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獎勵大會(1 / 1)

“你們那個有序介孔高分子碳材料項目真不錯,論文我可沒少讓學生研究。” “說實話還有點小遺憾,數據比預期差了些。” “我們的小麥耐熱基因發掘和種質創新技術能提名就已經很不錯了,拿獎還真沒怎麼考慮。” “今年的熱門應該是帝都大學激光聯合實驗室最新研發的固態激光雷達,起碼也是個一等獎,老潘這次可要出風頭了。” “最高科學技術獎名單早已經出來了,是王老院士和顧老院士。” 徐昀到達會場,根據禮儀人員的引導暫時進入到休息廳候常 剛推開門,耳旁便傳來討論聲。 放眼望去在場都是來自各高校研究所,可以說是學界的中堅力量。 因為有不少人相識,趁著空隙閒談起來。 能出現在今天這個場合,最低那也是個正教授。 平均年齡起碼六十朝上。 其中本屆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王老院士和顧院士年齡甚至接近九十。 需要靠輪椅輔助行動。 徐昀對這兩位老院士也有所了解,知道他們是飛機設計和核能研究大佬,能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是對他們做出的貢獻的肯定。 除了獎章和證書外,還包括八百萬獎金。 並且獎金可用於任何消費。 獎勵要比其它四個獎項豐厚的多。 足以稱得上最高倆字。 不得不說徐昀出現在這裡倒顯得格格不入,全場就他頂著滿頭烏黑秀發。 可謂一舉拉低了獲獎人員的平均年齡。 這會距離大會正式開始全員進場還有些時間,考慮到冒然過去插話也不合適,他略作遲疑便打算獨自找個位置坐下再說。 念頭停留在這裡,剛要有所動作,眼角餘光突然瞥到熟悉身影。 對方也向他投來目光。 視線交錯下嘴角浮現出笑容,稍作遲疑還是主動朝對方走了過去。 “潘院士好。” “本來我是打算喊上你和我們一起來參加今年的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沒想到你負責的項目也被提名,真的是後生可畏埃” 潘文軍拍著徐昀的肩膀,臉上堆滿笑容。 肉眼可見的開心。 他們聯合實驗室負責的激光雷達項目,當初全靠徐昀提供設計方案想法,這才順利研發出固態激光雷達超過海外技術封鎖。 如今此項目被提名國家技術發明獎,自然少不了徐昀的功勞。 得到提名消息,潘文軍首先想的就是邀請徐昀一起前往帝都參加獎勵大會。 共同獲得這份榮譽。 結果徐昀自己的項目竟也拿到了提名資格,完全能自行前往大會。 在這種情況下,他暫時沒講這件事,想著等到會場後再說。 “我可擔不起這麼高評價潘院士,能拿到提名已經讓我很意外了,不過還是要恭喜大家拿到獎項。”徐昀先是謙遜了聲,然後看向其他人表示祝賀。 跟著潘文軍來的還有項目組裡的兩位教授。 而這時潘文軍語氣則堅定下來,不容拒絕的說:“反正你小子等下可要和我一起上台。” “大不了上去兩次嘛。” 顯然不希望徐昀的貢獻被抹除掉。 徐昀之前去帝都大學聯合實驗室幫忙,好歹也算和潘文軍在工作上相處了段時間。 對其性格有些了解。 知道對方很認死理,隻要他決定的事情難被改變。 想到與其被潘文軍硬拉上去,不如答應下來。 思維運轉之下,隨即點點頭道:“我聽您的。” “這就對了。” “年輕人對榮譽不上心怎麼能行,何況這本就是你應得的。” 潘文軍從徐昀口中得到滿意答案,立刻傳來爽朗開心的笑容。 他們兩個人之間的談話,也引起旁邊注意,其中有位頭發銀白的老院士走過來。 對方似乎和潘文軍相識,來到跟前駐足停下後主動打起招呼。 “老潘。” “咱倆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了吧?” “你這老家夥整天泡在震旦,誰能見到你。”潘文軍噙著笑容吐槽。 打完招呼不忘為徐昀介紹。 “這位是震旦大學的胡篤慶院士,他負責的有序介孔高分子碳材料項目被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 “主要研究碳納米材料。” “胡院士您好。”徐昀主動伸手向學界前輩問好。 胡篤慶顯然對徐昀不陌生,臉上表情突然變得激動起來有很多話要說。 “早就聽說京大出了個百年難遇的天才,年紀輕輕就成了特聘教授研究員,今天總算是見到本人了,果然儀表堂堂很有氣質。” 講話時目光仔細打量著徐昀。 麵對如此熱情的院士,說實話徐昀有些不自在。 總覺得對方的眼神不是在欣賞後輩,而是有種挑孫女婿的既視感。 要知道他可是有婦之夫。 找到機會連忙開口回答道:“胡院士再誇下去,我怕是都要分不清東西南北了。”用打趣幽默的方式暫時把話題岔開。 話音剛落還不等胡篤慶開口,旁邊潘文軍又連忙笑著補充道:“徐教授可不單單是百年難遇,我們的激光雷達項目能拿到提名,還要感謝徐教授幫忙呢。”從證明襯托徐昀的天才身份。 “可惜我們震大沒有這種學生,我看他應該是曆年獎勵大會最年輕的參加者了。” 胡篤慶歎了口氣滿臉感慨,絲毫沒有掩飾眉宇間流露出的遺憾。 作為教授院士,誰不希望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為國爭光。 