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特聘研究員【求訂閱】(1 / 1)

科學和自然兩大頂級核心期刊雜誌這麼快便認證了他的論文並發布短訊,徐昀得知這個情況時心裡多多少少有些意外。不過相對於海外方麵平淡的表現,倒是基本在他的預料之內。 說到底光有高端光刻膠並不能改變什麼,起碼無法左右半導體行業格局。 海外公司有恃無恐,自然無所謂。 徐昀很清楚這點,但想徹底實現高端芯片製造供應鏈國產化,絕對不是那麼輕鬆就能做到的。 除了需要時間和資金外,還少不了科研人員前仆後繼的努力。 好在新型高端光刻膠被證實後,信越化學那邊暫時沒了新的動靜。 進入到五月份。 徐昀除了在學校講課外,順便抽時間去了趟人工智能實驗室。 在負責人顏愷明的介紹下,得知智能駕駛研究進行的非常順利,依靠能力持續增加的智能模型笨笨,很多以前被稱作困難的問題都可以輕鬆解決。 不出意外的話,等到開拓者固態電池新能源汽車正式上線市場,便能搭載最新的智能駕駛功能。 這天上午徐昀正在自己辦公室備課,突然外麵傳來的談話聲引起他注意。 聽出有熟悉的聲音,停下動作起身朝門口走去。 主動打開門視野中頓時進入數道身影。 “校長?” 看到來人正是京州大學校長吳仲平,他下意識脫口疑問了句。 感到有些意外。 他成為京大數學高等研究院正教授後,自然不適合繼續稱呼吳仲平為導師,因此平時在學校裡見麵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可以說單手都能數得過來。 隻有學校舉行大型活動或者會議時,大多數教授院長才會到場參加。 除了校長事情比較多外,他也沒怎麼閒著。 今天沒有什麼特殊的事情,校長突然來到他辦公室確實出乎意料。 關鍵身旁還跟著其他人。 數學係兼數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秦向新。 物院許崇興。 材料工程科學院孫正洪。 還有一位看上去差不多有六十歲的中年男子,臉上戴著副橢圓窄邊框近視鏡,雖然他確定自己之前應該沒有見過對方,但不知為何總有種熟悉感。 那麼多學界的大佬聚集在一起,徐昀不需要思考也知道肯定有要緊事情。 連忙閃身邀請眾人進來,並主動倒水。 吳仲平秦向新他們自然不會和徐昀客氣,走進辦公室便非常熟絡的在旁邊沙發處坐下。 “大家都先坐,在徐教授這可沒什麼學界的規矩。” “喊我小徐就行。”徐昀端著水杯過來,聽到吳仲平嘴裡的話臉上堆出笑容接過話茬。 吳仲平最大的榮耀就是京大培養出了徐昀,並且還是他的研究生。 關鍵徐昀還沒有絲毫年輕人的傲氣。 謙遜又天才的後輩誰不喜歡。 看見徐昀走過來,不等其放下水杯便拉著他給那位陌生的中年男人介紹。 “侯院長,這位就是我們京大最年輕的正教授。” 說完又扭頭看向徐昀說:“小徐快點和科學院侯院長打招呼。” “侯院長好。” 聞言徐昀連忙應聲開口。 嘴上打招呼的同時,思維也在快速運轉。 對於國家科學院現任院長侯盛昌,他自然不陌生。 也怪不得會有種熟悉感。 作為學術圈的人,又是京大教授。 儘管以前線下沒機會遇到侯盛昌本人,照片和名字見過的次數絕對不會少。 “以二十多歲年齡進入國家重點人材,接連打破多項學界記錄,你可比我這個科學院院長出名多了。”侯盛昌顯然對徐昀不陌生,認真打量了徐昀一眼當著眾人的麵笑著打趣道:“你們京州大學可是培養出一位了不得的青年天才科學家埃” “這小家夥簡直是個怪物,就是把時間花在解決數學題上太浪費。” 旁邊孫正洪聽到侯盛昌的評價,忍不住接過話茬稍微吐槽了一句。 他認為徐昀在材料領域的天賦是無與倫比的,如果能早點學習材料化學,說不定現在已經帶領材料界實現了重大突破。 常溫超導材料都有了。 主要解決世界數學難題發展的是理論層次,短時間內很難具體應用。 但要投入的時間成本是巨大的。 何況徐昀還解決了兩道。 也就是徐昀天賦足夠出眾,在短時間內讓理論數學邁上一個巨大台階。 否則如張益唐那種半輩子都在研究孿生素數,絕對會是材料界的重大損失。 不過這話雖是對徐昀實力的認可,聽到秦向新耳朵中就有些不舒服了。 當著他這數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的麵拆台可還行。 下秒便扯著嗓子反駁。 “老孫你這話我不認同,小徐連續解決兩道世界數學難題包攬數學三大獎項,他對人類的貢獻可不比材料上的那點成就差。” “沒有理論哪來的應用。” 說最後一句話時,還不忘看著孫正洪。 兩人的辯論仿佛是打開了話匣子,使得許崇興也按耐不住發言。 “照我說當初直接來我們物院就沒事了。”語氣中仿佛充滿了遺憾。 將幾位學界泰鬥的爭論聽進耳中,徐昀也可謂是哭笑不得不知該說什麼好,畢竟以他們的身份和權威性向著誰都不好。 最終還是侯盛昌笑著打了個圓常 “小徐可是全能型人才,你們京大有這樣一位年輕的天才科學家,平時恐怕都沒少偷著樂吧。” “這個……” 似乎被侯盛昌戳中要害,幾人頓時有些尷尬。