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智能駕駛係統 郭導看到坐在機場貴賓位上的徐昀,臉上立刻浮現出激動的笑容,連忙加快腳上步伐拎著金屬箱過去。 走至跟前停下腳步後,主動打起招呼。 “徐教授。” “真是不好意思,耽誤了您寶貴時間。” “沒事,快先坐吧。”徐昀擺擺手態度和藹問道:“郭導這次過來是有什麼事嗎?” 儘管他基本猜出了對方的目的,但卻並沒有直接說出來。 果然。 下秒便見郭導把箱子放到桌子上,打開露出裡麵銀灰色的物品。 正是機器狗笨笨。 “我要代表劇組向徐教授表示感謝,眼下影片已經結束拍攝,所以就趕緊把這隻機器狗給您送來了。” 徐昀垂下視線伸手撫摸了下,心思隨之活躍起來。 想到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子,相信將來這隻機器狗會是對方很好的夥伴。 畢竟有著3.0版本的人工智能模型,接入機器狗的話智商思維絲毫不輸人類。 不過思維運轉到這裡,徐昀也頗為意外,沒想到那麼快就完成了影片拍攝,畢竟上次見到對方是可是揚言要打造真正的國產科幻巨製。 詫異之下追問道:“拍攝進度這麼快嗎?” 或許是剛好問到對方驕傲的地方,很快便聽郭導興致高漲的講解起來。 “是這樣的徐教授,我們的電影拍攝自己摸索出了比較好用工業模式,加上工業集團和很多公司研究所對我們提供的幫助,所以影片的拍攝進度遠比想象的快。” “另外貴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模型,更是提高了影片後期製作的效率。” 講到這裡郭導像是又想到什麼,緊隨其後補充道: “還有工業集團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外形酷似門框的機器人裝甲模型,不但讓電影增加了質感,還省去很多麻煩的流程。” “等電影上映後,相信徐教授肯定喜歡。” 徐昀聞言微笑著說:“我會去看的。” 同時心裡則是忍不住喜悅,畢竟這玩意可是他獨自製造出來的。 豈有不喜歡的道理。 可惜郭導此刻還並不知道,他口中用於電影拍攝的門框機器人道具,實際是真實存在的軍工設備。 如果讓其知曉此件事的話,不知道會是怎樣一種特彆的心情。 當然徐昀這時候不可能告訴對方。 好在隨著門框機器人在工業集團生產線上批量生產出來並服役,待形成規模成為強大力量後,便不需要再繼續封鎖消息。 屆時勢必會給世界一個不小震撼。 畢竟一味地示弱並不能換取穩定發展,必要時需要亮出自己的實力。 而電影中的門框機器人模型,則剛好能起到提前預熱的效果。 “本來電影中還有段炸月球的劇情,加上占據重要分量的太空電梯,是想請徐教授您幫忙參與計算提供下可行的設計思路,但考慮到徐教授您正在進行重要項目研究沒有時間,隻好請了其他高校研究所的教授。” 可能是徐昀的年齡接近同齡人,相比那些高校教授要年輕很多。 這讓郭導比較有共同話語,不知不覺說了電影的很多事情。 因為徐昀看過第一部電影的緣故,對郭導的印象還算不錯,所以後麵才會出借機器狗笨笨並給工業集團建議借助電影提前預熱門框機器人。 現在聽完郭導的這番話,能看出對方確實抱著想把電影拍好的目標。 單這點便已經超越了很多導演。 要知道其他導演可不會邀請那麼多高校教授和研究所研究員參與。 隻為保證電影的合理性。 毫不誇張的講,他倒真有點期待電影呈現的效果。 說完這些事情,那麼便隻剩下一個問題。 即電影的上線日期。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昀主動詢問道:“郭導,不知道電影打算什麼時候上映?” “我們的計劃是趕在春節檔,目前全體製作人員都在加班加點。” “不瞞徐教授說,這次來京州市其實是有一個宣傳電影的商業活動。” 郭導並沒有在這件事上有所隱瞞,直接便開口如實說出自己的打算。 其實按照最初的計劃,為保證電影質量是要花費三年甚至四年時間拍攝,因為各方力量的幫助和提供道具設備方麵的支持,這才大幅度提升了拍攝製作進度。 最重要的還有人工智能模型笨笨的出現。 對於一部科幻大片來說,後期的工程量恐怕比拍攝還要多很多。 深度科技人工智能實驗室上線人工智能笨笨,剛迭代更新至2.0版本時,他們就主動嘗試將笨笨用於電影後期的輔助製作。 那時便已經具備成效。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製作效率。 後麵深度科技人工智能實驗室主動為他們開放了笨笨3.0訪問權限。 使得效率產生質變。 因此他們才有把握讓影片在春節檔上線。 並為此加班加點趕進度。 徐昀得知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意外的,沒想到自己的隨手幫忙竟引來質變。 要知道眼下距離春節檔也就還剩下三個月左右。 “春節檔的話,我會帶著家人以及請公司的所有人員去觀看支持的。” “那實在太感謝了徐教授。”郭導聽到這話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 有深度科技全體員工的支持,在網上造成的宣傳熱度可絲毫不比營銷校 接下來兩人的談話並沒有再繼續。 