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材料界的天花板(1 / 1)

“我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裡克特研究團隊對基於銅氧弱相互作用的研究方向是有可取之處,所以我們打算先從這裡入手,嘗試對材料進行實驗合成。”實驗室內看到徐昀過來的孫正洪,立刻講述了自己接下來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徐昀對孫正洪的分析自然沒有異議,隻不過單靠嘗試不斷試錯太浪費時間。 既然他通過大腦超頻完成了大部分進度,那肯定要儘快動手補全。 起碼這樣做的效率更高。 對於眼前的孫正洪和其他項目成員,可以說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因此倒也不需要特意顧及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徐昀並沒有賣關子,直接便向眾人說出自己的打算。 “其實我已經研究出了幾種合成辦法,不過材料是否能達到常溫超導要求還需要實驗。” 如果說攻克常溫超導材料這個項目的總進度是百分之一百。 那麼借助大腦超頻基本將進度推到了百分之七十。 甚至還會更高一些。 但想要完成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也不容易。 徐昀憑借自己的實力通過對後續進度進行摹擬確定了幾種合成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具體操作實驗,便能夠得到全新的材料晶體。 儘管是否具備常溫超導仍需實驗,怎麼著都要比眼下孫正洪他們的做法有效率的多。 而孫正洪聽到徐昀說的這番話後,整個人則表現的很意外。 顯然沒有想到這點。 不過很快他便自己找到了理由釋然。 下秒暗自激動的問:“你給我說實話,你是不是早就在研究常溫超導了?” 在他看來徐昀能這麼快確定材料的合成方法,肯定是之前花時間進行了研究,否則單憑個人哪怕再天才也不可能這麼快。 尤其想到這次常溫超導材料項目是徐昀主動提出。 就更加證明了他的猜測。 說不定徐昀對常溫超導材料已經胸有成竹。 所以才會在發布會上公然承諾時間。 這全部都對上了。 說實話他先前確實擔憂,尤其是在項目發布會上麵對記者詢問承諾會在一年內攻克常溫超導。 生怕到時候無法兌現承諾,影響到徐昀。 但現在看來,倒是不用太擔心。 “這幾種方法我並沒有多大把握,現在高興可有點為時過早了。” 徐昀並沒有把話說死,隻是嘴角噙著淡淡笑容和對方交談。 孫正洪自然也不會戳破,一副心照不宣的樣子。 “不妨事。” “就算合成出的材料不具備常溫超導特性,也能夠給我們積攢經驗。” “被你這麼一說我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周圍站著的另外幾位項目成員教授,將兩人的談話悉數聽進耳中,雖說沒有開口心裡也都非常激動。 因為按照他們原本的項目研究方案,哪怕有裡克特的論文作為參考,短時間內也無法進入到材料的具體合成實驗階段。 相當於徐昀直接為他們節省了很多時間。 如此自然也就更有機會,順利在一年時間內攻克常溫超導材料。 話說到這個份上,徐昀肯定不會再遲疑什麼。 接著便拿出了自己完成的幾份材料合成方法,思路均非常領先新型。 而當孫正洪等人看到這些資料後,一個個的頓時如獲至寶。 也顧不上自己院士教授的形象,直接當場仔細研究起來。 並且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也會大方向徐昀請教。 他們都清楚徐昀在材料界的實力和成就,如果能得到徐昀的指點教導,哪怕最終未能攻克常溫超導材料此項目也參加的非常值得。 徐昀除了想研究出常溫超導材料外,更希望國內的科研人員能更上一個層次。 將來獨當一麵負責項目。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給國家培養科研人才。 主要那麼多先進技術肯定不能光指望他研究,這樣怕是累也累死了。 所以必須要擁有更多人才。 與此同時。 項目團隊內的幾位博士後助手,看到這種罕見的場麵也是滿臉問號。 平時在學校裡哪能看到那麼多院士教授的另一麵。 不過在了解情況後,他們更多的卻還是羨慕。 畢竟誰不想被徐昀教導。 隻是以他們現在的實力水平,彆說被徐昀教導,很多知識點怕是看都看不懂。 還需要沉澱。 “看完這些讓我總有一種那麼多年知識全部白學了的感覺,有時候不認輸是真不行啊1 不知過去多久隨著孫正洪率先抬起視線,絲毫沒有掩飾眼神中的複雜情緒,自己這些年在材料界積累下降優越感蕩然無存。 此話也得到了身邊其他人的認同,逐漸回過神後紛紛點頭附和。 “這幾種方法實在太精妙了,可以說是對銅弱氧相互作用的研究更上一個層次。” “我有預感,說不定常溫超導就在這幾種方法。” “徐院士是給我們大家帶來了一個大驚喜,我都迫不及待想要嘗試實驗了。” 