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這可真令人遺憾 相比上次沃爾夫基金會理事長來京州為徐昀頒獎的緊迫,這回京州大學方麵有了更多的時間準備,因此頒獎典禮的聲勢要大上很多,甚至還邀請了不少海外數學家參與屆時順便進行場學術交流。 來到三月下旬頒獎典禮正式召開,現場除了有幾百位國內外學者參加,還包括各個電視台媒體的新聞記者全程報道。 台上挪威科學院院士克裡斯蒂安,為徐昀頒發阿貝爾獎章。 徐昀是首次和對方見麵,視野中是位身穿藍色西服打著紅色領帶的老頭。 銀白色的頭發梳到耳後,鬢角和下巴上茂密的胡須連在一起。 露出光亮額頭。 臉上戴著副窄邊框眼鏡,相貌給人一種比較和藹的感覺。 他知道對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生物基因,因為和箐華大學有過項目上的合作,對這邊情況相對熟悉被挪威科學院派來頒獎。 “恭喜你獲得阿貝爾獎,並打破紀錄成為最年輕的阿貝爾獎得主。” “謝謝。” 徐昀從克裡斯蒂安手中接過獎章,道了聲謝正過身子完成合影。 待台下響起的熱烈掌聲逐漸平息下來,克裡斯蒂安卻沒有離開,反倒是臉上堆著笑容繼續開口用外語和徐昀進行交流。 “不知道我能問你幾個私人問題嗎?” 上次溫妮斯為他頒發完沃爾夫數學獎便離開,難得遇到這種有趣的院士。 他對此自然不介意。 抬起目光大方道:“當然可以。” “太好了。” 克裡斯蒂安滿臉欣喜,先是看了眼台下坐著的海內外數學家以及媒體,然後重新把目光放到徐昀臉上拋出自己的私人問題。 “我想知道你還會繼續解決其他世界數學難題嗎?” 話落便正起臉色等待答案。 徐昀能看出對方確實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而他也同樣考慮過。 他雖然解決了霍奇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但目前仍存在不少世界數學難題。 就比如數論中的黎曼猜想。 不過基於這點他早就有了決斷,於是倒未故意賣關子隱瞞。 “在數學領域上的研究我已經做了很多,所以接下來我想將數學應用到其他領域,具體到人類的生活為推動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貢獻。” “還有我相信以後會有更多優秀數學家出現,其他數學難題當留給他們解決。” “你說呢克裡斯蒂安院士呢?”講完自己的打算徐昀特意反問了句。 以他現在的數學水平自問能解決其他難題,起碼依靠拓撲群論數論相關的不是問題。 但若不借助大腦超頻的話,勢必會消耗大量時間。 理論數學很難立刻應用到某項技術上,讓科技的發展快速向前推動。 把太多時間單純花費數學題的證明,他不覺得是件很好的選擇。 何況他現在既要完成固態電池的研究,念叨許久的自動化智能模塊機器人也未問世,確實沒有剩餘時間去研究數學難題。 所以交給以後的數學家是最合適的,這也是徐昀獎設立的初衷。 “或許吧。” “但我無比相信你在數學上的成就,以後很難有人會打破。” 克裡斯蒂安神情突然變得鄭重起來,麵對這個反問很是認真的回答。 此次頒獎典禮還同時在不少平台上進行直播,觀眾對於徐昀不再嘗試解決數學難題,基本都是持有非常支持的態度。 畢竟已經做到了天花板,繼續進行下去反倒成了浪費天賦了。 這點從飛速刷新的彈幕便能看出。 “徐神這是怕把題都證明了,以後研究數學的就少了目標和奔頭。” “支持徐神。” “說實話理論數學短期內對我們影響不大,但如果研究其他領域,技術每次突破可都會引起大的質變。” “你們可彆忘了我國的激光雷達技術,能成功領先國際水平全靠徐神。” “話說徐神能不能去研究光刻機啊,光有高端芯片卻製造不出來,實在是太憋屈了。” “以前覺得科幻電影裡的東西距離現實太遙遠,但徐昀的出現卻讓我有種悸動,說不定有生之年真能看到電影走進現實。” “希望國內能多出些人才,以後好接徐神的班。” …… 和克裡斯蒂安的對話結束,徐昀剛走下台又被不少記者圍住采訪。 那場麵不講兩句很難脫身。 “我是京州電視台的記者,請問你拿到數學界三大權威獎項後有什麼感想嗎?” “能和企鵝視頻的觀眾打聲招呼嗎?” “網上有人說你女朋友也是京州大學的研究生,請問是真的嗎?” “能講講你接下來會研究哪個領域嗎?” 徐昀看著眼前都快伸到嘴上的話筒,頓時後悔剛才沒從後台走。 尤其聽到還有人對他的感情這麼八卦,心裡也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想到用不了多久全固態電池技術就會問世,趁著現在這個機會倒是能提前預告下,省得到時候大家太過震驚以至於不敢相信。 