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改變軌跡的小行星(1 / 1)

學霸的培養係麵板正文卷第414章改變軌跡的小行星“當初你提出來想去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我就知道你肯定是在核聚變上有了想法,但我沒想到你居然在這麼短時間內就攻克了可控核聚變技術。” “說起來剛聽到這個消息時,就連我也有些不太敢相信。” 科學院某休息室內,侯盛昌看著眼前的徐昀,笑容滿麵說著這些心裡話。 整個過程絲毫不掩飾臉上的喜悅。 他對徐昀可以說已經非常熟悉,先前收到徐昀的消息得知其想要參與人造太陽項目的研發,便知道徐昀肯定是有了相關想法。 所以他才會毫不猶豫的同意。 本以為這會促進人造太陽項目的研究,結果他還是低估了徐昀的能力。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居然就直接攻克了可控核聚變技術。 這時旁邊的李厚林聞聲也插話道:“早知道你對核聚變裝置也那麼有研究,就應該提前把你調到人造太陽項目主持工作。” “這樣說不定可控核聚變早就解決了。” 言語中滿是對徐昀的稱讚。 麵對自己這兩位老領導誇獎的話,徐昀倒是依舊掛著笑容謙和的說:“這次能成功攻克可控核聚變,也全靠物理所那邊的支持,單憑我自己可解決不了這麼重要的科研項目。” “行了,今天先不說這個。”侯盛昌擺擺手說。 他很清楚徐昀的性格,雖說可控核聚變這麼大的科研項目單憑一個人肯定不行。 但能成功攻克,肯定是徐昀起到了至關重要地步。 否則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究這麼久,也不會才讓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持續反應上千秒。 緊接著侯盛昌便也不再耽擱時間,下秒直接把話題轉到了正事上。 即關於國家最高榮譽勳章的授勳儀式。 “這次上麵對可控核聚變可是非常重視,為了你更是破例頒發了這枚最高榮譽勳章。” “在以往十幾位獲得此榮譽的人中,更是隻有你是獨自授勳。” “說實話這讓我和老李都羨慕的不行。” 侯盛昌這話一點沒有說錯,國家最高榮譽勳章到現在才隻有十幾位科研人員獲得。 並且有的甚至都已經不在人世。 單在這種時候額外簽署名額並舉行授勳儀式,這絕對是設立以來的頭一次。 更關鍵的是,他和李厚林雖分彆是科學院以及工程院的院長,卻還沒有資格獲得這枚象征著最高榮譽的國家勳章。 尤其又想到徐昀的年齡,怎麼可能沒有一點羨慕。 不過羨慕歸羨慕,他們兩個人對徐昀獲得如此榮譽更多的還是高興。 畢竟這也算他們研究院培養出來的科學家。 “除了過幾天的授勳儀式外,還會有相關榮譽到時候送到你的老家,另外將由上麵撥錢在你們縣建造你的個人榮譽館。” “可以說你如今已經是我國最頂尖的科學家了。” 李厚林接過侯盛昌的話茬,又補充了幾點關於獲得最高榮譽勳章的事。 說話的過程絲毫沒有掩飾臉上笑容。 徐昀將兩人的話悉數聽進耳中,對這項榮譽也有了更多理解。 沒想到除了授勳儀式外,連自己老家也會有很多的好處。 想到屆時消息傳回去,恐怕族譜真要單獨給他開一頁重新修了。 之後的時間,侯盛昌和李厚林又給他講解了一些參加授勳儀式的注意事項,講述完這些後三人之間的談話才算結束。 …… …… 兩天後。 國家最高榮譽勳章授勳儀式正式開始。 並在總台全程直播。 早上八點左右的時間,隻見徐昀從被安排居住的地方乘坐專車出發。 前往舉行授勳儀式的會堂。 期間除了道路被封禁且兩旁站人警戒外,專車前後更是有警衛隊護送。 堪稱是排麵十足。 而早就等在屏幕前的觀眾,看到徐昀出發後,心情也都非常激動興奮。 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無數次幻想過這種場麵。 