徐昀忙著要前往錦城儘快解決光刻機問題,郭導也需進行商業活動。 不多時便相繼分開。 告彆郭導徐昀乘坐最近的航班飛往錦城,至於機器狗笨笨則讓王朋飛送回了家裡。 而對於發生的這件事情,徐昀在飛機上則頗為感慨。 原本他的傑青項目外骨骼裝甲重新展現在公眾麵前引起熱議,為此他主動公布了國產極紫外光刻機的研究進度轉移注意力。 雖引起海外不少聲音的質疑和輕蔑,起碼想要的效果是達到了。 眼看公眾都開始期待明年上線的極紫外光刻機,馬上傑青項目成果又要出現在公眾視線。 儘管大家並不知道那是真實存在的。 在這種情況下也隻好走一步看一步,先把當前的國產極紫外光刻機解決再說。 畢竟高通阿斯麥發出的聲音,他都通過笨笨有所了解知曉。 對於這種傲慢自大的表現很讓人不爽。 既然對方揚言他的消息是弄虛作假,根本不可能研製出極紫外光刻機,那麼他不但要成功搞出來狠狠打對方的臉,更要儘可能的把首台交付的時間提前。 他有這個把握。 …… 徐昀順利到達錦城光電技術研究所後,立刻便喊來羅長輝楊靖他們召開項目會議,對接下來國產極紫外光刻機的研究組裝進行規劃。 會議上大家對徐昀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進行祝賀恭喜。 由衷為徐昀感到高興。 期間羅長輝更是建議搞個聚會慶祝。 隻是稍作考量後,徐昀選擇了暫時延遲聚會,把這個慶祝的機會,放到首台國產極紫外光刻機完成交付使用的時候。 算是對大家的激勵。 誰讓海外芯片製造供應鏈公司正等著看他們笑話。 斷不能在這個時候丟麵子。 “徐教授說的有道理,那就等咱們的極紫外光刻機交付使用後,再好好找地方慶祝一番。” 會議室內羅長輝很認可徐昀的決定,聞聲後當即點點頭開口附和。 有著羅長輝開口表態,其他人就更加不可能有什麼意見。 隨即紛紛開口接過話茬。 “海外的最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阿斯麥,提出明年派遣人員和我們交流合作,他們抱有什麼目的我相 目的我相信就不用我詳細講了吧?” “不過是想看看我們究竟能不能研製出極紫外光刻機罷了。” 楊靖這時對身旁研究員講出的話冷漠回答,明顯對這些家夥沒有什麼好感。 話音剛落。 會議室內的其他人也忍不住插話。 “他們的傲慢和自大已經滲進骨子裡了,能指望他們做出什麼好事。” “可惜他們這次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誰能想到徐教授已經用全新方式解決了重要難題,現在極紫外光刻機對我們可沒多少難度。” “我很期待看到他們到時候的反應。” 眼看會議室內氛圍越來越歡快,徐昀嘴角也微微上揚浮現出一抹笑容說:“他們想搞技術交流的話那就讓他們來好了,隻不過他們注定不會看到想看到的東西。” “下麵我簡單講講後續以及明年的規劃,保證首台極紫外光刻機的順利組裝。”說到這裡當即話鋒一轉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我的初步打算是爭取在明年夏季完成首台國產極紫外光刻機的組裝和調試,最晚也要在秋季通過測試進行交付使用。” 聽到這個時間,旁邊的羅長輝微微有些皺眉。 浮現出擔憂的神情。 稍微糾結十多秒,忍不住詢問。 “這個時間會不會倉促了點,真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全部工作嗎?” 徐昀則像是早就想到了這點,聞言立刻投去目光胸有成竹的回答:“屆時我們可以借助我開發出的人工智能模型來輔助數據計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項目的研發進度和效率。”可以說是滴水不漏早就想好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剛才還有所擔憂的羅長輝,聽完這句話臉色頓時釋然沒了問題。 畢竟深度科技人工智能模型的強大,放眼全球都是頂尖存在。 會議進行到這裡,想到後麵光電技術研究所能給世界帶來的震撼,旁聽的幾位博士後研究員助理已經有些難掩心中激動和興奮。 仿佛腦補出了會出現的畫麵。 “有徐教授在,這次一定要能讓那些人見識到來自東方的強大力量。” “徐教授請儘管給我們安排任務。” “從今天開始,我決定就睡在實驗室裡,直到首台國產極紫外光刻機出來。” 劉星等研究員助理激情昂揚的講話,在傳進徐昀耳朵中後臉上不由得浮現出笑容,有這種鬥誌和精神在項目組裡流動。 相信就算沒有他,光電技術研究所也遲早能解決極紫外光刻機。 無非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進度稍微慢點。 “大家全力以赴就行,至於睡在實驗室,這點可是不允許的。” 略顯打趣般回應一句,徐昀接著便也不再猶豫,對大家的任務又進行了細致規劃。 確保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就這樣。 接下來的時間,光電技術研究所極紫外光刻機項目組徹底運作起來。 