徐昀將眼前幾人的話悉數聽進耳朵,雖說大家的這些表現都在預料之內,但還是維持了一下自己和煦謙虛的人設。 “具體情況究竟如何,還要等合成出材料實驗過後。” “如果大家沒什麼問題的話,那便著手進行。” “沒問題。”聞言眾人異口同聲點頭說。 就這樣。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徐昀和孫正洪等人便分彆對這幾種合成方法進行了研究實驗。 而為了確保順利且儘可能的充分利用時間,徐昀除了親自上手參與實驗外,依舊不忘給眾人解答材料合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很快時間進入十二月。 連續兩個多月的奮戰,眾人根據方法成功合成出了幾種特殊的材料晶體。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並沒有采取每合成一種材料就停下來對其特性進行測試實驗的方法,而是把材料的測試實驗工作轉交給另外一個小組。 充分展現了什麼叫效率。 畢竟想弄清楚這種材料的全麵特性,實驗起來也是需要花費時間的。 隻是令大家比較遺憾,合成出來的材料都不具備常溫超導特性。 無法形成邁斯納效應。 所以說這些材料都屬於擁有不錯特性的新材料,能夠運用在其他領域中,可達不到常溫超導實在是讓人高興不起來。 以至於給研究團隊頭上蒙上了一層烏雲。 其實這些天他們合成出來的幾種材料,無論哪一種放在其他新材料研究項目上,可以說都屬於比較重大的科研成果。 能夠很好的促進材料領域的發展。 可他們卻愣是高興不起來。 隻能說這次項目的目標層次太高,搞得大家都開始看不上這些小成果。 不過相比其他人情緒上的沮喪,對此徐昀倒是表現的非常平靜。 認為這是比較正常的結果。 畢竟常溫超導真那麼容易被攻克的話,也不會被稱作是材料界的終極問題。 借助大腦超頻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進展到了百分之七十是不假,但最後的百分之三十難度卻要更大。 通過這點也更加證明,海外宣布攻克常溫超導材料的言論是多麼可笑。 好在眼下還有一種合成方法正在實驗中,且寄托了大家的最後希望。 因為如果這項方法合成的材料晶體依舊無法形成邁斯納效應,那麼極大概率說明當前的研究方向不行,就需要把先前的努力推倒重來。 這對於整個研究團隊來說,足以稱得上是一個打擊。 畢竟眼下所有人都士氣十足,所以才能這麼快搞定幾種材料合成方法。 若情緒被沮喪左右的 左右的話,肯定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 “加熱時間到了,把晶體取出來吧。” 2028年12月5日,周二,京州大學材料學院實驗室。 徐昀計算著時間,看向正在對混合物進行加熱的設備沉聲開口。 旁邊早就迫不及待的一位教授,當即上前停掉設備取出裡麵已經合成的晶體。 隨著視線落在坩堝中,隻見一快隻有指甲蓋大小的灰色晶體映入眼球,雖看上去絲毫不起眼,在場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膽敢輕視。 作為僅剩的合成方法得到的晶體,可以說承接著所有人的希望。 如果真能出現邁斯納效應,那勢必會成為材料界的奇跡。 說起來眼前這塊晶體的合成方法並不複雜。 無非是把數種粉末狀的材料放在一起,經過高溫加熱發生化學反應。 其中主要成分便是磷灰石。 不過這些材料粉末的配比卻格外重要,需要不斷的調試才能得到理想晶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合成的材料隻有指甲蓋大小是為了節省時間,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首先更多的這種晶體實驗室肯定能夠合成,隻是在不確定材料是否有用的情況下,若首次合成太多就全部成了廢品。 關鍵還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得不償失。 眼下這個大小,已經足夠進行特性測試實驗。 “總算是成功了,希望這麼個小東西能給我們一個驚喜吧。” 孫正洪這時用鑷子將晶體從坩堝取出,可能是想到先前幾次實驗,不由得滿懷期待頗為感慨的說了句。 接著剛從外麵走進來的李有智將晶體接過,連忙開口保證道: “徐院孫院還有各位教授,關於這塊晶體的詳細數據我們會儘快搞定的。” 關於材料晶體的測試工作,一直是李有智所在的小組進行負責,相對來說也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起碼絕對不會出現什麼數據上的失誤。 因此在場眾人都非常相信,聽到這話隻是點了點頭耐心等待結果。 自從上次被徐昀寬慰後,李有智也是想用自己的實力來儘可能幫助大家完成此項目。 