念頭停留在這裡,他浮現出一抹營業笑容,簡單說了下自己目前情況。 “我現在主要進行材料化學方麵的研究,希望下次和大家見麵是因為新的技術。” 對於公眾來講,這無疑是重磅新聞。 記者們得知徐昀正在研究材料化學,並且還會有新的技術問世,自然都想繼續往下深挖到時候好拿著第一手資料進行報道。 以至於情緒變得更加激動。 “能具體講講嗎?” “請問是什麼樣的新技術,和材料有關嗎?” “多講兩句吧。” 好在典禮廳內有不少維持秩序的學弟學妹,看到徐昀被記者圍住連忙上前解圍。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徐昀才算回到休息室。 “這些記者為了新聞也太瘋狂了,還是趕緊回實驗室進行最後的工序吧。” 休息室內徐昀邊換衣服邊想著電池的事,並沒有打算參與後麵的學術交流活動。 這些天在他和盧毅萬曉勇兩人的合作下,總算完成了固體電解質材料。 加上外部的絕緣材料,基本算是製作出了樣品。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各項測試流程,這關係到全固態電池的最終性能,接下來一段時間肯定要全程待在固態電池實驗室。 如果測試數據未達到預期的話,就必須對固體電解質材料繼續進行優化。 到那個時候需要花費的時間就沒頭了。 就在這時徐昀突然注意到一道熟悉身影走進來,正是研究孿生素數的張益唐。 “找我是有什麼事嗎?” “張教授。” 他知道對方早已回國,這次被邀請過來參加阿貝爾獎的頒獎典禮。 想著對方可能有事情,便主動打了聲招呼。 “我是來向你表示感謝的。” “感謝?” 徐昀有些怔住,對張益唐的話感到疑惑。 “你的拓撲群論讓我對孿生素數的研究進展很大,所以才特意過來向你表示感謝。”張益唐詳細說明情況絲毫沒有在意兩人年齡上麵的差距。 聽到對方是說這個,徐昀當即浮現笑容,滿臉輕鬆的回了句。 “看來很快孿生素數就要被徹底證明了。” “我隻是沾了光而已,如果你繼續研究數論的話估計黎曼猜想都已經證明了。”張益唐發自內心講了句,能看出他對徐昀停止對數論的研究有些遺憾。 接下來兩人又交談了片刻,直到公司派的司機兼保鏢王朋飛過來,徐昀這才告彆對方前往龍湖科技園區固態電池實驗室。 沒等頒獎典禮徹底結束,徐昀被采訪的視頻便被各大媒體機構報道。 得知徐昀目前正在進行材料化學的研究,使得不少人好奇猜測起來。 想知道徐昀具體研究的項目。 縱觀徐昀參與的課題研究,除了數學外最重大的無疑是激光雷達技術,這讓大家覺得現在徐昀進行的肯定是化學材料領域的重大課題。 如果順利完成的話,肯定會讓國內技術水平實現大幅度提升。 為此有人專門建立了相關話題,大家興致勃勃的在裡麵討論。 “化學材料可是四大天坑專業啊,沒想到徐神居然會選擇這個領域研究。” “強者總是喜歡挑戰難度,我認為很正常。” “也不知道是在進行什麼項目研究,該不會是光刻膠之類的吧。” “按照上次激光雷達項目判斷,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就能聽到好消息了。” “沒有被局限在數學裡,這才是真正的天才。” “徐神畢竟是學數學的,想在材料化學領域有較高的建樹恐怕需要先學習,短時間內大家不要多想了。” “那豈不是在網上沒法看到徐神了,遺憾啊1 …… 而相比國內網友的支持,海外方麵整體觀點就顯得不怎麼看好了。 認為數學天才去研究材料化學,這和從頭學習沒有什麼區彆,想要在化學材料領域取得數學那樣的榮耀基本沒有可能。 畢竟屬於不同的圈子。 在這件事上數學界沒多少人發表看法,反倒是化學材料領域的專家很活躍。 公開表示徐昀太過看輕化學材料的難度,定然無法取得什麼成績。 對於這種熱度各新聞機構肯定不會放過,短短幾天時間便刊登了大量文章。 “數學天才投身化學材料,托納科教授稱這是盲目的自信。” “淺談數學界天才的錯誤選擇。” “菲爾茲獎得主放棄數學,成就或將止步於此。” 國內某些三流媒體儘管也想吃這波流量,但礙於徐昀的影響力和網友的支持,根本不敢發布類似存在爭議的文章和視頻。 否則指定會被網友攻陷,導致自身風評下降。 隻有些營銷號大肆發布軟文,銳評徐昀做出了錯誤選擇不可能在化學材料領域做出大的成就。 而這自然被很多用戶反駁,大家都認為真正的天才無論在什麼領域都無法掩蓋自身光芒。 智能輔助診斷係統和激光雷達技術便是最好證明。 …… …… “托納科教授。” “你是我們在化學材料領域最權威的專家,對於獲得數學界三大權威獎項的天才徐昀,你對他選擇研究材料化學有何種評價?” 2019年4月5日,京州市,前往龍湖科技園區固態電池實驗室路上。 