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歡迎徐院指導工作(1 / 1)

因為侯盛昌已經和物理研究所那邊對接妥當,並不需要額外走什麼流程,徐昀在陪伴了家人幾天後便正式離開京州市前往廬州科學島。 2029年3月1日,周四。 看似非常普通的一天,但對於等離子物理研究所來說卻是如獲至寶。 可以說比項目成功還要開心。 歸咎原因隻因為他接到了科學院的消息,得知今天最年輕的兩院院士徐昀,就會調來他們研究所工作。 參與人造太陽項目。 對於徐昀這個名字,相信任何人都不會陌生。 尤其最近徐昀才剛剛帶領研究小組成功攻克常溫超導材料。 讓材料界的發展更上一個層次。 以至於引起全球性的哄動。 這點再次證明了徐昀的天賦,讓人也更加相信隻要是徐昀參與的項目,就絕對不可能出現失敗這兩個字。 如今就是這樣的人要主動調任他們等離子物理研究所工作。 整個所裡的人怎麼可能會不激動。 畢竟項目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其實早在徐昀還沒被評院士時,他們等離子物理研究所就有挖人的念頭。 尤其看到徐昀在錦城光電技術研究所那裡,成功研發出了極紫外光刻機,可以說更是眼饞的不行。 奈何徐昀並沒有在物理界表現出太多天賦,加上研究的領域又不是核能源,這才沒有貿然接觸挖人,以至於後邊想挖人也沒有機會了。 畢竟這幾年徐昀又是負責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又是主持載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工程。 影響力早已不能同日而語。 結果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這種情況下徐昀會主動申請來他們研究所。 剛接到科學院總部那邊的消息,很多人都是懵的。 如果放在以前他們或許還不會反應這麼大,關鍵徐昀剛攻克了常溫超導材料,眼下加入對於他們的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裝置研究將會有很大幫助。 起碼材料方麵不會缺少。 還能幫助他們在短時間內,順利搭建出新一代的托卡馬克超導裝置。 於是為了彰顯誠意表達對徐昀的重視,等離子物理研究所現任所長宋運輝和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物理實驗室總負責人龔韜,共同來到了高鐵站內部通道等待。 特意迎接徐昀。 這種待遇可是其他院士所沒有的。 “高鐵應該不會怎麼延誤吧,怎麼人還沒有來。” 等候區內龔韜來回走動滿臉著急,時不時就要向通道處眺望。 明明已經站了不短的時間,卻依舊停不下來。 就連旁邊的宋運輝看到這一幕,也忍不住開口勸說了兩句。 “我說老龔,以前可沒見過你還有對一個人這麼上心的時候。” “要不先坐下來休息會。” “既然侯院長已經說咱們這位徐大院士會過來,那肯定就不會有假。” 說完直接上手把龔韜拽到了椅子上。 主要他們倆的年紀在這擺著,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長時間站著確實吃不消。 關鍵讓龔韜自己站著也不合適。 對此龔韜雖然沒有拒絕最終坐到了椅子上,可目光卻沒有絲毫轉移。 嘴上更是說:“我這不是緊張嘛。” “咱們這位徐院士可才三十多歲,也不知道交流起來會不會有代溝什麼的。” 講到這裡整個人更是頗為認真的思考起來。 當然這也怪不了他。 如今他負責的人造太陽項目雖然已經是第四代核聚變裝置,能夠持續上千秒釋放等離子電流,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但距離真正的可控核聚變還有很遠距離。 作為半輩子都在研究核聚變的科研人員,最大的心願無疑是能親眼見證核聚變的實現。 幫助人類文明徹底解決能源問題。 而眼下常溫超導材料的攻克讓他看到了契機。 加上還有堪稱傳奇的院士主動幫忙,或許真能提前實現可控核聚變。 徐昀的年紀確實比他年輕很多,但他向來不會用年紀來判斷一個人的實力。 況且嚴格意義上講,徐昀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可要比他多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應該主動過來歡迎。 宋運輝顯然和龔韜共事了挺長的時間,對對方的性格行事風格都非常了解,聽完這些不由得伸手拍了下對方的肩膀笑著寬慰起來。 “這你就放心吧,從我得到的消息看咱們這位徐院士可是很好相處。” “從來沒有擺過架子。” “那就好。”龔韜點點頭如釋重負說。 正所謂恃才傲物,又何況在年輕的時候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說年輕人很難管控住自己的心性,就算上了年紀的麵對巨大榮譽也有可能迷失。 