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新型量子材料 “既然這是你們兩位總設計師經過詳細研究後製定出的執行方案,那我相信方案是能夠完成的,如果其他人沒有什麼意見的話,我就把這份方案遞交上去申請對原登月規劃進行調整。” 白瑞鬆渾厚的聲音在會堂內響起,傳到周明偉和張鋒兩人耳朵中後,內心頓時不約而同激動起來。 其實今天召開這場會議,他們也是比較忐忑的。 不確定辦公室是否會同意調整方案。 登月規劃已經公之於眾,基本明確了在什麼時候發射長征十號載人運載火箭。 這時候突然調整方案,無疑是給登月增加難度。 如果到時候不能按時進行發射,肯定會引起各方麵的關注和輿論。 對展示自身在航天領域的技術也會有影響。 加上各部門的調整配合調動,甚至會讓整個工程出現短暫的混亂。 另外所需要的經費也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 先不說月球基地的研究,單多次發射火箭運輸月球車到月麵便是不小的支出。 換做其他小的地方,根本都沒有實力去搞。 出於這些多方麵的因素考慮,方案調整申請通不過是很正常的事情。 到時候就隻能把徐昀設計的月球車當普通月球車去使用。 單純充當航天員的月球代步工具。 等後麵再想辦法更好利用月球車具備的功能。 但萬萬沒想到,作為辦公室主任的白瑞鬆會這麼支持他們。 居然選擇了同意。 要知道有辦公室方麵的決策,方案遞交上去基本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可以說方案調整申請通過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想到先前的設想都能夠實現,饒是儘可能控製著自己的情緒還是難掩內心喜悅。 其實白瑞鬆作為辦公室主任,他雖然比較熟知整個航天係統,但要論專業性的話肯定沒有辦法和周明偉以及張鋒相比。 而行業中最忌諱的便是外行指揮內行。 這樣做隻會把事情搞一團糟。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完成。 他很清楚周明偉和張鋒都是做事穩重的人,且都想把國家的航天事業發展好。 能在這種情況下提出調整登月方案,那必然是具備些把握。 大概率是沒有問題的。 何況要是真能提前建成月球臨時基地,讓航天員首次前往月球就實現小住,除了會在全球範圍內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外,更是對他工作的肯定是難以想象的成績。 在這種情況下,他實在想不到不同意的理由 再說周明偉和張鋒還把徐昀拉了進來,想到徐昀這些年所做的成就便頓時安下心。 他本人對徐昀無疑是非常欣賞的,年紀輕輕獲得如此成就已經超過每個人。 也正是源於這份欣賞,他才特意邀請徐昀前往航天科技集團交流學習。 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否則也得不到這麼性能優越的月球車圖紙,以及加快航天工程的進展。 分析完這些因素,倒是值得拚一把。 兩位總設計師提出的調整方案,並且拿出了讓人難以想象的月球車設計圖紙證明,其他人就算另有觀點也沒法反駁。 而此刻隨著主任白瑞鬆的話音落下,會場頓時陷入到短暫的沉寂中。 約等了十多秒的時間,依舊沒人開口。 主要連主任都公開選擇支持周明偉他們了,這時候誰再有意見豈不是自己找不痛快。 自然不會有人觸黴頭。 就這樣。 白瑞鬆點點頭接著說:“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就按照流程進行吧。”算是暫時定下了基調。 下秒則又看向周明偉囑咐道:“具體的執行方案還要交給你們去完成。” 周明偉忙應道:“放心吧主任,我會親自抓的。” 處理完這件重要的事,接下來的時間則都是航天體係日常的問題討論,進展起來基本不費多長時間。 就這樣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過去後,討論會議也正式宣布結束。 在大家有序離場的時候,周明偉和張鋒則有意識的落在了後麵,哪怕會議都已經結束,依舊能看出張鋒所表現出來的激動和喜悅。 “沒想到白主任對我們的方案那麼支持,我還以為很難通過辦公室同意呢。” 張鋒嘴角噙著笑容向周明偉說,主打一個真實。 聞聲周明偉臉上終於忍不住浮現出些許喜色,想了想對張鋒說:“看來咱們白主任對徐院士還是比較相信看好的,所以咱們也必須要說服對方加入,估計侯院長那邊不太容易放人。”講到最後一句時原本的喜色也頓時變成了愁容。 從眼下情況來看,要想實現調整後的登月規劃,肯定需要徐昀幫忙。 但徐昀畢竟不屬於航天係統,且剛從工程院回到科學院接受項目。 再加上徐昀從事的領域也和航天不是很相關,直接要人的話侯盛昌肯定不會同意。 甚至有時候可能本人都會有抗拒意願。 畢竟不是自己擅長的體係,真加入若出現什麼事故的話難免會有責任。 “這點確實是個問題,那我們是不是趕緊先去找徐院士好好聊一聊。”