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學術界除了靠論文學術成果揚名,到了孫正洪秦向新他這個年紀則是看誰的學生優秀。 尤其高校之間的競爭更是激烈。 京州大學出了徐昀,平時他們去其他高校參加交流活動時自然是經常掛在嘴邊。 這點連箐華帝都大學都比不了。 眼看半天還沒進入正題,坐那喝完茶的吳仲平終於舍得開口插話。 “行了。” “侯院長這次過來是有正事,你們就彆喧賓奪主了。” 徐昀聽到這句話也頓時來了興趣,轉過視線看向侯盛昌主動詢問:“不知道侯院長找我是有什麼事,隻要是學生力所能及的肯定全力以赴。”率先向對方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能讓科學院的院長親自前來,除了和項目有關他想不到其他事。 真是這樣的話,麵對重點項目肯定要參加。 果然。 侯盛昌聞言臉上頓時堆滿笑容。 很是欣慰。 “作為最年輕的天才科學家還能有這種覺悟,實在是國家的幸事埃” 伸手拍了拍徐昀的肩膀稱讚了句,然後才詳細講述此行的目的。 “你們吳校長說的不錯,我這次確實有正事,並且是為了你專門從帝都過來。” “新型高端光刻膠被證實,算是填補了我們這方麵的空白不用再繼續投入過多的資源進行研發,目前擺在我們麵前的難題是極紫外高端光刻機,以及相配套的整個高端芯片製造設備。” “我們接下來必須要攻克這項難題。” 隨著侯盛昌的話音落下,大家也不由得陷入沉默。 國產新型高端光刻膠的出現,雖說成功調動了公眾的信心和激情。 實際效果卻是有限。 治標不治本。 他們作為科學界權威人員,對目前真正的局麵再清楚不過。 不單單是高端光刻膠和光刻機,整個相關產業鏈設備現在都無法從外麵購買到。 要知道整個供應鏈由大量不同的公司組成,且都掌握各自技術專利。 想全部國產化,其難度可想而知。 徐昀很清楚他剛偶然解決高端光刻膠 光刻膠問題,侯盛昌便找上門來邀請他參加項目,必然會和光刻機高端芯片製造領域相關。 現在看來確實如此。 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就沒必要賣關子,直來直去往往更具有效率。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昀當即追問道:“侯院長想要讓我研發國產極紫外高端光刻機?” “基本是這個意思。” “經過研究決定院裡準備把研究光刻膠的資源抽調出來用於光刻機研發,除了更多的資金支持外大部分高校都會參與進來保證供應鏈的完整。” “院裡準備特聘你為研究員,前往科學院光電研究所負責極紫外光刻機項目。” 將侯盛昌的話悉數聽進耳朵,徐昀基本對事態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 由各高校負責高端芯片製造的各項供應鏈設備或者技術的研發,他主要負責解決極紫外光刻機,這樣加上高端光刻膠便能實現整個產業鏈國產化,徹底在半導體行業翻身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解決高端芯片製造問題迫在眉睫,無論會不會生成出任務他都沒理由拒絕。 這是作為純粹科研工作者應儘的職責。 另外對於高端光刻機的研發他並不擔心,除了其中包含的各項學科知識他都擅長,他眼下還有著充足的積分和剩餘長達八個小時的大腦超頻時間。 想來足以在難題上找到解決方案。 而正當他想著這些時,對麵的侯盛昌則擔心他是有什麼顧慮才遲遲沒有開口答應下來。 於是隨即又補充道:“如果你能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極紫外光刻機的話,院裡可以提前給你院士身份。” “不到三十歲的科學院院士,全國獨一份哦。” “我想你也應該知道,以你現在的成就雖然評選院士隻是時間問題,但不到三十歲的院士可和四十歲的院士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徐昀著實沒想到侯盛昌還給了他這麼大驚喜,居然連院士籌碼都開了出來。 正如對方說的這樣,他評選院士確實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可能出現任何狗血的變故。 可按照正常評選規定,這個時間肯定還早。 如果真能走特殊渠道提前獲得院士身份,他自然是比較樂意的。 況且他本來就沒打算拒絕。 到了這個時候徐昀便也不再繼續耽擱,連忙開口表明自己的態度。 “侯院長放心吧。” “我最喜歡的就是挑戰有難度的項目,這能讓我更迅速的成長。” “光電技術研究所我會去的。” 講到這裡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點小要求。 “不過項目負責人的職位我恐怕無法勝任,還是交給原來的項目負責人吧。” 他深知這個項目的重要程度,恐怕到時候主要成員全是院士正教授,相比擔任負責人給他們安排任務解決遇到的難題,還不如當一名普通項目成員。 