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馳本來就是優秀的戰士班長,在最初的震驚逐漸平複後他很快便愛上了眼前的這個大家夥,熟悉各項功能後操作起來也越發嫻熟,可以說在他生命的前二十幾年裡從未想過會有今天這種事情發生。 毫無疑問這屬於科幻照進現實,完全顛覆了他以前的認知。 與此同時。 李廷波帶領的專家評審團也順利到達京州市。 因為孫正洪也對徐昀的外骨骼裝甲充滿期待,這次會同行前去項目場地。 為此京州大學特意派遣了一輛商務大巴,直接載著他們前往軍隊。 …… “這還是頭次有這麼多專家到我這來呢,老孫你也過來了埃” 大巴到達目的地停穩,於宏達主動上前迎接並熱情的打起招呼,在人群中看到老熟人孫正洪後還不忘笑著調侃了句。 軍隊這種地方封閉性十足,平時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外人進來。 可這回卻直接來了十幾個人,關鍵還都是國內有頭有臉的權威專家。 不誇張的講眼下這幕,放眼全國都非常少見。 而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全是因為徐昀把自己的傑青項目放在了這裡。 孫正洪和於宏達是老熟人,雖說周圍還有很多人但也沒啥放不開的地方,臉上堆著笑容邁步走過去便出聲回應起來。 “徐昀好歹是我們京大的教授,這可是他首次獨自負責重點項目,我肯定要過來親眼見證這曆史時刻。” “孫院士看來對徐教授很有信心。”旁邊的葉冬泉順耳聽到這兩句話,沒等於宏達開口下意識接了句:“不知道最終結果能否配上這份信任。” 他和孔江從開始便認為徐昀獨自負責項目的決定有些胡鬨意味。 根本不可能做出什麼實質性的成果。 正因如此先前才會反對項目通過,擔心會白白浪費經費。 儘管李廷波還是通過了項目,但直到此刻他們依舊不看好徐昀的外骨骼裝甲。 孫正洪是首個知道徐昀項目方向的人,也清楚徐昀打算獨自進行此項目。 他願意利用自己的關係和李廷波打招呼,便說明他對徐昀是相信的,他認為這次徐昀要求專家組對項目成果驗收是已經做足準備的。 講葉冬泉的話聽進耳朵,他臉上笑容不減,轉過身直視對方。 “葉教授遠在帝都,可能對我們京大這位天才的情況了解的不是很清楚。” “當初也有很多人不相信他能解決數學難題,但結果卻是他創造了奇跡,最終以二十幾歲的年齡獲得數學界裡的三大權威獎項。” “他用幾年時間達到了無數數學學者終生都想追求的高度。” “孫院士是想說這次他同樣會創造奇跡?”葉冬泉聽出話語裡的意思脫口問道。 對此孫正洪並沒有繼續回答,畢竟他已經是科學院院士又非自然科學基金成員,確實不需要滿足一位教授的全部問題。 葉冬泉看到孫正洪轉頭繼續和於宏達交流,儘管有些吃癟卻也要保持微笑。 倒是和他持有相同觀點的孔江,這個時候突然開口詢問了句。 “我們最年輕的徐教授怎麼沒看到,可是他主動申請的項目成果驗收。” “小徐應該在為驗收做準備吧。”於宏達主動接過話茬替徐昀打了句圓常 礙於於宏達的身份,孔江聽到這句話自然不會在多說什麼。 將大家談話的內容聽在耳中,李廷波總算不再沉默重新把話題引到正事上。 “於指揮。” “就請您派人領我們過去吧。” 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驗收徐昀的項目成果,無論是否通過程序總是要走的。 “說起來怕你們不相信,這麼長時間除了有戰士每天給小徐送飯外,我都沒有去過他的工作環境,今天就讓我親自帶你們過去吧。” 於宏達笑著說完這番話,然後主動走在前麵帶路。 能看出他此刻也頗為好奇。 作為指揮官他平時有很多事要處理,肯定沒法時刻關注徐昀的項目進展。 何況先前徐昀說過項目成果會優先給他們裝備,確實不需要太關注。 這也是為了防止給徐昀帶來壓力,畢竟不是誰都有能力獨自完成一項重點項目的。 但該說不說得知徐昀僅用五個月便完成項目,且主動申請對成果驗收,他得知這個消息時心裡感到非常的驚訝不敢相信。 回想幾個月前徐昀剛提起這件事時,他還持有非常大的懷疑態度。 沒料到徐昀最終半年時間都沒花完。 在這種難以想象的情況下,他自然也想看看徐昀用五個月搞出來的動力外骨骼究竟什麼樣。 加上於宏達的警衛人員,他們一行約莫二十個人走在軍區道路上。 雖然這種情況非常少見,不過對於戰士們來說並不足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大家依舊進行著各自的訓練,除了路過時敬禮外就像是沒看到似的。 眾人差不多走了十幾分鐘的時間,終於來到徐昀項目所在的廠房外麵。 徐昀一直在廠房內幫助崔馳熟悉操作,從監控畫麵中看到那麼多熟悉的身影後,連忙從廠房裡麵走了出來並主動打起招呼。 “李主任。” “孫院士和於指揮您們也來了。” “我可是特意過來見證曆史的,你小子應該不會讓我失望給京大丟臉吧?”孫正洪看到徐昀率先開口,話語中滿是調侃的意味。 “放心吧孫院士,隻是等下希望你們彆太吃驚。” 徐昀將目光放到孫正洪身上,嘴角微微上揚同樣賣了個關子。 而這句話無疑是把孫正洪的好奇徹底勾了起來,對徐昀的成品越發感興趣。 “能讓我吃驚的東西可不多。” 孫正洪說的這句話可是一點不假,作為材料領域的科學院院士,他的見識和閱曆肯定不是普通教授能夠相提並論的,能夠讓他感到非常吃驚確實比較困難,何況徐昀研究的項目又不是多新奇。 國內研究無動力外骨骼的項目並不少,儘管徐昀選擇的方向是有動力的,但想著應該沒有太大區彆。 “還是趕緊開始吧。” 葉冬泉顯然沒有太高的耐心,沒等徐昀聊幾句便出聲催促起來。 話音剛落旁邊的孔江也開口附和:“徐教授昨天發布的視頻我看了,該不會你是想用那隻機器狗代替外骨骼裝甲項目吧。” “我在視頻裡應該說的很清楚了,那隻是閒來無聊隨手製作出的小玩意。” 徐昀並不認識葉冬泉和孔江這兩位教授,所以隻是如實回應了句。 而這話傳到孔江耳中自然是越發相信自己的觀點。 項目從通過審批到現在進行驗收,滿打滿算也才過去五個月的時間,如果說徐昀還有閒心製作機器狗這種所謂的小玩意,那他實在想不到餘下的時間內徐昀能製作出什麼樣的軍用外骨骼裝甲。 倒不是說他對徐昀抱有敵意,實在他的學識和閱曆不支持他相信。 事實證明李廷波是非常欣賞徐昀的,在這種時候他主動插話肯定了那隻機器狗的價值。 “徐教授研發的那隻機器狗雖說是小玩意,但卻具有出色的運輸搬運能力。” “或許裡麵包含的技術能夠使用在軍事探測或者月球火星探測上。” 有著李廷波開口發言,葉冬泉和孔江也頓時沒了其他話說。 不過局麵發展成現在這樣,無論如何徐昀都要拿出自己的項目成果。 所以倒也不需要急迫什麼,隻需耐心等待最終的驗收結果出來即可。 徐昀的注意力被李廷波的話吸引過去,他當即主動朝其走了幾步,對剛才的話表示感謝。 “謝謝李主任對笨笨的認 笨笨的認可。” 隨著這句話落下,他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而是繼續開口拋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另外還有一件事想向李主任請教,不知道項目成果驗收的流程和標準是什麼?” 他並不是明知故問,以前項目要麼他隻是參與者不需要過問這些事,要麼是由公司投資的橫向課題,所以他雖知道重點項目會進行成果驗收,但具體的流程和標準不是太清楚。 儘管他對自己的門框機器人裝甲很有信心,但知道這些等會也好專門展示。 李廷波對徐昀的問題並沒有感到意外,聞聲直接開口回答起來。 “針對不同的項目驗收流程也不同,基本就是看成果表現出來的性能和各項數據。” “如果能夠超越現有技術的數據,那麼便是一項非常成功的項目。” 當最後一個字落下後,李廷波也不想過多耽擱,下秒便主動催促了句。 “既然項目評審專家團已經到位,徐教授你就把製作出的外骨骼裝甲拿出來吧,我們會請於指揮派遣戰士穿戴幫助進行各項性能測試。” “好的李主任。” “不過我的外骨骼並不需要穿戴。” 徐昀看向李廷波笑著回應句,然後在對方略顯懵圈的神情下轉過身向廠房內喊道:“接下來可就全看你的了崔班長,讓外骨骼裝甲自己走出來吧。”說完便注視著門口的方向保持沉默。 此刻李廷波確實比較懵逼。 礙於孫正洪的關係他願意相信徐昀不假,可這兩句話是什麼鬼。 不用穿戴的外骨骼? 自己走出來? 無論怎麼聯想也無法和外骨骼裝甲產生關係,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問號。 同時他對徐昀的這份自信也不免擔心起來,甚至已經在考慮要是項目驗收失敗該如何善後。 徐昀喊出的這兩句話,自然也被周圍其他人聽在耳朵中。 他們和李廷波一樣表示費解。 其中於宏達更是有些出神,因為對於徐昀口中他崔班長他是知道的。 崔馳被安排的任務主要是給徐昀送飯,確保徐昀能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項目研究上。 什麼時候參與到項目驗收了。 他不太理解。 好在大家心裡的這份疑問都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很快他們便感覺到了不對勁。 首先是一陣機械運動的聲音從廠房傳出,然後能明顯感覺到腳底傳來的震動,就像是有什麼重物在撞擊地麵一樣。 這顯然不是外骨骼裝甲能辦到的。 “怎麼回事?” “你們有沒有感覺到地震在震動,好像是從廠房裡麵傳出來的。” 特殊的動靜讓大家神態有些異常,說著紛紛抬起視線死死鎖定門口的位置。 