希望自己也有機會達到人生巔峰。 但現在貨真價實的畫麵看在眼裡,但心中卻愣是沒有任何嫉妒。 隻因為坐在專車裡麵的是徐昀。 剛解決可控核聚變的史上最強科學家。 如果這個時候點開官方賬號發布的相關視頻,則會看到評論區更是清一色的祝賀。 情緒很是盎然。 “太帥了徐院,實至名歸。” “說實話這種排麵也隻有像徐院這樣的科學家不會讓我感到不適。” “太有排麵了!” “看到沒有,這是我們京大的師哥。” “當年我和徐院還是高中同學呢,我驕傲了嗎。” “非常期待徐院的下一個科研項目,重要性應該不會比核聚變低吧?” …… 在評論區中也有不少徐昀的老熟人,以及京州大學的新學弟,他們無一例外都因和徐昀有這層關係驕傲。 不過更有人是抱著好奇的態度。 比較期待徐昀之後會負責的科研項目。 眾所周知徐昀先後研發了常溫超導材料,以及成功攻克可控核聚變,這兩項隨便拿出來一個都能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巨大作用。 眼下常溫超導材料和可控核聚變都開始應用,肯定不需要徐昀再繼續負責。 畢竟以徐昀的實力和天賦,肯定要安排在最難啃的骨頭上麵。 否則那就是屬於資源浪費。 但如果讓徐昀負責一些難度較小的項目,那麼又和大材小用差不多。 如此對於徐昀會負責的新項目,就讓人期待了。 或許又是一項黑科技。 與此同時。 在徐昀京州市的家中,陳詩禾和王春芳以及兩個孩子也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此次直播。 尤其當徐昀的身影出現在畫麵中後,立刻引起兩個孩子的呼喊聲。 “媽媽奶奶快看,是爸爸,爸爸出來了。” “爸爸!” 作為老大的徐寧萱今年已經九歲,卻依舊和小時候一樣性格開朗,麵對電視機中爸爸的身影,絲毫沒有同齡人的那種靦覥。 正常情況下小孩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可能歡樂外向的性格會逐漸變得沉默寡言。 不太喜歡說話。 但徐寧萱並沒有這種變化。 至於老小徐子硯,則單純跟著姐姐呼喊。 不過在場要說誰的情緒最為複雜,那肯定是作為母親的陳詩禾,以及另外一位母親王春芳。 看著屏幕中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一時間不免有些五味雜陳。 能夠培養出這樣一位優秀的兒子,王春芳從不認為全是自己的功勞,她所做的事情隻是儘了一位母親應有的責任。 相反是徐昀沒讓她操過太多心,硬是憑借自身成長到今天這個程度。 這絕對是無數母親夢寐以求的事。 徐昀並不知道家人的反應,此刻他正等著車輛到達會堂。 先前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時,他已經來到過會堂參加儀式。 隻是那會排麵沒現在大。 所以倒也沒有什麼太緊張的地方。 就這樣。 隨著時間流逝專車到達目的後,徐昀也從車門出來走在紅毯上進入會堂內部。 若放在以前獲得此榮譽的人身上,因為年齡問題哪怕是走這段路可能都需要幫忙,但這種情況在徐昀這裡卻根本不存在。 誰讓他可是首個在年輕時,便獲得了國家榮譽勳章這項榮譽。 而之後的時間則也都非常順利,隨著儀式正式開始他被頒發佩戴勳章,並且獲得親自簽署的證書。 這標誌著徹底奠基他在科學界的地位。 授勳儀式結束後,徐昀則並沒有繼續在帝都逗留。 當然他也沒返回廬州科學島。 反倒是選擇了暫時回京州市處理家裡的事情。 主要此次被授予國家最高榮譽勳章,連帶老家也知道了這件事情。 如此都交給兩個叔叔處理肯定不合適。 另外他也打算趁著機會帶母親孩子回去一趟,順便去父親墳前告知這個好消息。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徐昀回到京州市後,電網和華建方麵也很快行動了起來。 不但在短時間內在全國確定了首批核聚變電站的位置開始設計建造。 