徐昀麵對這些經曆,仍能保持本性謙虛和煦,那確實是難能可貴。 就這樣接下來的時間龔韜也不再到處走動,就這樣和宋運輝一起等待徐昀所在列車的到來。 —— 與此同時。 即將進站的動車某車廂內,徐昀身上穿這件黑色的行政夾克,簡單整理下衣服準備著下車。 這次他並沒有帶多少行李。 反正都由等離子物理研究所那邊安排,倒也不需要他準備什麼。 至於他前後的座位,則是坐著身穿便裝的特種安保人員。 時刻保證他的安全。 可以說除了他和安保人員外,整節車廂就沒有第二個乘客。 另外其他乘客也不被允許進入此節車廂。 雖說在生活上肯定會造成些困擾,但這些顯然都很有必要。 是用無數血淚換來的經驗。 好在這麼長時間適應下來,徐昀倒也已經習慣了。 起碼有這些人在他身體,確實安全感爆棚。 值得一提的是,從京州前往廬州市肯定還是乘坐飛機速度最快。 但徐昀雖說並沒有恐高,卻不怎麼喜歡這種出行方式。 這才一直選擇動車。 況且如果是他乘坐飛機的話大概率還要包機,實在是太鋪張浪費。 就在這時隻見其中一位精壯高大的男子起身,走過來後開口說:“徐院士,我們到站了。” 聞言徐昀抬起視線看向對方,隨即點點頭: “好。” 這段時間接觸下來,他對眼前這人也算熟悉,知道對方是這支安保小組的隊長。 姓林。 先前在京州市的時候,徐昀還特意問過他之前的司機兼保鏢王朋飛,得知對方和這位林隊長完全沒法比。 不過徐昀也沒詳細追問林隊長的身份,畢竟不同的部門總有不同的保密條例。 他隻需要知道這些人都是保護他的就行。 很快。 隨著列車停穩。 徐昀隨手提起旁邊的公文包,在小隊的簇擁下邁出車門。 過程中雖有其他乘客忍不住看了兩眼,但也沒有過多關注。 大概率還以為是哪位明星。 畢竟徐昀的年紀外加相貌和身材管理,可是很多男明星都沒法比的。 和普通的乘客不同,徐昀走的乃是特殊通道。 避免了和太多人接觸。 減少風險。 而剛從通道走出來,徐昀便注意到前方出現在視野中的兩道身影。 幾乎沒有任何遲疑,便連忙加快了腳上步伐。 既然決定調任到等離子物理研究所工作,參與人造太陽核聚變裝置項目,那麼對於相關的人員信息和情況那肯定要有所了解。 因此在家裡的這幾天時間,他大多數都是在看研究所的資料。 知道眼前這兩人正是研究所的現任所長宋運輝,以及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物理實驗室總負責人龔韜院士。 說起這位龔韜院士,他也是頗為敬佩。 能主持國產人造太陽項目全球領先,且每年數據都呈現出上漲趨勢,足以證明對方在此領域中的權威。 說起來徐昀雖對數學物理以及材料等領域有著比較豐富的知識經驗,可以前並沒有接觸過核聚變,不誇張的講麵對人造太陽他還是個新人。 所以這次調任等離子物理研究所,他並不準備立刻就參與到人造太陽項目中。 而是打算先了解熟悉,惡補下核聚變領域的知識再說後麵。 主要在攻克常溫超導材料後,他已經沒有積分再去開啟大腦超頻,就連科學模擬器也隻剩下兩次機會,不是特殊的情況下絕不會輕易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他心裡更多還是傾向於用自己的實力來解決核聚變,真正展現他的天賦和水平。 哪怕這可能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 不過好在他還很年輕。 “宋所長龔院士,你們怎麼親自過來了,讓你們還要在這裡等我實在是過意不去。” 徐昀走到他們兩人身旁,沒等其反應過來便率先開口打招呼。 宋運輝和龔韜對徐昀肯定不陌生,聞言快速反應過來後連忙站起身體。 臉上堆著欣喜的笑容。 “這次徐院士能來協助我們所的工作,要是我們連迎接都不來,那不是讓科學院總部和其他研究所笑話嗎。” 宋運輝及時握手回應了句,讓人挑不出毛玻 這時旁邊的龔韜也連忙伸出手,自我介紹道:“徐院士你好。” “我是所裡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項目的負責人龔韜,我代表研究室所有人感謝你的加入。” “龔院士帶領了我們的人造太陽項目發展,可是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學習。”徐昀聞聲笑著回答,簡單幾句交談下來彼此便熟悉了很多。 主要他們雖然以前沒有見過,但對彼此卻很了解。 加上又有共同語言。 熟悉起來自然不在話下。 而這時宋運輝則提議道:“徐院士,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車子,要不咱們還是先回所裡再詳細談。” “沒問題。”徐昀滿口答應下來。 可就在徐昀準備跟著他們兩人離開時,卻見旁邊的林隊長突然邁出一步,語氣不容拒絕的回應:“徐院士恐怕不能乘坐你們的車輛,我們需要親自護送徐院士到達目的地。” 他們既然接了保護徐昀的這項任務,那肯定會在任何時間都儘職儘責。 在徐昀沒有來這裡前,他們便已經準備好經過特殊改裝的特種車輛,用於徐昀平時的出行。 