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提名最高科學技術獎 “那我安排好時間過去一趟。”徐昀聽完侯盛昌的解釋鬆了口氣,比較隨意的回了句。 既然不需要他實際參與研究,那就當做是正常的交流活動。 參觀下載人登月工程。 侯盛昌聞言點點頭,對徐昀的決定沒有意見。 緊接著當徐昀準備離開時,他則又像是想到了什麼事情,連忙開口把徐昀攔了下來。 “等一下。” “還有事嗎院長?”徐昀頓住腳步疑惑的轉過身。 “有個好消息忘記告訴你了。”侯盛昌臉上浮現出笑容,有些神秘。 徐昀問道:“還能有啥好消息?” 說話時麵色平靜,儼然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本來剛過完假期他便回院裡報道,想著好儘快開始祖衝之三號量子計算機的升級工作,結果剛到侯盛昌這裡就被安排了個特殊任務,雖說不怎麼費力卻也自己耽誤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他實在想不到還能有啥好消息。 沒有壞消息傳出來就已經算不錯了。 侯盛昌在這件事上並未賣關子,當即便微笑著解釋:“你彆多想,這次是真有好消息。” 前句話說完,接著又拋出一個問題。 “今年的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下個月就要召開了,這事你應該知道吧?” “知道埃”徐昀點點頭。 不管怎麼說他也是獲得過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的人,對作為最高榮譽殿堂的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當然不陌生。 因為今年主要在進行細胞活性藥劑的研究,這才沒有過多關注。 眼下被侯盛昌這麼一提醒,才算回想起來。 按照正常的時間流程安排,下個月確實就是舉行新一屆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時間。 隻是他比較疑惑這和他有什麼關係? 好消息似乎更談不上。 他已經獲得了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想再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恐怕年齡和資曆還差很多。 畢竟三十歲的兩院院士已經打破記錄,要是再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可就有點不敢想了。 況且他也壓根不著急。 身為兩院建院以來最年輕的院士,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隻是時間問題。 倒沒必要去爭這兩年。 正當他腦海裡想著這些時,緊接著侯盛昌的一句話,卻讓他有些怔住很是意外。 “今年的最高科學技術獎名額,兩個院都推薦了伱。” “推薦了我?” 剛下意識脫口疑問了句,又趕緊詢問道:“可是我的年齡和資曆……” “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授予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你所研發的祖衝之號量子計算機雲平台和細胞活性藥劑,都完全符合上述的獲獎要求。” 侯盛昌很清楚徐昀想說什麼,於是直接抬手打斷了他的話,並講出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獎規定。 話音落下趁著徐昀思考時,他又緩了緩語氣說:“對於這件事你不用有什麼心理負擔。” “你創造的這些科研成果是全球有目共睹的,可不會因為年齡就選擇性忽視掉。” “另外再告訴你一件事,此次一百多位有推薦資格的專家,大部分可都是把名額給了你。” 講到這裡侯盛昌特意來到徐昀身旁,臉上堆著笑容伸手在其肩膀處輕輕拍了下整個人倍感欣慰。能看到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誕生,也算是見證了次科學界的曆史。 絲毫不誇張的講,在今天之前徐昀都沒有去想過這件事,他更願意把機會讓給那些為科研付出大半輩子的老一輩科研人員。 但萬萬沒想到事情會朝著他意想不到的局麵發展。 要知道作為科研人員榮譽殿堂巔峰的最高科學技術獎,評審過程是非常嚴格複雜的。 除了具有推薦資格的機構和專家推薦名單外,還需要兩輪評審從候選人中確定最終的獲獎名單,並且如果在第二輪評審中候選人獲得的票數未過半的話同樣會被廢除。 因此最高科學技術獎偶爾也會出現空缺情況。 不過聽到有那麼多專家把名額都給了他之後,他心裡麵是比較感動的。 起碼這說明他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成功贏得那些院士專家的佩服,不再因他的年齡而輕視。 思緒逐漸停留在這裡,徐昀的情緒也很快平複, 下秒抬起視線迎上侯盛昌的目光,由衷說道:“我明白了院長。” 