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最年輕的院士(1 / 1)

第297章 最年輕的院士 “我的院士表哥,表妹來給你送禮了。”韓小婭拎著東西剛進入到客廳,便忍不住衝著裡麵喊了句,旁邊王春芳則滿臉笑容非常高興。 自己的兒子被評選為院士,當母親的豈會不激動。 這兩天隨著新晉院士名單公布,不少人都跑到家裡來表示祝賀。 其中不乏一些資深教授院士。 後麵還是徐昀擔心人會越來越多,影響家裡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表示屆時會舉辦一個院士宴邀請大家參加,並讓孟鬆言謝絕公司上的合作夥伴和高層,家裡這才算重新恢複難得的清淨。 本來京大數學高等研究院的交流會結束後,他還想著宅在家裡清閒一段時間。 沒想到這麼快新晉院士名單就出來了。 並且還要在本月下旬舉辦院士頒證儀式暨座談會。 可以想象等頒證儀式結束,他正式成為科學院院士後肯定會被安排新項目。 對此他也頗為期待。 不知道院裡會安排什麼樣的項目給他。 畢竟他擅長的領域可不少。 但其中能確定的是,肯定不會和理論數學有關。 誰讓他才證明了黎曼假設,根本沒有其它數學問題能值得他研究。 至於今天韓小婭過來,雖沒提前打招呼,他卻是比較開心的。 好歹都是自家人。 說起來韓小婭保送研究生後,馬上也要開學正式體驗研究生的生活。 雖專業不再是理論數學,選擇的導師卻也是學校裡資深的正教授,倒不用擔心以後的發展。 徐昀抱著自家閨女走出來,一眼便注意到韓小婭拎的東西是給小孩的。 心中暗笑嘴上則調侃道:“這禮物是真送給我的?” “給萱萱還是給你不都一樣嘛。”韓小婭還是以前那種活潑的性格,並沒有因為徐昀成了院士就感到拘謹緊張放不開,說著順勢把徐寧萱抱到自己懷裡,並抬起視線向徐昀問道:“我嫂子沒有在家嗎?” “她去公司了,等會回來。”徐昀隨口回答。 徐寧萱到下個月就是一歲的小朋友,如今已經能說些簡單的詞語。 儘管被韓小婭摟在懷裡,水靈靈的大眼睛卻依舊看著旁邊的徐昀。 “真沒想到表哥你那麼快就入選院士了,讓我都有種在做夢的感覺。” 這時韓小婭不知想到什麼,坐到旁邊沙發上再次提起徐昀入選院士的事情。 以前徐昀在數學上表現出強大的天賦,那時她覺得自己有一個學霸表哥很不錯。 尤其還能幫自己複習功課。 但沒預料短短幾年時間,她這個表哥就推動了幾次科學界的技術革命,從剛畢業就成為京州大學二級正教授到現在入選科學院院士。 並且還是一位不到三十歲的院士。 確實有人駭人聽聞。 或許是因為中間時間太短的緣故,心裡才會出現不真實感。 當然她更清楚自己表哥的這個院士沒有任何虛假。 否則網上也不會呈現出全民狂歡態勢。 徐昀聽到韓小婭這句話,倒是沒有擔心什麼,誰他對自己這個表妹的性格再清楚不過。 略微頓了兩秒鐘,嘴角噙著笑容打趣道:“怎麼,是不是覺得有一位院士表哥,自己身上的壓力很大?” “那我以後是不是可以在京大橫著走了?”韓小婭突然一改剛才的低落,說這句話時眼神還有些狡黠。 徐昀自然明白韓小婭是故意這麼說,下秒便不講武德強行改變話題。 “在京大都待幾年時間了,還沒找到心儀對象嗎?” “咱們京大的男生可不差。” 果然。 聽到徐昀提及感情的事,韓小婭頓時沒了脾氣,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剛保送京州大學時,她心裡還想以徐昀為目標追趕上對方,為此前兩年幾乎把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並且還參加了高教社杯數學建模競賽。 可到後麵她才發現自己距離徐昀越來越遠,隻得認清現實放棄這個想法。 不過可能是自己表哥太優秀的緣故,學校的男生確實很難引起她興趣。 便沒有談戀愛的想法,直至拖到現在讀研。 而這個話題也成功引起了王春芳的注意,直接自動加入到了談話環節。 “小婭你年紀可不小了,這段時間你爸媽可沒少打電話來詢問你感情狀況,要不讓你表哥幫你介紹下?” 本來就成苦瓜臉的韓小婭,聽到王春芳這句話頓時又是一個機靈。 眼瞅著要變成相親局時,耳旁突然響起的徐昀的聲音讓她覺得是那麼悅耳。 “感情上的問題還是她自己把握吧,其他人和幫不了什麼忙。” 徐昀又不是那種上了年紀的老院士,年齡上也比韓小婭大不了幾歲,自然不會擺出當哥的架子強行去給韓小婭介紹對象。 當然要是韓小婭有了心儀的人選,他倒是會用自己的見識和資源幫忙分析。 “那就晚兩年再說吧。”王春芳本就是隨口一提自然不會強求。 何況當初她也沒有要求徐昀必須找女朋友結婚。 有時候緣分順其自然就來了。 對此韓小婭則向徐昀投去一道感激的目光,收到後者一個淺淺笑容。 韓小婭中午自然沒有離開,而是選擇留下來吃飯。 期間王春芳則提到下旬徐昀要去帝都參加院士頒證儀式。 並說之後回老家看看,除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徐昀的父親外也算是衣錦還鄉。 理應宴請父老鄉親表示感激。 徐昀對這些事自然是全答應了下來,甚至就算王春芳不提他也會去做。 