徐昀坐在車內後排,表情頗顯玩味的看著手機中剪輯自英方廣播公司播出節目的視頻。 對於視頻裡主持人口中的托納科教授他不陌生,確實是化學材料領域比較權威的專家,在國家學術院任職院士身份。 在金屬材料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中,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 隻是沒想到對方會對他的事這麼關心。 隨著視頻繼續播放,麵對主持人的詢問,托納科教授在通話中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我聽說過這個名字,他絕對是數學發展史上最大的奇跡。” “在如此年齡便解決兩道世界級數學難題,成功拿到數學界最權威的三大獎項,簡直讓我不敢去想象。” “但他居然選擇了中途轉到化學材料領域,這可真令人遺憾。” “每種材料的研究都要千萬次的實驗,它所需要的天賦也和數學不同,我並不認為他能在這個領域中取得在數學上的成就。” “或許多年以後他後悔今天的選擇,但那個時候天賦恐怕也不在了。” 正常情況越是天才的人,年齡也越重要,如果不能在早期衝上巔峰,伴隨年齡的增長思維隻會逐漸固化又如何成功。 隻不過這種情況在徐昀身上並不適用,因為他的天賦取決於各項能力。 何況還有大腦超頻在,什麼時候思維都不會固化。 徐昀將視頻看完倒沒多大反應,站在托納科的角度上確實分析的沒錯。 畢竟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基本上一輩子隻會研究一個領域,很難同時在兩個領域取得比較大的成就。 但他卻是個例外。 超強的學習效率加上大幅度增長的各項能力,在加上大腦超頻讓他能夠多線學習。 彆說是數學計算機以及現在的材料化學,哪怕涵蓋全領域都沒有問題。 再說經過這些天努力,首塊固態電池樣品已經被成功製作出來。 今天前往實驗室便是要開始測試。 所以這次托納科注定會被打臉,親眼見證一位化學材料天才的誕生。 “等我的固態電池問世,應該會給你們一個非常大的驚喜吧。” 暗自低喃一聲,隨即徐昀便收起手機閉目養神,等待今天的電池測試結果。 開車的王朋飛在英語方麵稍微差點,倒也不知道徐昀在看什麼,直到車輛駛入龍湖科技園區停穩,這才扭過去向徐昀提醒。 “徐總。” “我們到了。” 徐昀聞聲立刻睜開眼睛,顧不上讓王朋友拉車門便主動走了下去。 “今天我都會待在實驗室,你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晚上我再聯係你。” 和王朋飛交代這一句,便直接朝固態電池所在的實驗室走去。 聞言王朋飛則在後麵應了聲:“好的徐總。” 從電梯出來走進實驗室,徐昀看到盧毅和萬曉勇已經提前到達。 雖臉上洋溢著激動和興奮,不過眼睛上的黑眼圈卻證明他們昨天沒有休息好。 “你們這是沒睡好?” “想到今天是樣品的性能測試,我太激動導致晚上睡不著。”盧毅麵對徐昀的詢問率先回答,說起這個情況時臉上還有些不好意思。 旁邊萬曉勇則緊隨其後道:“我也是差不多這樣。” 跟著徐昀進行固態電池研究的這段時間,他們不但學到了很多對此項目也越發有信心,認為真正的全固態電池要在他們手中誕生。 自然無比期待最終測試時間的到來。 另外按照徐昀所說,之後的文章也會有他們兩個人的作者署名。 這相當於讓自己多了篇最權威的期刊論文,哪怕是老末的作者也足以讓人欣喜。 徐昀聽著兩人的回答暗自發笑,他們本來就是研究電池出身,現在眼看全球最先進的電池技術就要在眼前誕生,太過激動睡不著覺倒也實屬正常。 好在並不會影響今天的測試。 “行了。” “趕緊換衣服準備開始測試吧,今天的任務可不少。” 思維運轉到這裡,徐昀衝兩人擺擺手當即朝更衣室走去。 盧毅和萬曉勇早就來到了實驗室,隻是為了等徐昀過來才沒有動作,眼下這個時候肯定不會耽擱什麼。 不多時三人便換好實驗服首先來到電性能檢測區。 為保證固態電池的各項詳細數據,整個測試流程除了電性能檢測外,還包括機械性能檢測區和環境性能檢測區以及安全性能檢測區。 整個檢測流程全部下來,沒個幾天時間是不可能的。 但恰恰隻有通過這些檢測,才說明他們製作的全固態電池達到了標準。 整個電性能檢測區除了充放電機櫃外,還有內阻測試儀絕緣強度測試儀數據采集設備等,當然今天的主角則是一塊非常輕薄的電池。 “都已經準備好了徐總,隨時可以進行測試。” 這時隨著盧毅的話傳入耳朵,徐昀當即拍板下達最終指令。 “那就正式開始測試吧,注意記錄各項數據,有突發狀況立刻停止測試。”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