既然大家都願意讓他拿到這個最高獎項,那他所能做的便是不辜負這些老一輩專家的期待。 研究出更多更強的科學成果。 “不用有壓力,你準備吧。”侯盛昌再次拍了下徐昀的肩膀寬慰。 事情進行到這裡徐昀便也不再遲疑什麼,衝侯盛昌點了下頭,當即轉身離開。 根據往年獎勵大會召開的時間,到下月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經過深思熟慮後他還是決定先去航天科技集團完成交流活動。 儘快結束這件事,也好開始量子計算機的算力升級。 …… 兩天後。 徐昀帶著兩位從科學院拉來的助理,順利到達航天科技集團。 因為同在帝都,兩地之間倒沒有太遠的距離。 來往算比較方便。 “徐院,我們到地方了。”上午十點左右,車內隨行的助理輕聲提醒著徐昀。 隻是閉眼養精蓄銳的徐昀,聽到這句話頓時睜開眼睛透過車窗向前方看去,視野中頓時出現了一大群站在樓下等待的身影。 他來這裡已經提前預約好了時間,航天科技集團方麵派人迎接並不稀罕。 不管怎麼說他也是兩院院士,加上在科研領域所做出的貢獻,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尊敬。 何況這次還是對方主動邀請的他。 不過彆人迎接歸迎接,他肯定也不會擺架子,畢竟對方可都是他前輩。 另外對於這群航天領域內的前輩,他也是打心眼裡敬重。 從零開始憑借自身的不斷努力,攻克層層難關讓國產航天技術提升到今天的地位,不但組建了完全屬於自己的天宮號空間站,更實現了月球飛行采樣運回等係列飛行試驗。 如今朝著載人登月邁進,必將在此領域真正做到全球領先。 於是待車輛停穩後,不等身旁的助理開門,徐昀便簡單整理了下衣服直接走下去。 “歡迎徐院士來我們集團指導工作。” 前來迎接的人看到徐昀,連忙主動邁步上前,伸手很是熱情的打招呼。 徐昀聞聲垂下視線瞥了眼對方掛著的工作證,知道對方是航天科技集團的管理層,並非是負責工程項目研究的設計師。 加上對方的用詞讓他有些眉頭微皺,所以隻是淺握了下手回應句。 “謝謝。” “隻是這次我過來,主要是以交流學習為主,想向各位航天領域的前輩多多請教。” 他這句話說的可沒有錯,在數學生物量子等領域他或許具有權威性,但並未參與過航天領域工程項目的設計研究工作,在沒有豐富經驗的情況下,又如何去指導彆人專業的工作。 所以交流學習是最為恰當的。 關於這點侯盛昌在辦公室的時候說的也很清楚。 另外如果不是真的發現問題,他也不會給出自己的相關設計方案。 主要在沒有相應研究經驗的情況下,就算他的方案也保不齊會存在缺陷,若導致載人航天飛行失敗,那後果可是非常大的。 就拿他即將進行的量子計算機 子計算機升級項目來說,失敗了無非是損失些經費,或者計算機擁有的可深度操控量子比特數量沒有任何增加。 這些隻需要更換思路繼續研究就行。 可載人航天飛行卻容不得出現任何失誤,必須要保證航天員的安全。 要知道每位航天員都是寶貴的財富。 在每次執行飛行任務的時候,都會安排好備用方案來應對突發狀況。 哪怕這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 當然他也能開啟大腦超頻來解決問題,不過他眼下擁有的積分隻剩下三百多點,若用在這裡祖衝之三號量子計算機的升級肯定會往後麵推遲。 再說他又沒有參與載人航天工程項目。 還有就是他相信參與載人航天工程的人員,既然定下了正式登月的時間,那就肯定能夠確保此工程的順利圓滿完成。 若沒有這個信心的話,也就不會對外公布時間了。 大量的念頭在腦海中快速閃過,很快徐昀便回過神來把目光放在旁邊幾人身上。 接下來的時間,隨著大家互相介紹,徐昀也終於知道了他們的身份。 正是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明偉。 副總設計師張鋒。 以及其他相關工程的研究人員。 另外周明偉和張鋒也都屬於工程院院士。 不得不說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徐昀也心裡麵也感到非常驚訝,沒想到自己的排麵這麼這麼大,竟讓兩位總設計師過來迎接。 握完手後幾乎沒有任何遲疑,連忙說道:“怎麼能讓兩位總師過來。” “要是耽誤了你們的時間,那今天我心裡可就過意不去了。” 絕對的發自內心,真誠無比。 沒有任何摻假。 同為科研人員,他很理解大家的感受。 若在某個項目的關鍵時期,突然被安排要去迎接某個什麼人,那心裡麵絕對不會舒服痛快。 畢竟有時候靈感就是一瞬間,後麵在想找回來可能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 周明偉聽到徐昀這麼說,則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很顯然他很少和這麼年輕的院士交談過,思路確實和那些老家夥不同,起碼少了很多彎彎繞有事會直接當麵講出來。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畢竟像徐昀這個年紀成為兩院院士的人,放眼全球恐怕也就這一位了。 