在進行自己工作的過程中可以說不敢有任何懈擔 成功拿到剛合成出的晶體後,沒有任何遲疑便轉身朝他們小組所在的實驗室走去,準備立刻開始對晶體進行全麵的數據測試。 待李有智的身影消失在大家視野中後的,孫正洪則把目光停留在了徐昀身上,略作遲疑最終還是忍不住詢問道: “你說我們這次能成功嗎?” 此話一出包括王升在內的幾位教授,也都滿臉期待的看向徐昀。 似乎很想從徐昀口中聽到想要的回答。 徐昀視線在幾人臉上掃過,雖很不想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和信心,卻也不得不如實進行回答。 “想攻克常溫超導材料又哪有這麼容易,否則也不會被稱作材料界終極難題了。” 果然。 孫正洪他們聽到這句話,神情不由得有些暗淡。 他們都是材料界的老人,說成是中流砥柱都絲毫沒有誇大。 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常溫超導的難度。 無非是心裡保留著一絲念想,認為有徐昀的參與或許真有可能創造奇跡。 眼下聽到徐昀也這樣說,難免會感到沮喪。 徐昀這話可沒有亂說,對於他自己研究出的這幾種合成方法,是個什麼樣的層次他很清楚。 或許能作為新型材料運用在各種領域,想真正攻克常溫超導還差點。 之所以全部都進行實驗,就是想得到特性最接近常溫超導的材料。 然後在這種材料的基礎上使用科學模擬器,相信所給出的優化建議肯定會有常溫超導方案。 到時候解決常溫超導也就不成問題。 而對於孫正洪王升他們,可不知道科學模擬器,眼下眼神中都流露著沮喪。 甚至還隱隱有些擔憂。 本來得知徐昀早就研究出了幾種合成方法,他還以為常溫超導能在承諾時間內完成。 誰曾想幾種合成方法得到的晶體,均已失敗告終。 若接下來重新確定研究方向,僅僅依靠剩下十個月的時間就想攻克常溫超導,恐怕會變得非常困難。 屆時徐昀也會違背自己承諾,造成影響力的下降。 “難道基於銅弱氧相互作用的方向是錯誤的,我們需要重新研究?” 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王升有些遺憾的說,顯然不太願意接受將先前的努力全部推翻。 孫正洪肯定也不希望這種事發生,奈何事實擺在眼前根本沒有其它辦法。 “恐怕大概率就是這樣了。” 抬起視線撇了王升一眼,歎口氣出聲回答。 把兩人的談話悉數聽進耳中,徐昀也覺得有必要稍微乾預下。 畢竟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還沒完成,就已經這樣消極下去可不行。 稍微組織下語言,他看向兩人說:“我倒認為目前我們的研究方向並沒有問題,可能是一些原材料的選擇仍舊存在問題。” “就算這次不成功,繼續實驗下去我相信會有新的進展出現。” 孫正洪明顯沒想到徐昀還如此有信心,聞聲稍微怔了兩秒才回過神來。 隨即很是認真的點頭說:“有你徐院這句話我就放心多了。” 由於晶體的測試需要一定時間才有數據報告,大家自然不會在這裡乾等著,有了徐昀這句話孫正洪很快就滿血複活拉著大家去討論室。 準備儘快研究出新的合成方法,以此來保證眼下的項目節奏。 —— 翌日。 當眾人到達實驗室,發現李有智等小組幾人還在忙著整理晶體數據報告。 顯然是熬了個通宵。 看到大家過來這才站起身從桌麵拿起一份文件。 “幸不辱使命,晚上加了點班總算把數據搞定了。”李有智走到徐昀和孫正洪跟前微笑著說。 徐昀知道李有智的性格,雖說不太支持這種通宵工作的情況,倒也沒當麵講出來。 主要身體才是一切的本錢,為了趕項目進度經常通宵工作的話,隻怕到時候身體出現狀況,反倒會更加影響項目的正常進度。 畢竟就算臨時安排其他人頂替,短時間內也很難勝任工作。 最終徐昀看了李有智一眼,然後才接過文件垂下視線查看起來。 根據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此晶體同樣不具備邁斯納效應。 也就是說不屬於常溫超導材料。 儘管這種情況早就在預料之內,真正確定也多少會有些小失落。 當然徐昀也沒忘記旁邊的孫正洪王升他們,隨即便主動把報告遞了過去。 “你們也看看吧。” 說實話孫正洪早就有些等不及,在聽到徐昀的話後連忙把報告接過,非常認真仔細的查看著每項數據。 約摸幾分鐘的時間,他才把報告遞給王升,整個人頗為感慨的說: “此晶體雖說不屬於常溫超導材料範疇,但從測試電阻的結果來看,表現卻是之前幾種晶體中最好的。” “或許正如徐院講的那樣,隻要繼續實驗下去肯定會有新的進展。” 孫正洪所說的這些徐昀自然都知道,這也是讓他唯一感到驚喜的地方。 既然確定眼下這塊晶體最接近常溫超導,那麼便能夠以此為基礎,使用科學模擬器得到優化建議,隻要存在常溫超導方麵的優化建議,那麼距離真正攻克常溫超導材料也就近在咫尺了。 不多時待大家相繼看完這份報告,臉上流露出的神情也都各不相同。 但徐昀這時候是沒心情繼續談論下去,隨即給大家簡單安排下今天的工作內容,便匆匆返回自己辦公室準備使用科學模擬。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