對主要線路的改造也大刀闊斧的開始。 其中核聚變電站中最核心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則有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方麵負責。 而此消息傳到海外後,也自然讓很多勢力羨慕。 都紛紛主動示好表達想要合作的意願。 顯然大家已經公認誰真正掌握著全球的話語權。 隨著一分一秒的時間過去,轉眼進入到夏季,天氣的溫度逐步升高。 徐昀雖重新恢複了工作,卻暫時沒有負責主導新的項目。 僅在超導線路改造和核聚變電站的建設上幫忙。 但讓全人類都沒有想到的是,正值人類文明科技高速發展的階段,民眾的喜悅卻被航天方麵一條緊急的消息所打斷。 2030年6月7日,月球月宮一號基地。 今天是關乎萬千學子最重要的日子高考,月球基地內的航天員,剛在月球上為參加高考的學生送上了最特殊的祝福。 這也是月球基地建設完成後定下來的傳統節目。 除了高考外,趕上中秋春節等節日也會為全國人民送祝福。 以前這種活動是在天宮空間站中進行,如今人類在月球上站穩了腳跟,肯定要把地點放在月球基地上。 如今常駐在月宮一號基地中的共有五名航天員。 其中三人更是首次執行任務的新人。 他們除了需要執行各種任務外,更重要的便是對月球以及太空進行探測。 在這段時間內雖未繼續建造月球基地,但航天工程辦公室方麵依舊發射了幾次火箭。 不但往月球運送了更多的月球車對月球探測,方便以後建造新的基地和開采月球資源,更發射了幾顆環月探測衛星。 主要隨著可控核聚變攻克,將來還要在月球上搭建可控核聚變裝置,環月衛星能起到更好的輔助作用。 “開始工作吧。” 核心艙內作為指令長的航天員下達命令,另外幾人也開始忙碌起來。 在各自的崗位麵前操控設備。 他們已經在月球基地內工作了快一個月時間,對工作內容可以說已經非常熟悉。 所以進展相當順利。 但就在這個時候,其中一位女航天員卻像是發現了什麼特殊情況。 連忙進行彙報。 “報告,二號探測器監測到不明信息。” 身處月球這種地外環境,任何一件小事都不能有任何的忽視。 於是指令長在聽到這句話後,連忙過去查看情況。 “立刻傳回地麵。” 而他在看到探測器監測到的信息後,神情陡然變得嚴肅起來,二話不說便下達這項指令。 主要月球基地中的條件有限,很難對某些特殊信息進行精密分析判斷,需要傳輸回去由地麵人員確定。 也正是因此這條從月球基地傳回的信息,使得整個航天係統都驚動了起來,係統內的相關研究人員被緊急召回參加會議。 就連徐昀都被邀請參加。 原本徐昀已經準備正式開始月球基地核聚變裝置的搭建工作,結果剛過來就被拽去參加會議,對此心裡也不由得浮現出疑問。 眼下他們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已經世界第一,根本沒有人能夠超越。 甚至馬上月球還要迎來首台可控核聚變裝置,可以說整體穩中向好。 在這種局麵下能讓整個航天係統如此緊張,那必然是有突發且嚴重的事情發生。 想通這些徐昀腳上的步伐也不由得快了些,快速朝著會議廳趕去。 不多時剛走進去,看到正滿臉凝重的周明偉便連忙開口詢問道:“發生什麼事情了,居然要這麼緊急?” 麵對徐昀周明偉肯定不會賣什麼關子,簡單組織下語言便開口說:“就在剛才我們監測到一顆小行星的運行軌跡不知什麼原因突然發生了改變,或許存在撞上地球的可能。” “我們需要儘快重新計算出這顆小行星的運行軌跡和速度。” 饒是見慣了大場麵的徐昀,此刻聽到這個消息臉色也不由得一沉。 他很清楚大家在擔心什麼。 如果不幸這顆小行星改變後的運行軌跡和地球的運轉軌跡重合,那麼對於人類來說絕對會是不小的災難。 畢竟地球在這麼長的生命周期中,對於這種事情並不新鮮。 於是徐昀當即重重點頭說:“我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