畢竟當初村裡的人也沒少對他們提供幫助。 由於距離頒證儀式舉行的時間沒幾天,徐昀便暫時沒有返回學校。 七月份正是暑假的時間,黎曼假設被證明後他手上也沒了要完成的項目,所以時間上麵還是非常自由的。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幾天後徐昀也再次動身前往帝都。 …… 與此同時。 帝都科學院這邊也有專門的人在忙碌,負責保證頒證儀式的順利進行。 如果有人這個時候在的話,則會發現科學院學術會堂正熠熠生輝,有工作人員在會堂中布置。 而作為科學院院長的侯盛昌,則在自己辦公室中接待一位戴著副半邊框近視鏡的中年男子,從對話中不難看出對方也是位院士。 “老潘啊,這次新晉院士中並沒有量子領域的,恐怕分配不了你們研究院。” 辦公室內侯盛昌坐在沙發上,邊親自動手沏茶邊微笑著和旁邊的人說。 潘曉誌作為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的負責人,主要進行的是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研究,但想要長期保持全球領先早日實現擴展量子計算,沒有足夠的量子領域優秀人才是不行的。 否則擁有量子霸權也就成了空談。 量子計算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和人工智能科技爆炸都有著緊密聯係。 可以說誰真正研發出量子計算機,便相當於獲得了未來全球的話語權。 因此這也是各方研究的重點項目。 很早便開始投入布局。 他們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衝之號以及祖衝之二號雖達到了量子計算的第一個裡程碑,成功操作超過五十的相乾量子比特,在全球量子領域研究中處於前列水平。 不過距離實現擴展量子計算,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潘曉誌今天特意來找侯盛昌自然早有準備,他沒有去端侯盛昌遞過來的茶,反而嘴角上揚浮現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院長。” “你說的恐怕不對吧。” “哪裡不對?”侯盛昌聞言一怔。 這次六十多位新晉院士名單他是看過的,並沒有發現有誰擅長量子領域研究。 聽到潘曉誌這樣說,心裡難免感到 免感到有些詫異。 不知道潘曉誌說的是誰。 將侯盛昌的表情變化看在眼裡,潘曉誌並沒有立刻開口回答。 反倒是扭過身體從包裡拿出一份外文期刊。 雙手遞到侯盛昌麵前說道:“院長你先看看這個。” “這是數學年刊?” 侯盛昌擅長的研究領域雖不是數學,但還是一眼看出潘曉誌拿的這份期刊是數學年刊。 隻是這讓他更加感到疑惑。 正當他思考這份期刊有什麼特彆時,耳旁又響起潘曉誌的聲音。 “不知道院長有沒有看過徐院士前段時間證明數學界世紀難題黎曼假設的論文?” 潘曉誌提到徐昀時直接稱呼為了院士,並沒有去說京大教授的身份。 說明他是非常認可徐昀入選院士的。 侯盛昌這時也終於反應過來,月初徐昀在數學界搞出這麼大動靜,成功證明被稱作數學界珠峰的世紀問題黎曼假設,並受到大多數數學家的支持和認可。 他對數學界關注的雖少,可證明這個難題的畢竟是科學院的特聘研究員。 對於科學院來說也是莫大的榮耀。 因此這件事他並不陌生,聽到潘曉誌這樣問,他便知道眼前這份期刊應該就是發表了徐昀證明黎曼假設論文的那期。 奈何礙於各種原因,他還沒有看過這篇論文。 麵對潘曉誌的這番詢問神情稍有些尷尬。 但院長畢竟是院長,麵對此事他滿臉正經回答:“這段時間稍微忙了點,暫時還沒來得及去看。” “這篇論文有什麼問題嗎?”說到最後一句話還不忘又反問了句。 “論文自然是沒問題,但其中部分內容關於量子領域的研究卻非常重要。” “可以說這為量子計算的研究帶來了新方向。” “從這點能看出徐院士除了對數學研究深外,同樣是量子方麵的人才。” 潘曉誌這時候也不再繼續賣關子,當即向侯盛昌告知了自己的判斷。 將整段話悉數聽進耳朵,侯盛昌自然是暗暗心驚。 實屬沒想到徐昀隱藏這麼深。 他本來以為徐昀是不折不扣的數學天才,在計算機和材料領域也很有建樹。 萬萬沒想到徐昀還對量子領域有這麼深研究。 主要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怕是再強大的天才也不可能做到全科全能。 徐昀分彆在幾個領域取得建樹,已經算極為難得的科學家。 天賦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 但儘管如此他也沒向其他方麵去想。 誰能料到潘曉誌又給了他這麼大的一個驚喜。 畢竟目前國內量子領域人才太少了。 另外他並不覺得潘曉誌的話存在什麼虛假內容,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關鍵潘曉誌是真正的量子領域專家,自然能清楚看出徐昀的水平。 