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機械的魅力 自動化模塊智能機器人顧名思義是由多個智能模塊組合而成,戰士可以通過減少增加或者更換不同功能的模塊,來自行改造自己的機器人外骨骼裝甲,使之在不同作戰環境下發揮出最大優勢。 根據數據模型的設計,機器人主要分為腿部和頭部兩部分。 模塊機器人的行動模式和人一樣利用雙腿行走,且腳部有滑動緩衝帶,能夠起到更好的平衡作用。 腿上雙軸均可進行一定幅度的轉動,自動適配不同地形的需要。 如果在執行任務時,機器人可以通過降低重心開啟奔跑模式,速度要比普通人類快得多。 另外腳底設計的有隱藏螺旋槳,因此哪怕在水中也不影響行動。 至於頭部則搭配智能雷達掃描組件。 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加裝機槍電擊槍等武器模塊。 防禦方麵則是在兩腿中央快速形成防禦牆,搭配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塗層材料,可以確保防禦牆後麵的戰士安全。 每個模塊內設置電池空間。 憑借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基本能滿足機器人的正常作戰行動,再不濟還可以直接插入電源線以能源車的方式跟隨提供能量。 而正是因為這些功能的緣故,使得機器人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門框。 但論實戰價值的話,除了不能像普通外骨骼裝甲那樣穿戴在身上,絕對是最強大的單兵作戰裝備。 “電池模組數據已經傳給了電池實驗室那邊,讓他們定製電池形狀和大小,雷達模塊也聯係了帝都大學的激光雷達聯合實驗室,這兩塊都不需要擔心什麼。”徐昀再三確定模型沒有問題,便開始具體規劃起接下來要進行的內容:“那麼就先進行腿部功能的製造吧。” 做好清晰的規劃徐昀起身離開座位,穿戴好防護工服向車床走去。 機器人裝甲的主體結構采用某種新型合金,算是孫正洪他們項目的最新成果。 如果不是有孫正洪這個渠道,目前想在市麵上采購到根本不可能。 搭配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塗層材料,基本能夠滿足機器人裝甲的強度需求。 伴隨機器設備運轉的聲音響起,徐昀幾乎用不到專注便沉浸其中。 不過讓他頗為意外的是,才剛持續了大約兩分鐘的時間卻見麵板突然浮現。 顯示出新生成的任務。 —— 任務:機械的魅力 要求:累計在當前操作環境中工作一百五十天,每天不少於五個小時。 進度:0/150 獎勵:積分200。隨機獎勵一次。 隨著麵板上的信息映入眼球,徐昀眉頭有些微皺。 “能生成任務倒是值得高興,不過這要求顯然是不想我太早完成項目埃” 心中暗自想到什麼,自顧自低喃了兩句。 眼下所有準備工作都已經到位,並且還有激光雷達聯合實驗室以及固態電池實驗室提供支持,儘管他在李廷波那裡保證的是半年完成,但實際操作起來恐怕用不了幾個月便可以正式進入到實測階段。 隻是現在有了這項任務,他最少也要在這裡工作上五個月才行。 這次任務的獎勵明顯是以積分為主,雖說他很久沒有抽取過隨機獎勵,卻也不會選擇放棄完成任務。 畢竟他現在還有八個小時的大腦超頻時間,積分充足才能不用顧及的開啟大腦超頻。 放眼整個科學界,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很多科技沒法實現。 既然自身擁有破解的可能,自然要看一看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後的場景。 根據著名天文學家卡爾達舍夫的理論,他將文明分為三個級彆。 分彆代表著文明能利用行星恒星以及星係能量。 目前人類能使用的能量為太陽給予地球的太陽能和地球上的化石能源。 確切來說人類甚至還未進入一級文明。 對於將追求真理作為目標的徐昀,內心深處向往的無疑是星辰大海。 如果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人類發展至一級甚至二級文明便沒有遺憾。 “算了。” “還是想走一步看一步吧。” 思維運轉了片刻,徐昀最終吐出這句話,然後隱藏麵板繼續工作。 他並不打算為了完成任務故意放慢工作進度。 反正任務要求是在這裡工作五個月,又沒對具體工作內容進行限製。 到時候就算機器人裝甲提前完成,他還可以搞些小東西把時間湊夠,總之權當做沒有這項任務按照自己的節奏正常進行即可。 …… 時間就像是頭倔驢,跑起來就不停。 很快一個月過去,徐昀可以說是夢回高中生活,幾乎沒有離開過。 每天睡醒和平時一樣鍛煉完,便泡在廠房內製造機器人裝甲。 