張鋒知道周明偉話裡的意思,念頭微動提了一個建議。 從拿到這份月球車設計圖紙後,他們激動之下便忙著調整方案召開會議,壓根還沒有去和徐昀說這件事。 現在眼看方案調整的事這麼順利,肯定不能繼續去拖這件事。 不過對此周明偉卻搖了搖頭。 “現在貿然過去反而不合適,還是等上麵的決定正式下來後再說。” “另外抓緊時間把詳細的方案製定好。” 張鋒聽完這兩句話,稍微轉了下腦筋便明白了什麼意思。 點點頭表示認可:“你說的對,現在還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他也清楚係統內部的流程,雖然白瑞鬆同意了對登月規劃進行調整,但涉及那麼多東西不開幾次會是不可能有結果的。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隻能等待。 若現在就去找徐昀,萬一到時候調整的方案沒有被審核通過,那情況就顯得比較尷尬了。 隨即兩人就接下來要做的事又進行了交流,確定大概後才一起離開。 …… 伴隨航天辦公室突然開始的新動作,使得係統內的人也都非常好奇。 尤其不知道情況的人,更是有些擔心。 眼看距離規定的登月時間越來越近,按理說在這種情況下隻會力求穩定,無論什麼事都要等登月工程結束後再說。 這時候突然迎來新動作,並且還頻繁開會,難免會讓人多想。 擔憂是不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不過對於徐昀來說,卻對這些事情沒有了解,因為他已經撲在了項目上。 在完成那份月球車設計圖紙傳輸給周明偉後,他便沒有關注後續的事情,甚至不知道航天係統那邊拿到圖紙情況怎麼樣了。 但他並沒有把此事太放在心上。 對於自己完成的設計圖紙,他可以說比任何人都有信心。 其綜合性能完全在張鋒的方案上麵,可以確定張鋒的方案被廢除是必然的事。 反正把圖紙按時發過去,也算是順利完成了航天辦公室那邊的事情。 因此第二天他便來到了量子信息科技研究院,準備著手對祖衝之三號進行升級。 就目前而言祖衝之三號所能深度操控的量子比特數量僅為一萬出頭,搭配超級計算機組建的雲平台依舊處於正常運轉狀態。 為全球各地區量子聯盟成員提供服務。 但隨著各方麵技術的飛速發展,現有的量子算力明顯有些吃力了。 所以提升算力也變得至關重要。 ;而量子算力的提升,關鍵便是增加可控量子比特的數量。 最近幾天在和潘曉誌仔細商談後,算是基本確定了研究方針。 打算通過研發新型量子材料,來實現更多量子比特數量的操控。 另外量子材料的研發還可以運用到量子通訊上。 將來想實現太空和地麵的無延遲網上交流,量子通訊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所謂量子材料又被稱作強關聯電子體係的凝聚態物理領域。 也是溶液納米晶中的一種。 和其他納米晶材料不同,量子材料是以半導體晶體為基礎的,尺寸在1納米到100納米之間,且每一個粒子都是單晶。 經過十多天的討論研究,他和潘曉誌暫時確定了一種研究方向。 不日便能進行材料合成實驗。 2025年10月27日,廬州,量子信息科技研究院。 副院長辦公室內,潘曉誌將一份文件資料遞給徐昀並簡單說明。 “這是關於新型量子材料的整理報告,如果沒問題的話下周便著手開始實驗。” 需要說明的是,徐昀在和侯盛昌彙報完開始接手祖衝之三號量子計算機項目後,便直接被任命為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的副院長。 主要負責祖衝之三號量子計算機的研究。 潘曉誌雖然是正院長,但在量子計算機的研究上卻不得不依靠徐昀。 可以說在院裡徐昀更有話語權。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並且他也非常樂意。 甚至隻要讓徐昀過來接手幫忙,哪怕他不當這個正院長都沒有問題。 尤其想到自己這兩年的成績,就更加感覺汗顏。 徐昀完成祖衝之三號選擇進軍醫學基因工程領域繼續學習深造,把祖衝之三號的後續運行研究等工作交給了他來負責。 可兩年時間過去,徐昀不但憑借研發的新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攻克癌症,更帶領團隊合成出了細胞活性藥劑,無論那項成果都在醫學界乃至全球引起了軒然大波。 使得醫療資源得到緩解,延長了民眾的平均壽命。 而他負責祖衝之三號量子計算機的兩年裡,除了保證了雲平台的運行穩定,就隻少幅度的增加了幾百個深度操控量子比特。 並且還是基於徐昀對量子計算機的研究技術。 確實。 放在以前幾百個量子比特數量已經很強,足以說句獲得了量子霸權。 但眼下有祖衝之三號上萬的量子比特再前,三位數的提升幅度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起碼和徐昀的成就相比差的太多。 說起來每次想到這點,潘曉誌自己也顯得很無奈。 明明徐昀沒來之前他對自己充滿信心,帶領團隊研發國產量子計算機。 那時候壓根不擔心自家量子計算機會被超越。 奈何徐昀一來就全變了。 