值得他從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過來,隻說明徐昀確實對量子領域研究很深。 到了這個時候侯盛昌哪來還看不出潘曉誌的目的。 簡單概括下來就兩個字。 挖人。 說起來讓徐昀入選院士,他確實想給徐昀安排院裡新的項目進行研究。 沒想到讓潘曉誌截了胡。 “你是打算讓徐昀去你們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創新研究院?” 看到自己的目的被拆穿,潘曉誌也懶得再繼續走迂回路線。 直接便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院長。” “如果有徐院士加入的話,我相信我們的祖衝之量子原型機很快就能升級。” “我有信心儘快實現一千量子比特。” “另外海外很多量子計算機項目都展開了實驗,對院士論文中的量子領域研究很重視。” “我們再不行動的話恐怕就要落後於人了。” 侯盛昌顯然沒想到徐昀的論文如此受推崇,甚至讓海外量子計算機進行新嘗試,真按照潘曉誌所說的國內量子計算研究落後,那所帶來的後果和影響恐怕會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要知道單是半導體行業發展落後於人,就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警醒。 若不是徐昀帶領光電技術研究所,成功研發出高端極紫外光刻機,指不定現在國內半導體行業會受到怎樣的衝擊。 為避免重蹈覆轍,在其他領域往往都是爭分奪秒進行研究。 確保能遙遙領先。 念頭停留在這裡,侯盛昌也很快做出了決定。 垂下視線隨手翻看了一下手中期刊,然後放下看向潘曉誌說道:“那等這次頒證儀式結束之後,我找徐院士詳細談下這件事吧。” “那就太好了,我等你消息院長。” 看到自己的目的終於達成,潘曉誌臉上頃刻間堆滿了笑容。 端起麵前桌子上的茶杯品嘗一口,咋了咋舌吐出幾個字。 “這茶不錯埃” 頓時辦公室內的氛圍輕快很多。 —— 2022年7月20日,帝都,科學院學術會堂前。 此次新晉的六十多位院士已經彙聚在這裡,加上數位來自總台的記者攝像,倒是顯得頗為熱鬨。 不過在場中唯有徐昀顯得格格不入,那張年輕且俊朗的臉龐怎麼看和院士身份不符。 要不是和其他人穿著打扮相同,恐怕都要被彆人當成總台的記者。 因為暫時還沒有進入會堂,大家便三五成群歡快簡單交流起來。 雖大多來自不同的機構院校,但因為各種學術報告會合作項目的事,倒是有不少人是相識的。 但要論在場幾十人中誰最有名氣,那肯定要屬徐昀自己。 畢竟他可剛證明了數學界世紀難題黎曼假設。 有這份熱度在,除了記者紛紛過來采訪外,也有不少周圍的院士過來打招呼。 麵對這些徐昀則都一一回應,始終保持著少年的朝氣以及謙遜。 主要他雖成了院士不假,可年齡在那放著,他可不想進入科學院就變得暮氣沉沉了。 “徐院士。” “請問你作為科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院士有什麼樣的心情和感想?” “心情嘛肯定是高興激動,但入選院士是科學院為他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台,可以讓我更好的展現自身水平研究更多新技術。”徐昀這時麵對一位女記者,稍微組織下語言對著話筒和鏡頭回答。 說完對方剛拿著話筒轉身離開,又看到一位比較陌生的新晉院士過來打招呼。 “今天總算有機會見到我們的天才院士了,我孫女可是非常喜歡你,來之前還嚷嚷著讓我幫忙要簽名呢。” 對方約摸六十左右的年紀,除了給人一種鄰家老大爺的感覺外,還非常健談爽朗掛著笑容。 徐昀雖說不認識對方,更沒想到對方孫女是自己的粉絲。 但對其印象還算不錯,當即爽快答應下來。 “當然沒問題。” 接著兩人又交談了幾分鐘,徐昀知道對方是屬於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 不過正當兩人聊的還算愉快時,頒證儀式暨座談會也正式開始,大家紛紛走進身後的科學院學術會堂。 內部高大寬闊的會堂,座位上已經張貼了所有人的名字。 待大家落座後,作為現任科學院院長的侯盛昌按照流程講話,並在後麵親自為新晉院士頒發院士證書。 整個過程充滿著嚴肅和儀式感。 會堂內的攝影師也將這一幕記錄下來,之後將在新聞上報道。 徐昀在從侯盛昌手中接過沉甸甸的院士證後,心裡也是頗為複雜。 從京州大學的高材生走到今天,確實是相當的不容易。 但是這沉甸甸的證書並非結束,反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表示他要負責參與更多的國家重點項目,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貢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