另外可能是於宏達特意交代的緣故,除了班長崔馳過來送飯外其他人並不會來這裡。 倒是期間陳詩禾來軍隊探望幾次,兩人聊了些公司上的事情。 “幫我抬到那邊去,和那根放在一起就行。” 2019年9月12日,上午操作台上徐昀指揮著崔馳協助轉運材料。 平時崔馳過來送飯,都會主動詢問有沒有需要他幫忙的地方。 加上他從不過問任何東西,徐昀倒也樂得請他幫忙減輕自己的體力勞動。 主要對於不是這個領域的外行人,很難和對方解釋那些設備以及零部件的作用,如果在工作的時候經常被詢問問題的話,那麼反倒會影響到自己的效率,不利於項目的正常進展。 起碼在這件事上,崔馳做的很不錯。 “徐教授。” “還有我需要幫忙的地方嗎?” 崔馳按照要求將材料放好,抬起視線看向徐昀再次開口確認了句。 “已經沒事了,今天真是太謝謝你了崔班長。” 徐昀聞言連忙開口回答,過程中臉上始終堆著笑容釋放善意。 看到用不著自己崔馳倒也未過多逗留,露出憨厚笑容當即表示道:“沒事的話那我就先歸隊去訓練了,有事你隨時去操場喊我。”說完不等徐昀回答便轉身快速向外麵小跑出去。 望著崔馳的背影直到徹底從視線中消失,徐昀這才笑著收回目光。 將視線轉移到旁邊操作台上,能看到兩根呈現出銀灰色的機械腿部,兩米多的高度加上相隔距離,簡直像極了堂屋大門的門框。 這兩根腿部模組正是他這段時間的傑作,目前已經對行動驅軸測試完畢。 可以保證機器人裝甲行進時的穩定,且能夠勝任各種不同的地形環境。 不過兩腿中間快速出現的防禦牆暫未安裝,仍需要段時間才能徹底完成腿部模組。 另外各模塊需要的全固態電池,公司固態電池實驗室那邊正全速製作。 主要萬曉勇和盧毅兩個人要幫助寧徳他們改造固態電池生產線,目前能待在實驗室裡的時間有限,單靠新招聘加入實驗室的新人,效率方麵難免會稍微慢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好在電池的影響不是很大,隻需要在進行整體測試時不影響安裝。 還有便是機器人裝甲的頭部雷達模組。 因為徐昀設計的這款機器人裝甲,包括戰士遠程操作和功能操作兩種模式。 其中功能操作有著安檢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機器人裝甲能通過腳底的鋼釘來和地麵固定充當安檢,對經過的人員進行身份掃描和確認並攻擊存在問題的不明身份人員。 要實現這項功能保證效果,頭部的雷達模組起到著至關重要作用。 幸好先前他協助帝都大學聯合實驗室的項目,已經讓國產固態雷達 固態雷達實現技術升級。 等帝都大學實驗室那邊完成定製的雷達,屆時安裝在頭部組件就行。 “以現在項目的進度,倒是比預想的還快了點。” 這時徐昀回到電腦麵前看了眼進展,稍微在腦海中分析下自語般低喃了句。 從現在完成速度來看,最多四個月他便能製作出這具門框樣式的機器人動力外骨骼裝甲,也就是說屆時他還要找點其他事乾。 念頭剛停留在這裡,徐昀突然注意到旁邊扣在桌子上的手機震動起來。 他進行新項目的研究相熟的人都知道,所以不會貿然給他打電話。 事實上這些天他也沒接聽過電話,就連陳詩禾過來也是崔馳跑過來通知的。 “誰會這時候給我打電話?” 腦海中略顯詫異下,他伸手將桌麵上的手機拿起。 屏幕中的備注姓名赫然是秦向新秦院長。 想到秦向新這時候給自己打電話,可能是數學高等研究院內的事,他當即滑動屏幕選擇了接聽。 “秦院長。” 他這邊剛在話筒裡打了聲招呼,便聽秦向新那熟悉的聲音傳出。 “我知道你時間寶貴,這次就長話短說,高教社杯評委會想邀請你參加這屆賽區的評委。” “今年賽區答辯地點定在了我們京大,倒也不用你來回折騰。” “當然究竟要不要參加全看你的決定,畢竟項目的事是最重要的。” 聽完秦向新這番話,徐昀頓時反應過來每年一屆的高教社杯數學建模競賽又開始了。 對於高教社杯他肯定不陌生,當初他和計院的朱立言和鄭瑜超參加。 可是成功拿下最高獎項。 如今獎杯都還在數學係榮譽室展覽呢。 按照高教社杯的流程,參賽小組成員的成績有希望評選國獎會首先進行賽區答辯,然後由評委推送到帝都那邊進行專家麵試。 後者需要前往帝都擔任評委。 若如秦向新所說今年的高教社杯賽區麵試放在京州大學進行,他抽時間擔任下評委倒也沒啥問題。 上次他參加高教社杯還是以學生的身份被麵試,這次已然成為教授麵試彆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種新奇體驗。 還有他也能猜出秦向新的想法,畢竟他在國際數學界上的地位都有目共睹,眼下自己的學校舉行高教社杯數學建模賽區麵試,他不出現參加的確實不太合適。 雖說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地位,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決定不用擔心後果。 