乘坐這種車輛哪怕遭遇突然襲擊,也能夠爭取到足夠的應對時間。 有這些提前準備的特種車輛在,他們自然不允許徐昀去乘坐普通車輛。 同時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為了宋運輝和龔韜考慮。 說句不誇張的話,假設真有人想對徐昀動手,那麼同在車上的兩人也肯定會非常危險。 不過此刻龔韜和宋運輝聽到這番話,臉上多少浮現些尷尬神情。 竟沒有考慮到這種情況。 他們自身和家人雖也會得到特彆關照,但大部分時間畢竟是待在研究所,加上不像徐昀那麼有名,自然沒有享受過這種級彆的安保。 好在他們的尷尬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便聽徐昀主動開口幫忙解圍。 “宋所長龔院,要是你們不介意的話,不如就坐我的車過去吧。” 他很理解林隊長的工作,更知道對方是為了保障他的生命安全,所以他自然不會強行乘坐宋運輝龔韜他們的車前往地方。 反而是邀請兩人和他同行。 宋運輝和龔韜今天是特意來迎接徐昀,總不能人接到了卻獨自回去。 所以沒怎麼猶豫便答應下來。 “當然不介意。” 說完便和徐昀一起向停車的地方走去。 至於他們自己的車,則隻能先讓司機開回去。 而直到眾人來到車跟前時,龔韜和宋運輝才知道徐昀並不是一輛車,乃是由數輛特種車組成的車隊。 不但防彈還防爆炸。 當他們坐進車裡返回研究所時,路上心情多少有些複雜。 同為科研人員院士,徐昀在這個年紀卻能享受到如此規格的待遇,確實很值得旁人羨慕。 不過羨慕歸羨慕,他們卻沒有任何的嫉 何的嫉妒。 畢竟徐昀能有今天的榮譽地位,那可都是憑借一項項科研成果換來的。 誰讓他們做不出這種成績。 從車站到研究所有著不遠的距離,但不知道是不是礙於車內氛圍的緣故,顯得非常安靜誰也沒開口說話。 直到車隊進入研究所所在的科學島。 作為等離子物理研究所坐落的地方,科學島三麵環水且風景秀麗。 算是一處不錯的工作環境。 儘管徐昀還未正式加入等離子物理研究所,卻已經對自己接下來的工作產生了非常高的期待。 “徐院士,前麵就是我們研究所了。” 不多時伴隨著宋運輝的聲音在車廂內響起,立刻便吸引了徐昀的注意力。 透過車窗向外麵看去,正是此行目的地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大門。 待車隊駛入停穩後,幾人打開車門下來,宋運輝便開始介紹起所裡的情況。 “我們所是熱核聚變的重要研究基地,先後建成了常規磁體托卡馬克,以及國內第一個圓截麵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和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麵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此核聚變實驗裝置也被稱作東方超環。” …… 徐昀邊走邊聽著宋運輝的介紹,過程中還時不時點頭回應。 對於東方超環也就是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他先前也詳細了解過,可以說是如今全世界最先進的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 也是整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驕傲。 之後的時間,徐昀則被告知研究所還搞了個對他的歡迎儀式。 會有所裡不少研究員參加。 本來徐昀是不太喜歡這種場麵的,但想著這倒也是儘快和大家熟悉的機會,於是略作思考後便答應下來。 正如宋運輝說的那樣,來參加這個歡迎儀式的人確實不少。 並且臉上都充斥著激動神情。 尤其在會場的牆上,還特意拉了個歡迎橫幅。 “歡迎徐院士來物理所指導工作1 眼看眾人表現的實在是太過熱情,徐昀不忘特意對宋運輝和龔韜兩人說: “宋所長龔院,我這次來可是打算以學習為主,可沒有資格指導你們的工作。” 他這句話說的沒有任何毛病,畢竟他在核聚變研究領域還屬於新人,而龔韜卻帶領研究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麵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單憑這點他便沒有資格指導。 關鍵現在他還真有點擔心,要是到時候宋運輝和龔韜直接把可控核聚變的項目交給他負責,那可真就是兩眼一抹黑了。 要知道可控核聚變裝置涉及到的技術太複雜,如果沒有前期的足夠多投入,恐怕就算繼續使用科學模擬器也無法得到完整的優化建議。 不過眼下這個時候,宋運輝顯然已經顧不上徐昀說的什麼。 其本人已經走到台上,拿起話筒講起開場白。 “徐昀院士剛剛成功攻克了常溫超導材料,現在願意調任我們物理所參與工作,這對我們物理所來說是件值得高興的好事。” “相信在徐院士的幫助下,我們的項目將一往無前。” “接下來就讓我們的徐院士給大家講幾句,大家熱烈鼓掌歡迎。” 