伴隨光源和投影係統以及掩膜問題被解決,其它零部件也逐步到位並進行組裝。 加上人工智能笨笨的智能計算調試,給大家省出了很多時間。 眼看首台國產極紫外光刻機正在成型。 剛開始徐昀還會親臨實驗室參與,到後麵徹底步入正軌會基本就插不上手。 通過笨笨的模擬計算,保持當前現狀的話,是有可能在夏季完工的。 很快時間進入到一月份,雖然距離春節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但徐昀選擇提前從錦城回到京州市,除了是錦城那邊不需要他親自坐鎮外,更多是想多陪伴陳詩禾和沒有出生的孩子。 不過他也不是整天閒著。 因為距離預產期還遠的緣故,陳詩禾不願意現在就蹲在家裡養著。 基本還是會去公司工作,隻是工作量非常校 但這便導致徐昀去公司的次數增加,後麵就連孟鬆言都忍不住打趣了句。 似乎從深度科技成立以來,徐昀過來的次數都還沒有這段時間多。 剛開始陳詩禾還會有些不好意思,但到後麵基本上免疫。 而除此以外徐昀去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是公司旗下的幾個重點實驗室。 拋去固態電池實驗室和生物科研實驗室以及醫學智能研究實驗室,這幾個目前比較穩定的實驗室外,人工智能實驗室最值得關注。 因為有著人工智能笨笨的輔助,經過長達數月的研究開發,智能駕駛技術逐步成型穩定且通過了多項道路行駛測試。 2021年1月7日,京州市,龍湖高科技園區。 上午足夠寬敞的汽車跑道處,徐昀的注意力放在麵前一輛白色的汽車上。 眼神中滿是期待。 這輛汽車正是開拓者全固態電池新能源汽車的初版模型。 被汽車超級工廠那邊送來用於智能駕駛實驗。 雖然是初版且沒有什麼塗裝,但依舊能看出整體呈現出的美感。 關鍵這輛車外表使用了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塗層材料。 本來這樣做是為了提高汽車防撞能力,避免智能駕駛測試時車輛過早報廢。 但實際情況是截止目前為止,這台實驗車輛還沒有發生過碰撞。 單從這點便能看出智能駕駛的技術水準。 “這台車除了外表使用新型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塗層材料才,內部搭載了數個固態激光雷達,用於幫助汽車快速識彆周圍環境並做出判斷。” “還有汽車中控電腦植入了人工智能程序,提升智能駕駛穩定性的同時,還更加方便車主體驗交互性。” “目前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智能駕駛,並且足夠成熟穩定。” 作為項目負責人顏愷明激動說著,在介紹這台搭載了智能駕駛係統的車子時,就仿佛家長在外麵炫耀自家考了高分的孩子。 說明非常滿意驕傲。 徐昀對於顏愷明無疑是非常信任的,解決智能駕駛技術便相當於給開拓者固態電池新能源汽車這個新品牌加了道保障,到時候雙重保障下必然能輕鬆占領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常 並逐步向著海外市場蠶食。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昀便讓顏愷明開始下一步。 “很好。” “那就啟動車輛測試吧。” “小鐘你來負責給徐總進行演示,另外介紹咱們的智能駕駛仍存在的問題。”顏愷明接到指令並沒有動手,而是依舊陪在徐昀身邊把任務交給鐘玲玲。 鐘玲玲顯然不是首次進行這項操作,聞言點點頭後便操作起來。 遠程啟動車輛後,能看到在沒有駕駛員和控製的情況下給中控電腦下達目的地指令後,便見車輛迅加速行駛起來。 並在人工智能的分析計算下,借助固態激光雷達很遠便能識彆出障礙人員,從而提前規劃線路躲避。 靈活穿行下就像是一個經驗老到的司機在駕駛。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車輛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遠程控製。 而趁著車輛智能行駛時,鐘玲玲則按照要求講解智能駕駛尚存在的問題。 “徐總。” “眼下我們的智能駕駛技術可以保證車輛在正常道路上安全流暢行駛,並且經過多次測試出現失誤的概率基本為零。” “隻是高速行駛狀態下還有些僵硬。” “不過我們已經和華威技術合作設計了全新的高端汽車智能芯片,隻要等國產高端芯片製造產業鏈完成就可以批量進行生產。” 將鐘玲玲的話悉數聽進耳朵,徐昀對這些表示認可不覺得有問題。 畢竟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遠超特斯拉處在全球領先地位了。 尤其實驗室還和華威技術方麵共同設計了汽車高端智能芯片。 這無疑能大幅度提升各方麵性能。 相信到時候完全版的智能駕駛會讓所有司機感到眼前一亮。 但在這件事情中,徐昀則發現了一個關鍵信息。 於是主動向鐘玲玲追問道:“這麼說華威的應龍EDA項目已經完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