,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智能輔助診斷係統,都可以作為傑青的申報材料。 何況他的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塗層材料,還是被列為保密的技術。 憑借這些資曆彆說是申報傑青,就算不申報直接把傑青給他評選上都絲毫不奇怪。 而今天學校喊他過來肯定不止傑青這件事,接著便又聽到了秦向新的聲音。 “還有一件事要和你說,等你成為傑青後學校打算正式直聘你為教授。” “不知道你打算去哪個學院?” 徐昀和一般教授不同,他除了在數學上取得巨大成就外同樣能去計算機和光電學院。 如此情況就比較複雜了,畢竟要考慮如何發揮出徐昀的最大價值。 因此他在和校長吳仲平商議後,還是將選擇權交給了徐昀自己。 擔任京州大學教授是之前就確定下來的事,徐昀倒沒啥好反悔的,略作思考後很快便在心裡拿定了主意。 “還是掛在數學高等研究院吧,到時候也不影響開設其他學科的公開課。” “這樣也好。” 秦向新聞聲點點頭,剛說完又重新拋出一個問題。 “另外你考慮帶研究生嗎,我是真希望你能給學校多培養幾位天才。” 說到最後臉上已經堆滿笑容,似乎腦海中已經想到了畫麵。 對這件事徐昀立刻搖頭拒絕,幾乎連想都沒想。 “帶研究生的事還是等幾年再說吧,現在我自己都還是個學生呢。” 他雖然等評選上傑青就會擔任京大教授,但年齡上比著研究生還小,讓他去帶研究生擔任博士生導師,難免會感覺到怪怪的。 何況眼下他心思都在研究項目上,暫時確實沒有帶學生的想法。 等過幾年更為成熟些,有了比較充足的時間,他不介意給學校培養些優秀的行業人才。 秦向新肯定不會在這種事上讓徐昀為難,直接便同意了徐昀的決定。 事情進行到這裡基本是確定下來,想著儘快完成傑青的申報材料,徐昀並不打算繼續待在秦向新的辦公室浪費時間。 可正他準備起身離開時,卻被唐延山伸手給阻攔了下來。 嘴唇微動像是有什麼話不好意思開口。 徐昀和唐延山相處的時間也算挺久了,看到這種情況基本能猜出對方肯定是有事。 於是索性主動挑明話題。 “唐教授。” “我是你的學生,有事儘管開口。” 聽到自己的學生都這麼說,唐延山也放開了心理負擔講出原因。 “有你這句話那我可就不客氣了,今天主要是有朋友托我問你件私事,如果你覺得不合適可以不用回答,也千萬不用顧及我的麵子。” “我知道了唐教授,你問吧。”徐昀點點頭回答。 “你小子研究固態電池我是知道的,不過昨天公布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秦向新對兩人的問題也感到非常好奇,在聽到固態電池後同樣想起了昨天的新聞。 他雖然是數學高等研究院院長,但昨天網上熱度鬨那麼大到現在還上著熱搜,想不知道那絕對不可能,被唐延山這麼一提醒他也想了起來,不等徐昀開口回答忙接過話茬附和。 “昨天這事可把我給驚住了,你公司的固態電池實驗室真實現固態電池規模化生產了?” 徐昀將兩人的話聽進耳朵,頓時便明白唐延山口中的朋友應該是來自國內某電池公司。 畢竟現在最迫切想知道情況的,隻可能是那些鋰電池企業。 這關乎到整個公司的未來發展。 動用人情也無可厚非。 對於這件事他自然沒有隱瞞的道理,公告都已經發布了出去本來就不是秘密。 但唐延山背後的人是否相信,又是否能抓住機會可就和他無關了。 念頭停留在這裡,他臉上先是堆出笑容,然後給出肯定回答。 “公司最新成立的固態電池實驗室確實發現了新的金屬固體電解質材料,並且研究出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規模化生產方式。” “目前相關論文已經被自然雜誌接受,估計就快要刊登發表出來了。” 隨著徐昀的話音落下,唐延山和秦向新有著明顯的短暫愣神,似乎無法相信徐昀那麼快就在化學材料領域取得了如此成就。 他們都是研究數學的不假,但水平畢竟在那裡放著自然明白這件事的意義。 想到自己這邊也有了領先海外的技術,並且能夠牢牢掌控全球電池市場,內心早已激動的無法壓抑祝 約摸過去十多秒時間,兩人這才深吸了口氣徹底回過神來。 “如果不是我對你夠了解,很難相信你居然解決了固態電池問題。” “有時候我都想看看你腦袋裡是什麼東西,簡直到哪個領域哪個領域就會有奇跡。”唐延山接過秦向新的話也忍不住感慨了句。 不過從臉上洋溢的燦爛笑容看,他對自己這個學生已經滿意的不能再滿意。 “肯定是我運氣好吧,發現了更適合的固體電解質材料並加以研究。” 麵對兩人的接連稱讚,徐昀還是忍不住謙虛了句。 結果話音剛落便迎上了兩雙白眼。 “你覺得你的話有人信嗎,要是單靠運氣好就能徹底解決全固態電池技術問題,那電池行業早就不是鋰電池的天下了。” “哪裡還會等到現在這個時候。” 聽完秦向新的話徐昀訕訕笑了笑,緊接著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又再次開口。 “對了秦院長,學校學生或者教授在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應該也是有獎金的吧?” 自然科學作為全球頂尖期刊雜誌,每個高校肯定都會設計獎金用於激勵。 而獎金的數量肯定要比數學年刊這種高。 秦向新聽到這句話臉色瞬間拉了下來,接著歎了口氣悠悠的說:“能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學校是會頒發巨額獎金用於鼓勵,不過你這身家還用得著獎金嗎?”整個人都顯得神情有些麻木。 徐昀聞言嘿嘿一笑:“這不是我那幾個頂尖實驗室太耗錢了嗎。” “少來。” 唐延山直接拆穿了徐昀:“就你那項固態電池技術以後每年給你帶來的收益都將是天文數字。”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學校要賴賬,最終由秦向新給出了一個更合適的解決方案。 “我看獎金就以京州大學的名義投入徐昀獎吧,也算是學校的支持。” “倒也行。” 徐昀本來就是隨口一提,能為數學基金會拉到資金到也不錯。 接下來的時間看到事情全部結束,徐昀果斷離開了秦向新辦公室,準備找個適合的地方先把傑青申報材料完成再說。 隻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讓他頗為意外,以至於必須要先返回實驗室。 “你是說自然雜誌的主編來了,要對我進行采訪擔任下期封麵。” “我這就回去。” 掛斷公司那邊打來的電話,徐昀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原本論文被接受他沒有收到自然雜誌的郵件,還以為中間出現了什麼問題,敢情是對方直接跑到京州采訪他和固態電池來了? 而對於這種登上雜誌封麵的機會,那肯定沒有錯過道理。 感謝諾諾的身體100點幣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