就在話題似乎沒有結束跡象時,徐昀偶然注意到不遠處的教育部門負責人顧長誌顧院士衝他擺手。 想到可能有事情要說,自然不敢怠慢。 “那個兩位院士我先過去一下,顧院士好像找我。” 主動向胡篤慶潘文軍兩人說了句,便脫身朝著顧長誌快步走去。 潘文軍和胡篤慶顯然也看到了顧長誌,雖沒說什麼心裡多少還是有些羨慕的。 雖說他們和顧長誌都是院士職稱,可對方擁有的權利可比他們大的多。 能讓顧長誌如此上心,足可見徐昀的重要程度。 “顧院士您找我。” 徐昀來到對方跟前停下腳步,臉上堆出燦爛笑容很有禮貌的開口詢問。 先不說對方的身份特殊,他從李廷波哪裡知道這次他的獲獎提名就是顧長誌推舉提交的,不管怎麼說肯定要表示感謝。 “這兩天在帝都還習慣嗎?” 顧長誌並沒有什麼和徐昀交代什麼事情,反倒關心起身心情況。 將這句話聽進耳朵中,徐昀自己也頗感意外。 他本以為顧長誌喊他過來可能是有要緊事,沒成想是在噓寒問暖。 稍微怔了下,快速回過神來答道:“之前在帝都待過不短的時間,所以倒沒啥不習慣的。” “那就好。” 顧長誌點點頭。 說完緊接著又補充道:“等會不用緊張,心裡麵也不用有什麼壓力,這都是你憑自己實力爭取來的。”就像是在提前打預防針。 徐昀自然能聽得出好賴話,按這話的意思明顯是擔心他會因外界聲音受到影響。 雖說他早就不把這些放在心上,但這卻不由得讓人產生聯想。 “這次到底給了我一個什麼獎項?” 眼下顯然不是去想這個的時候,反正等會大會上都會公布出來。 快速把腦海中的念頭丟出去,他滿臉輕鬆的回答。 “放心吧顧院士,我知道該怎麼做。” 顧長誌顯然對徐昀很信任,聽到這個回答再次點頭便也不再多說什麼。 畢竟這屆的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就要開始了。 不多時。 開始入場後,徐昀也終於首次看到這個特殊地方的內部環境。 雖稱不上奢侈華麗,卻給人一種莊重肅穆的感覺。 有著濃厚的歲月和曆史氣息。 選擇把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放在這裡舉辦,是有原因在裡麵的。 很快徐昀發現自己的座位在前排,不遠處正是兩位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老院士。 在這種場合下他正襟危坐,不敢有任何動作。 生怕破壞這莊嚴象征榮譽的時刻。 當2020年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正式開幕,按照流程完成開幕式講話後,便開始公布最高科學技術獎項,兩位老院士在旁人的攙扶下上台領獎。 雖身體已年邁,眼神卻異常堅定,仿佛若有光。 而這種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也讓徐昀無比感動有種傳承的感覺。 後麵公布的則是技術發明獎。 坐在台上邊緣位置的顧長誌,宣布了獲獎名單。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帝都大學激光聯合實驗室團隊。” “獲獎項目固態激光雷達。” “主要成員有潘文軍、徐昀……” 台下徐昀聽到自己的名字居然在第二個,心裡頓時浮現些許詫異,不過迎上潘文軍的目光後頓時便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想到剛才潘文軍說的話,無奈搖搖頭隻好跟著潘文軍上台領獎。 與此同時坐在台下的胡篤慶,則小聲趁機對身邊的團隊成員說教起來。 “你們都看到了吧,和人家小徐比你們差的遠,可彆拿了個提名就沾沾自喜。” “接下來更應該想辦法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水平。” 他這次的項目團隊平均年齡比較年輕,如今拿到了五大獎項之一的自然科學獎提名,很難保證不會驕傲過頭喪失之前對科研的衝勁和嚴謹態度。 拿徐昀來舉例就是想告訴團隊成員,比你們厲害比你們年輕的有的是。 都坐在胡篤慶周圍的團隊成員,聽到這句話哪裡不知道裡麵的意思。 並且他們也確實敬佩徐昀。 畢竟他們在這個年紀的時候,能找到研究所實習就不錯了。 “這麼年輕就是獲得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項目的主要研究成員,這份成就根本找不出來第二個埃” “真不知道人家的腦子是怎麼長的,這差距可不是一點點大啊1 “反正我是不羨慕,人家沒畢業就證明了兩道世界數學難題,眼下獲得技術發明獎也正常。” “隻能說是實至名歸。” 正當團隊成員暗地裡討論時,突然耳旁再次響起了胡篤慶的聲音。 “都精神點,馬上就到我們了。” 聞言幾人立刻坐直身體,還不忘檢查了下衣服。 和胡篤慶說的一樣,待潘文軍徐昀他們拿著證書從台上下來後,下一個公布的正是自然科學獎。 胡篤慶負責的有序介孔高分子碳材料項目,毫無疑問拿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因為頒獎環節耗費的時間並不長,基本上獲獎者上去接受證書便結束,這使得徐昀重新坐回到位置上還沒多長時間,便看到胡篤慶和其團隊成員滿臉激動的從台上走下來。 