但學術研究也離不開人情世故,這點在海外同樣無法避免。 想著眼下帝都大學激光雷達聯合實驗室那邊還未完成定製的雷達模組,暫時也沒辦法進行機器人裝甲頭部模塊的製作。 出去順便透下氣換個心情倒也不錯。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昀便不再遲疑果斷回答:“有秦院長您主動邀請,我肯定要去參加了。” 幾乎是話音剛落,話筒中便傳出秦向新的笑聲。 “那好。” “等下我就把你名字加上。” “今天高教社杯剛開始,到賽區麵試還要一段時間你倒不用著急。” 接下來的時間徐昀又寒暄了兩句,然後掛斷電話把這件事放到心上。 說起來這些天他都在忙著製作機器人腿部,對時間方麵不是太過敏感,沒想到今天居然是高教社杯開始的第一天。 “好像之前小婭說要參加高教社杯,不知道能不能在賽區麵試碰到。” 徐昀又想到韓小婭和他提起的這件事,將手機放到桌上自顧自說了句。 他知道韓小婭一直拿他這個表哥當目標,所以捧回高教社杯也是她的追求。 不過韓小婭雖說是保送生,但計算機方麵學習的知識並不多,加上沒有撰寫論文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都要依靠小組成員配合,或許有希望拿到賽區答辯的資格入選國獎,隻是想參加專家麵試捧回高教社杯難度係數絕對不會校 想到距離賽區麵試還要段時間,徐昀接著暫時先將高教社杯的事拋在腦後,繼續按照他先前完成的數據模型完善腿部功能。 …… 與此同時。 京州大學老校區機房內,十多支參加高教社杯數學建模競賽的隊伍,正緊繃著神經進行答題。 “小婭咱們選擇A題真行嗎,我現在都還沒思緒。” 靠窗位置處作為韓小婭舍友的沈夢,麵對此次的競賽題目愁眉苦臉。 原本她並沒有要參加此次競賽的打算,但架不住韓小婭的軟磨硬泡,這才和計院的一位同屆女生組成了三人隊伍成功報名參加。 不過競賽畢竟和平時考試不同,在看到題目和問題後思緒頓時就亂了。 按照分工她們幾人中計院的女生負責成語,沈夢完成數學建模。 韓小婭作為隊長要解決論文問題。 關鍵她們三個人都是同一屆新生,並沒有相關的參賽經驗。 而韓小婭隻能說不愧是徐昀的表妹,在這個時候依舊表現的比較鎮定。 此次題目中她經過分析果斷選擇了A題,題目為高壓油管的壓力控製。 麵對沈夢的擔憂信心不足,她立刻調整策略開口安撫對方施加信心:“我們之前做過相應的題型訓練,這道題目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我來幫你分析題目問題你來進行數學建模。”說著主動對沈夢提供幫助共同分析題目和後麵的問題。 長達三天時間的高教社杯數學建模轉眼結束,儘管過程非常曲折,好在最後韓小婭她們三人順利按時完成了答案提交。 雖說無法確定結果會是怎樣,起碼算是儘了最大的努力。 “總算是結束了,我現在隻想趕緊回去補覺,以後都不想參加這種建模競賽了。” 回去的路上,心理承受力較小的沈夢,想起這三天的經曆便忍不住打顫。 儼然快產生了心理陰影。 倒是旁邊的那位計院女生,頗為滿意的說:“咱們要是能拿個省一等獎就好了。” “我們的目標可是高教社杯獎,我表哥都能拿到我們肯定也行。”韓小婭將兩位隊友的話聽進耳朵,做了個勝利手勢信心滿滿。 隻不過這話在沈夢她們看來根本不可能,畢竟作為京大的學生誰不知道徐昀的厲害。 “想達到徐教授的水平太困難了,畢竟不是誰都像你表哥那樣變態。”計院女生忍不住接過話茬回應了句,隻是話音剛落便意識到什麼連忙補救:“那個我不是說你表哥變態,我是想說徐教授太妖孽了。” “他的天賦確實很變態。”韓小婭沒等對方說完便親自蓋章。 尤其想到對方已經成了學校的教授,更覺得想追趕希望渺茫。 對此沈夢則在兩人中間拚命點頭。 約摸沉默了幾秒,韓小婭又恢複過來,笑嗬嗬對兩人拋出一句話。 “管他呢。” “夢想還是要有的,至於能不能實現再說。” 各賽區作品評審的工作還是比較繁重的,結果基本都要在十月初進行公布。 好在這個環節並不需要徐昀參與。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流逝,進入十月份後在第二周的時候各賽區開始相繼公布省獎名單,以及獲得賽區答辯資格的小組。 徐昀並沒有主動詢問韓小婭或者學校獲知成績,到達賽區答辯開始的那天,早上便讓公司的司機王朋飛接他前往京州大學。 而參與賽區答辯的評委,除了徐昀和秦向新外,還包括另外幾位省內高校教授。 剛和他們見麵時徐昀態度上非常客氣,表達了對長輩的尊重。 中間有些意外的是,他們有人對他正進行的傑青項目頗為好奇,時不時的詢問上兩句顯得很關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