饒是剛才明確表示不會輕易驚訝的孫正洪,此刻臉色也凝重起來。 扭頭看向徐昀時勉強擠出一個笑容:“你小子到底搞了個什麼東西出來?” “它出來了。” 徐昀並沒有回答孫正洪的話,隻是看著廠房入口的位置輕聲吐出這幾個字。 幾乎是隨著他話音落下的瞬間,能看到一具足有兩米多高通體銀灰色的金屬門框出現在大家視線中,並且像人一樣邁動腿部走出來。 哪怕在場眾人都是學界的專家,麵對一具會行走的門框也難免呆滯。 其中葉冬泉和孔江兩位講授,眼睛可以說瞪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程度。 “這是一個金屬門框?” “會走的門框?” 徐昀目光環視一圈將大家的表現看在眼裡,對此感到非常滿意。 而到了這個時候他自然也沒必要賣關子,待大家仔細打量麵前這具門框機器人裝甲時,他清咳了兩聲然後詳細介紹起來。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這樣,外形上它確實像極了最常見的門框,但它也是我研發出來的全新動力軍用外骨骼裝甲機器人。”簡單介紹完自己的項目成果,徐昀特意停頓了幾秒留給大家消化時間,然後才又接下往下麵講門框機器人的功能。 “此機器人采用和人類相同的行走奔跑模式,但全速行進之下速度要比人類快上很多。” “整個門框由多個功能模塊組合,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改裝。” “除了能搭載各種武器模塊外,他的腿部中間還可以快速展開形成防禦牆,麵對普通武器和小型火炮能夠保證後方戰士安全。” 說到這裡後麵的崔馳非常配合的展開防禦牆,且能看到門框機器人腳部往地下打入鋼釘固定。 “這是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塗層材料?”孫正洪看到防禦牆上的淡藍色塗層脫口道。 “沒錯。” “正是因為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腳底打入地下的鋼釘才能確保炮火的衝擊。” 徐昀衝孫正洪點點頭,為其解釋了一句又繼續往下麵介紹。 “操作方麵戰士除了能同步視角遠程操控外,門框機器人還具有多種功能模式。” “可以隨時負責進行安檢,未被記錄在內的陌生人員被發現後會遭受電擊槍的攻擊使其喪失行動能力。” “除了在陸地上作業外,門框機器人的腳部還安裝了螺旋槳能夠在水下行動。” 徐昀用短短半分鐘的時間介紹完門框機器人裝甲的主要功能,說完最後一個字才算停下來留給大家消化這些信息的時間。 能看到大家已經從最初的懷疑和中間的震撼,轉變成現在的驚喜。 幾乎所有人都在撫摸著這具高大的門框機器人,無法想象這竟是徐昀五個月搞出來的。 “外骨骼裝甲還能製作成這樣,簡直不可思議。” “在沒有見到這個大家夥前,恐怕誰也不會相信這是徐教授用五個月製作出來的吧。”這時孔江接過葉冬泉的話茬輕聲低喃,腦海中隻剩下對徐昀的敬佩震撼,先前懷疑的想法早就拋到九霄雲外。 “真是一件藝術品。” 孫正洪並沒有去管其他人的感受,待情緒稍微平複後他重新看向徐昀。 “你小子還真是給了所有人一個大驚喜啊,我承認是你贏了。” 他的閱曆和知識確實很豐富,可麵對這樣一個堪稱完美的大家夥,哪怕強行控製也無法避免情緒上麵的劇烈波動。 被震撼到是肯定的。 “仿生機器人一直是我們的弱項,但徐教授的這個門框機器人裝甲卻成功解決了仿生行走模式,拋開這個大家夥本身,其中所使用的技術也足以讓我們的機器人發展邁向新的台階。” 在徐昀和孫正洪談話時,專家評審團的成員也開始發表自己觀點。 而值得諷刺的是,徐昀發布那個機器狗的視頻後還有很多人認為使用全向輪是因為仿生技術不行,如果看到這具門框機器人不知會有何種反應。 李廷波不愧是辦公室主任,在經曆了疑惑震驚以及發自內心的喜悅後,他很快便恢複了冷靜主動向徐昀拋出自己的疑問。 “徐教授。” “不知道這個門框機器人裝甲的續航怎麼樣?” 可以說李廷波一下子就問到了關鍵,哪怕門框機器人裝甲的功能在強大,如果續航不行很難在實際戰場上發揮出優秀效果。 畢竟總不能一直使用外部供電的方式,那樣反倒顯得雞肋了。 徐昀自然明白李廷波的想法,因此麵對這個問題沒有任何遲疑便開口回答。 “關於續航的問題李主任可以放心,門框機器人每個模塊都有著全固態電池組,在奔跑模式下起碼能持續運行十多個小時。” 對於這個數據李廷波無疑非常滿意,但不知為何他回想起先前徐昀研發出的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全固態電池,總感覺是在為這具門框機器人裝甲的出現進行服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