期間還有不少相熟的人進行祝賀。 而就當他考慮著等下過去問候時,顧長誌接下來公布的科學技術進步獎名單,可以說幾乎使得在場所有人都怔住了。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京州大學特聘教授徐昀。” “獲獎項目軍用外骨骼裝甲。” 首先徐昀雖然年輕,但卻擁有多項技術成果。 拿到科學技術進步獎足以讓人信服。 隻不過獲得的是特等獎。 正常情況下除最高科學技術獎外,其餘基本分為一等獎和二等獎。 徐昀的項目能拿到進步獎特等獎,隻能說技術成果具有非常高的實用價值。 可如此一來就又出現了問題。 軍用外骨骼是什麼鬼? 在場有些對徐昀比較關注的人,自然知道徐昀獲得傑青後提交了一個外骨骼項目,但由於沒有任何消息外界都在傳此項目已經被廢棄。 現在項目不但已經完成,還拿到了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這就很值得深思。 作為科學界的中堅力量,稍微在腦海中思索一番便大致明白了裡麵的情況。 恐怕徐昀的這個傑青項目並非像外界傳言的那樣已經選擇放棄,而是技術成果太過重要被封鎖起來。 當念頭停留在這裡,隻覺得倒吸一口涼氣。 沒想到徐昀已成長到這種地步。 “好小子,居然藏的這麼深。”潘文軍很快想明白裡麵的事情由衷為徐昀感到欣慰。 不遠處的胡篤慶,則同樣目光複雜。 心中感慨萬千。 “看來我對這位了解的還太少啊,後生可畏,當真後生可畏。” 他原本還以為徐昀是因為參加了固態激光雷達項目研究才獲得技術發明獎,沒想到這對人家來說僅是一個開胃菜,後麵的科學技術進步獎才是重頭戲。 並且除了是含金量極高的特等獎,關鍵獲獎名單隻有徐昀自己。 這說明整個項目是由對方一個人完成。 如此情況幾乎在所有科學家看來,都不可能做到。 畢竟這又不是什麼小項目。 而是拿到了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可以想象接下來會有很多科學家,對徐昀獲獎的這個軍用外骨骼項目感到好奇。 想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外骨骼,能被如此重視。 至於胡篤慶身旁的團隊成員,此刻則是目光複雜大腦陷入空白。 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評價。 也幸虧擔任科研工作者心理素質還行,否則這下真要被徐昀刺激死。 徐昀眼下不知道其他人在想什麼,反正他心裡是有些哭笑不得。 現在他總算知道大會開始前顧長誌為什麼要對他說那些話。 顯示是擔心他壓力太大,提前打個預防針。 說實話他並沒有想到自己獲得的是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要知道特等獎的含金量,可以說僅次於最高科學技術獎項了。 最關鍵的是,他獲獎的軍用外骨骼項目目前還處於封鎖狀態,外界並不知道是什麼樣的。 可以想象屆時肯定會有人提出質疑。 隻怕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網絡上都會非常熱鬨。 當然頒發給他的獎項和榮譽,那肯定沒有推辭不要的道理。 “榮譽越大責任越大,實在不行看來隻能儘快完成國產極紫外光刻機了。” 徐昀深吸一口氣,將亂七八糟的想法從腦袋裡清除出去邁步再次朝台上走去。 不過這回隻有他一個人。 片刻後第二次領完獎項從台上下來,緊接著顧長誌又宣布進步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名單,但因為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徐昀吸引,導致後麵獎項顯得平常了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獎勵大會結束舉行慶功宴的時候反倒沒人詢問徐昀外骨骼項目的事。 僅僅過來打招呼表示祝賀。 畢竟在場都是教授院士,很清楚項目的相關規定。 沒有對外公布的話,就算詢問也得不到什麼,除非簽署保密協議才行。 但這對於網友們來說就完全不同了,當獎勵大會的獲獎名單和項目正式公示出來,大家看到徐昀獲獎的竟是早已放棄的傑青外骨骼項目後紛紛傻眼,全網竟然沒有一個人預測準。 尤其發現項目成員還隻有徐昀自己,就更加感到震驚不可思議。 哪怕是走在路上,看到這個消息都下意識會停住腳步目瞪口呆。 同時這也讓徐昀的傑青外骨骼項目重回公眾視野。 很多人都開始研究,想要弄清楚這個項目的真實情況解答自身疑惑。 就連帝都方麵的許多官方媒體,都派遣了記者前往徐昀所在的酒店附近,希望能獲得第一手采訪資料。 徐昀自然第一時間收到了笨笨的統計數據,知道自己項目的事在全網討論熱度居高不下,甚至各平台包括公司的賬號在內,都收到了大量的私信進行詢問。 好在全部交由笨笨處理,倒不用他怎麼操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