隻能說徐昀的實力比他們高出了太多層次,其天賦已經是他人無法企及的。 所以才能剛上來就搞出上萬的可深度操控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直接對其它量子計算機施行碾壓,其他人可以說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更何況除了五位數的量子比特外,還基本解決了試錯技術。 這就好比帶著一批衝鋒槍來到了古代。 其實研究新型量子材料才提升量子比特數量著手搭建量子通訊的計劃,他早就考慮過這個方案,隻是苦於沒有明顯的進展。 不過這次徐昀又讓他看到了什麼叫天賦,徐昀在從帝都過來後很快便確定了研究方向。 甚至已經準備要著手實驗。 要知道隻要能實驗成功,研究出的量子材料能達到想要的參數,那麼量子計算和量子通訊相信很快就能迎來重大突破。 “可以。” 徐昀並沒有去翻看文件,麵對潘曉誌的話隻是沉聲給了個肯定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量子材料研究他可沒有借助大腦超頻。 完全是憑借自身對量子計算的研究,才確定出的材料方案。 不過對於材料的具體表現,他也不敢有絕對把握。 因此為了儘快得到結果節約時間,等材料研究出來後他打算再使用次科學模擬器。 這樣便能根據科學模擬器列出的優化建議,對材料進行新的升級。 到時候相信便能滿足量子計算和量子通訊要求。 通過上次對月球車的模擬實驗,已經確定了科學模擬器的效果,遠比他想象的要強大的多。 隻是模擬個量子材料,並不會造成影響。 反正他眼下還有四次使用的機會。 主要目前並沒有獲取積分的渠道,剩下這點積分不好好利用的話,要是消耗殆儘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何況科學模擬器的效果,絲毫不比大腦超頻差。 潘曉誌肯定不會對徐昀的吩咐有異議,聞言立刻點頭應了聲。 “好的。” 而就在潘曉誌準備再說點什麼時候,辦公室內安靜氛圍卻被一陣手機鈴聲打破。 徐昀拿起手機看到屏幕中間顯示的備注後,麵色平靜的低喃了句。 “是院長。” 然後直接當著潘曉誌的麵按下了接通鍵。 自己剛接手量子計算機的項目沒多久,侯盛昌便打來電話多少有些意外,畢竟侯盛昌對他可不會時不時詢問研究進度。 隻是隨著話筒那邊傳來侯盛昌的聲音後,徐昀的眉頭卻逐漸皺了起來。 像是聽到了什麼比較意外的事。 短短幾分鐘的通話,最後徐昀保持著平靜麵色和對方結束了通話。 “我知道了院長。” 待放下手機的瞬間,旁邊的潘曉誌終於忍耐不住好奇心開口詢問道:“侯院長是有什麼事要交代嗎?” “院長讓我回去一趟,說是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那邊有事要和我談。”徐昀麵對潘曉誌倒也沒有什麼需要隱瞞的話題,聞言直接便講出了剛才通話內容。 是的。 電話裡侯盛昌讓他回去一趟。 不過對方並沒有具體提到是什麼事,隻是說航天辦公室那邊要和他談事情。 而和航天辦公室方麵相關,必然與那份他設計的月球車圖紙離不開關係。 隻是距離他完成設計圖紙都過去了這麼些天,眼下對方才想要見麵,確實顯得有些不正常。 對於這件事既然侯盛昌都開了口,那他也確實不太好拒絕。 隻能答應下來回去一趟,看看航天辦公室那邊找自己究竟有什麼事。 潘曉誌顯然也有聽說過徐昀為航天辦公室設計新一代月球車的事,因此同樣感到意外:“我聽朋友說航天係統那邊已經停止了原有月球車方案,采用伱方案的話還能有什麼事需要見麵聊?” “可能是有其他要緊的事吧。”徐昀嘴角浮現出一抹笑容隨口說道。 顯然並沒有把這件事太放在心上。 但想到月初又要參加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短時間內怕是不容易回來了。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昀隨即又交代道:“量子材料實驗的事再往後放放吧,等我獎勵大會結束後再說。” 主要這項材料的研究還需要使用模擬器,他不在的話確實不好展開。 潘曉誌肯定不會對徐昀的決定有異議,隻是聽到獎勵大會後還是微笑著提前恭喜了句。 “看來這次獲獎的記錄又要被打破了,沒想到我能有幸見證最年輕的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可以說絕對是發自內心。 畢竟三十歲的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擱誰誰會不羨慕埃 關於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獎名單儘管還沒公布,但徐昀多少得到了些消息,不出意外的話如侯盛昌那樣說的他會獲得今年的最高科學技術獎。 所以對此他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反駁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