隻是在這件事上侯盛昌堅持了自己的觀點。 “你倒也不用有什麼心理負擔,論年齡你更年輕能做的事情也比那幫老家夥多,資曆方麵誰能有你攻克的重大技術多。” “項目更換上一位年輕負責人,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侯盛昌把話說到這種程度,徐昀哪裡好意思拒絕。 說起來他還沒有擔任過這種重大項目負責人。 壓力即代表著動力。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昀隻得表示同意。 “我明白了侯院長,我會儘最大能力帶領團隊完成此項目的。” “這就好。” “寬慰的話我就不說了,總之我相信你,我期待著首台國產高端光刻機交付使用的那天。”侯盛昌臉上堆出笑容總算鬆了口氣。 徐昀能解決世界數學難題,研發出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推動傳統鋰電池革命,已經真正證明了他的強大實力,加上還有新型光刻膠這個例子,相信光刻機的項目斷不會讓人失望。 作為科學院院長,侯盛昌無疑是個大忙人。 比吳仲平還忙的那種。 順利解決徐昀的事情,自然不會選擇在這裡太長時間的逗留。 緊接著又給徐昀安排了幾句,讓其抽時間儘快動身前往光電技術研究所,便匆匆離開京州大學返回帝都。 不多時當辦公室內隻剩下吳仲平許崇興以及孫正洪秦向新他們四個,他們的目光也全部集中在了徐昀身上仔細打量著。 像這種級彆的重點項目,他們哪怕身為院士也不容易擔任項目負責人。 偏偏徐昀不到三十除了是正教授外,現在還多了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的身份。 實在是讓人止不住羨慕。 此刻徐昀迎上幾人那略顯炙熱的目光,心裡也不由得有些發毛。 下意識問了句。 “那個我臉上是有什麼東西嗎?” 可惜幾人並沒有開口回答,嘴上笑著感慨兩句同樣相繼起身朝辦公室外麵走去。 “我年輕的時候怎麼就這麼笨,好像三十多歲才成為副研究員。” “真叫人羨慕埃” “咱們學校要是能出一位不到三十的院士,師資力量排名恐怕不比箐華差了。” 將這幾句話聽進耳朵裡,徐昀則是哭笑不得。 他也沒出去送送他們,轉身回到自己座位仔細盤算著這件事。 科學院的職稱評定和高校不同,按照規定副研究員基本等於副教授。 他這特聘研究員也算符合身份。 再往上便是院士。 屆時也會晉升為一級教授。 科學院的光電技術研究所位於錦城,此次前去負責項目也算是出趟長差。 好在公司方麵的事情不需要他過多操心,有事情也能遠程解決。 家裡有陳詩禾陪伴母親,倒也不會覺得無聊。 倒是要孩子的計劃需要儘可能提前,除了能讓母親多份精神支柱外,在現在的年齡段也不會對陳詩禾的身體造成太大負擔。 否則過了三十就要成高齡產婦。 其實陳詩禾和母親雖未明說,但平時都表現出了想要孩子的意思。 所以趁著去錦城前,這件事可以好好安排下。 大致考慮清楚後幾天的事情,徐昀並沒有選擇繼續待在辦公室,而是返回家裡準備先告知家裡人一聲。 …… …… 抽調光刻膠項目的資源,聯合各大高校共同參與國產高端芯片製造產業鏈的研發。 由徐昀掛帥擔任極紫外光刻機項目負責人。 連串的變動消息,足可以說是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特大新聞。 極有可能帶來半導體行業的變革。 主要徐昀每接觸一個項目,都會導致所屬領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比如電池行業以及人工智能領域。 現在徐昀終於涉足光刻機,對於牢牢占據著全球絕大多數份額的公司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國內網友這邊則完全不同,當相關消息由官方報道出來後紛紛激動不已。 很早便有不少人希望徐昀能解決光刻機問題,但由於涉及的技術實在太過龐大,更多人對徐昀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可隨著徐昀不斷創造出奇跡,如今又成功合成出新型高端光刻膠,儼然已經到了時機最成熟的時候。 網友們的狀態堪稱是種狂熱。 哪怕有人提出了較為保守的觀點,認為就算徐昀參與也不可能百分百解決高端芯片製造問題,結果評論剛發出來便被蓋過去。 “終於等到這天了,有徐教授負責光刻機的研發,肯定能做出成果。” “早該如此。” “看來這次是鐵了心要把高端光刻機搞出來,這個陣仗著實不校” “相信徐神。” “能夠直接讓徐教授負責此重大項目,說明上麵對徐教授很重視,看來可以期待上一手。 “想實現高端芯片製造國產化沒那麼簡單,大家還是彆抱太大希望,真擔心要是到時候徐教授未能完成此項目會發生什麼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