隨著宋運輝的話音落下,整個會場頓時響起熱烈的鼓掌聲。 而徐昀聽到這些掌聲並得到宋運輝的眼神示意,儘管心裡對此有些哭笑不得,卻也隻得走上台開口講話。 …… 考慮到徐昀剛從京州過來舟車勞頓,因此整個歡迎儀式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這點也算是讓徐昀鬆了口氣。 隻是接下來龔韜的話,讓他又再次發怔。 “徐院士,不知道你對於我們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是什麼看法,有沒有好的建議和設計方案?” 將龔韜的話悉數聽進耳中,徐昀也沒想到對方這就開始向他請教關於核聚變裝置的問題。 關鍵他自己對這塊的理解都不太成熟。 他自然明白龔韜對可控核聚變裝置研究所付出的心血。 隻要有提升裝置性能的機會,那肯定不會錯過。 所以儘管今天這個時間不適合談工作,但他還是忍不住和徐昀說起托卡馬克裝置的事。 在他看來徐昀能在幾個月的時間創造奇跡攻克常溫超導材料,那麼或許在可控核聚變裝置上也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否則又為什麼會主動申請調任到他們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可惜龔韜這次注定要失望了。 先不說可控核聚變裝置和常溫超導材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就靠他那點核聚變相關的知識,若是真提出建議的話,隻怕反倒會讓實驗室裡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變得更加糟糕。 這份責任他可不想承擔。 儘管這會讓龔韜比較失望,但他覺得有必要說清楚自己的真正目的。 “是這樣的龔院士,我們項目組雖然成功攻克了常溫超導材料,但對於核聚變的研究確實是我的弱項。” “這次主動來物理所,也是想學習相關知識,嘗試研究可控核聚變。” “因為我很清楚可控核聚變對人類的重要性。” 將徐昀的話聽完,龔韜臉色果然肉眼可見的失望。 本以為徐昀過來可控核聚變項目能像常溫超導材料那樣很快迎來重大進展,結果對方卻是過來學習的。 這兩件事之間的差距未免太大了點。 為此這讓他很難接受。 大約在停頓了兩秒後,又再次追問道:“你剛才說的都是真的?” “我確實沒有更好的可控核聚變裝置方案。”徐昀再次點頭確認。 而這也讓龔韜徹底失落了下去。 就仿佛是剛看到解決可控核聚變的希望,又被殘酷的現實擊碎。 旁邊的宋運輝雖也沒預料到是這個結果,但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徐昀當初剛在數學界嶄露頭角證明霍奇猜想,便在材料領域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或許正如外界傳言的那樣,徐昀恐怕很早就在研究常溫超導材料。 所以才能在短時間內攻克。 另外細數徐昀這些年的行動軌跡,也確實沒有參與過核聚變相關的研究。 不過失望歸失望,對於徐昀能加入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他依舊高興。 要知道徐昀的恐怖天賦是有目共睹的,哪怕進入到全新的領域,也能很快做出彆人終生都無法企及的巨大科研成就。 有這種天賦作為依仗,那麼或許徐昀待在他們研究所學習工作,不用多長時間便能成為研究可控核聚變裝置的核心力量。 到時候再提出建議,照樣能幫助東方超環儘快實現真正的可控核聚變。 念頭停留在這裡,宋運輝連忙接話道:“不管怎麼樣徐院士能到我們研究所來,都是幫了我們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大忙,相信以徐院士的天賦,就算從頭接觸核聚變領域也能很快成為核心力量。”話語誠懇發自內心絲毫不像場麵話。 而龔韜到底是打造了全世界最先進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的人,沒多長時間他便恢複了正常,並對宋運輝的話非常讚同。 “所長說的一點不錯,徐院士這麼年輕又有天賦,就算現在不行我相信未來也肯定能攻克核聚變。” “以後你就跟著我參與項目,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來找我。” 徐昀聽完龔韜的這番話,心裡無疑是非常高興的。 能跟著人造太陽項目的總負責人學習,並且參與到具體的研究中,這無疑能讓他更快速的成長起來。 當然來到這裡他眼下也並不是幫不上任何忙,緊接著便開口對兩人說:“還有一件事,關於常溫超導材料我已經安排妥當,會儘快合成出足夠的材料來滿足咱們研究所的需要。” 果然。 龔韜和宋運輝聽到這個消息,臉上頓時便堆滿了燦爛笑容。 “太好了。” “常溫超導材料能儘快到位的話,研究室這邊就可以著實開始建造第五代核聚變裝置。” “有了常溫超導材料,我相信第五代裝置的表現肯定會讓所有人吃驚。” 龔韜滿臉喜色的講著,仿佛已經看到使用常溫超導材料的第五代核聚變裝置的驚人表現。 —— 就這樣。 是夜。 宋運輝和龔韜以及其他幾位研究員,大家一起吃了頓飯算是為徐昀接風洗塵。 飯後徐昀自然是回到所裡安排的房間。 並且還分配了兩位博士後助手。 畢竟很多時候個人的精力有限,為追求效率肯定不能事事親為,將一些簡單的工作交給助手去做,節省時間的同時還能幫助新人學習成長。 在這個方麵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一向做的不錯。 除了是博士後流動站外,更是培養了很多位優秀的研究生。 而隨著第一天的過去,徐昀也正式融入新環境。 成為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院士,並擔任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研究室副總工程師。 隻不過他這個工程師暫時不參與具體工作。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徐昀大多數都在研究核聚變領域相關文獻。 尤其是磁約束裝置。 憑借他的天賦和恐怖的各項能力,學習起這些東西自然是非常快。 加上能夠隨時向龔韜請教討論,以及可以隨時實地研究世界上最大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對相關領域的研究也是越來越強。 他有信心就算不進入大腦超頻狀態,也能憑借自己的實力實現真正的可控核聚變。 無非是時間早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各高校材料實驗室努力合成常溫超導材料ZK-33,也終於能讓核聚變研究室著手新一代托卡馬克裝置的搭建工作。 超導狀態下,電流可以在材料中無阻礙地流動,形成極強的磁常 從而可以使等離子體保持高溫狀態,這為可控核聚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常溫超導材料的出現則能維持物質的等離子體,從而確保反應的穩定性和效率。 基本可以確定的是,相比較上一代的超導托卡馬克裝置,使用了常溫超導材料的新一代裝置,無論穩定性還是釋放的等離子電流,肯定都會有一個畢較大幅度的上漲。 不過這並不代表人類距離徹底掌握核聚變已經非常近了。 因為核聚變的實現除了將聚變材料加熱高溫,並有適合的容器來盛如此高溫的聚變材料,更重要的是這兩個問題本身是矛盾的。 讓聚變材料加熱到高溫需要粒子是靜態,可容納這些高溫聚變材料卻需要粒子是動態。 正因如此世界上最先進的核聚變裝置,也僅僅隻能持續上千秒的時間。 根本沒有利用的價值。 總之人類想掌握可控核聚變,徹底解決能源問題還任重而道遠。 不過徐昀雖然能沉下心學習研究文獻資料,但分到他手下的兩位博士後就不行了。 本來他們得知自己被分到徐昀手中,自然是非常高興的。 因為這代表著有可能參與到核聚變的攻克中,哪怕能從徐昀手裡稍微接到些任務,都能讓他們受益終身。 可萬萬沒想到徐昀在加入物理所後,並不參與核聚變裝置的研發工作,每天不是在所裡的圖書館看書,就是和龔韜討論交流。 這使得他們也隻得在圖書館陪著。 看到同一批的博士後有機會進實驗室,心裡要說一點不羨慕那絕對是假的。 當然他們羨慕歸羨慕,卻並沒有更換老師的想法。 畢竟徐昀的身份在那裡放著,哪怕沒有機會進入實驗室參與研究,能學到些其他東西也是不錯的。 這天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圖書館內,徐昀津津有味的看著篇文獻,桌麵則放著一個保溫杯,哪怕這種方式已經持續了兩個月時間,卻依舊沒有任何厭煩。 而不多時卻見他將手中的文獻放下,抬頭看了眼不遠處坐在那裡的自己的兩位助手。 然後拿起保溫杯朝兩人走了過去。 停至身旁後,直接開口說道:“你們兩個準備一下等會跟我去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研究室。” 經過這些天的研究學習,他對核聚變裝置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眼下研究室即將著手進行新一代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的搭建工作,他這個副總工程師肯定要參與才行。 說不定在實際的研究操作中,會誕生出新的靈感讓第五代常溫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更完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