對徐昀的印象好感倍增下,周明偉忙解釋:“徐院士你誤會了,得到辦公室邀請你過來交流學習的消息,我和老張今天可是特意過來等你的。” “建院以來最年輕的兩院院士的風采,誰不想近距離見一下。” “你的成績可都是奇跡啊1 “大家都很歡迎你來,很多人還想向你學習呢。”旁邊的張鋒接過話茬也補充了一句。 徐昀對這句話倒是不意外,畢竟在科學界他的粉絲確實很多。 “共同交流學習。” 再次和兩位總師握了下手,徐昀謙和的說。 而這也使得周明偉和張鋒以及旁邊的研究人員臉上笑容更盛。 甚至隱隱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 這次邀請徐昀過來交流載人航天項目,是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方麵的決定,周明偉和航天科技集團這邊是不太清楚的。 正常來說徐昀作為如今全球科學界最有名氣和實力的科學家,邀請過來交流學習是很正常的事情,何況徐昀負責的項目從來沒有失敗過,說不定還能順便借一下運氣讓項目完美收官。 不過這裡麵也存在一個問題。 那便是如果徐昀在飛行器方案上提出諸多建議,他們要不要去修改? 首先從心裡上來說,大家花費大量心血進行無數次實驗得到的設計方案,肯定不希望其他人來指手畫腳。 況且這個人還不屬於航天人。 但架不住徐昀具備的影響力,以及辦公室那邊對他的重視。 加上他們身為工程院院士,也有所耳聞徐昀成為最高科學技術獎候選人的事,萬一上麵真讓他們按照徐昀的方案去修改,那麼前期他們的努力和心血可能都要推倒重來。 屆時還能否實現2030年前登月,真說不好。 當然若徐昀給出的方案確實可行,他們肯定會滿心歡喜的接受。 關鍵隔行如隔山。 徐昀前不久剛完成的細胞活性藥劑項目,更是屬於生物和基因工程領域。 和航天飛行跨界跨的可不是一點多。 原本他們有些擔心徐昀會按照自己的想法提出各種方案修改意見,不過現在聽完徐昀所說的話,這份顧慮便徹底從心裡麵消失了。 雙方互相打完招呼介紹完,周明偉也終於提到了正事上麵。 “那徐院士,今天就由我為你介紹我們目前最新的各項載人航天工程吧。” “麻煩了。”徐昀點點頭同意。 正當眾人準動身備前往樓內時,耳旁卻突然響起了那位航天科技集團管理部門人員的聲音。 “徐院士。” “今天剛好舉行長征十號載人運載火箭主發動機的點火試車實驗,不如我們先去現場看看如何?” “點火試車實驗?” 徐昀聞聲頓時產生了興趣,眼睛不由得一亮。 火箭發動機點火所帶來的那種震撼,他可還沒有在現場體驗過,眼下既然剛好有了這個機會,那肯定要去看一下。 何況長征十號載人運載火箭本就是為登月準備的屬於載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時周明偉也顯然注意到了徐昀的反應,於是在旁邊附和道:“劉總經理說的沒錯,今天確實剛好是長征十號載人運載火箭主發動機的又一次點火試車實驗,倒是能機會向徐院更好的介紹我們的長征十號。”說完便將目光投向了徐昀交給他決定。 話音落下旁邊的張鋒則再次搭腔:“那我們就先去點火試車哪裡吧,等下午再了解載人飛船月球著陸器以及月球車等登月設備。” 話說到這個份上,徐昀自然不會有任何異議。 當即點頭同意道:“按就聽兩位總師的安排吧。”說完眾人便一起前往。 長征十號載人運載火箭的發動機研究,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負責,在過去的路上周明偉也不忘具體介紹關於長征十號的數據。 —— “長征十號載人運載火箭作為新一代火箭,將負責把載人飛船一起月麵著陸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此火箭為三級半構型,采用了新型泵後擺高壓補燃發動機,高安全逃逸係統以及輕質高強度新材料等很多先進技術。” “目前發動機已經進行了多次點火試車實驗,按照規劃將在未來兩年內進行首飛。” 徐昀路上認真聽著周明偉的介紹,對他們這些航天人所做出的成果很是敬佩,不多時來到指揮大廳看到屏幕中處於半山腰的火箭發動機點火試車地後,麵對那巨大被固定的火箭主發動機他隻覺得充滿信心。 相信幾年後的登月工程肯定能夠順利完成。 徐昀一眾人的到來,並沒有影響到正在進行點火試車實驗的人員。 “點火1 很快隨著一聲指令發出,主發動機頓時噴出如火龍般的尾焰。 雖然相隔著屏幕,畫麵中的場景依舊讓人感到震撼熱血沸騰,仿佛能夠感受到那震動的山體。 並且要知道這還隻是主發動機,如果等到長征十號載人運載火箭首飛的那天,相信會更加讓人震撼。 而隨著點火試車實驗成功,整個指揮大廳內也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周總設計師,我相信你們設計的新一代長征十號載人運載火箭,肯定能夠滿足載人登月任務。” 勉強控製住胸膛情緒的沸騰,徐昀邊鼓掌邊衝身旁的周明偉張鋒說,能看到他們聞言臉上儘皆浮現出了驕傲自豪之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