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再次開啟大腦超頻(1 / 1)

第185章 再次開啟大腦超頻 唐康近距離打量起徐昀,發現對方精神狀態比自己還要好並且沒黑眼圈,加上那濃密的頭發怎麼看都不像是剛熬夜的樣子。 詫異之下他忍不住問道:“你昨天睡了幾個小時?” “四五個小時吧。”徐昀如實回答。 “那為什麼你精神這麼好?” “可能是天賦吧,人和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徐昀嘴角噙著笑意淡淡的說。 而這個回答則讓唐康頓時陷入呆滯。 “睡覺也有天賦?” 本來在他的認知中,所謂的天賦是指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學習的知識,相比普通人往往隻需要稍稍努力便可以確定成就。 但現在徐昀的表現刷新了這份認知。 誰能想到對方在睡覺上也有天賦,不需要睡很長時間就可以恢複精神。 當真是不給普通人留活路。 怪不得昨天晚上直到最後徐昀都沒有要走的意思。 他知道從今以後實驗室頭號勤奮成員的名頭,就要落到徐昀手裡了。 不過他羨慕歸羨慕,心裡卻沒有任何嫉妒仇視。 畢竟這個項目是縱向課題,並且還關乎到被海外卡脖子的技術,上麵是有特定要求的。 必須在時限內做出成果,儘快讓國產激光雷達技術領先國際才行。 如此項目組裡的人表現越優秀,項目早日完成的概率又大些。 伴隨思維快速運轉,最終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話。 “真是讓人羨慕啊1 丟下這句話唐康也不再多說什麼,隻是返回自己位置的時候總覺得有些落寞。 接下來的時間其他人也都相繼過來。 繼續昨天的工作。 直到一道高興的中年男子聲音傳來,徐昀這才放下書籍趕緊起身。 剛抬起視線便看見一道頭發銀白目光深邃的身影。 雖年齡估摸著和唐延山差不多,但從步伐來看身體應該是比較健壯,估計和秦向新一樣都喜歡健身。 隨著對方朝他走過來,徐昀注意到工作證上的名字後連忙打招呼。 “潘院士好。” 潘文軍駐足上下打量了徐昀一眼,絲毫沒有掩飾臉上那快溢出來的喜色。 “你就是徐昀吧,瞅著京大出了個數學天才,今天總算是把人拐來了。” “老湯向我推薦伱的時候,我還擔心京大那邊會不舍的放人呢。” 徐昀聽到潘文軍這句話倒是有些意外,接過話茬下意識問了句。 “是湯院長推薦的我?” 剛從吳仲平那裡知道這件事時,他就在想帝都大學的項目為什麼會突然找到自己。 敢情是湯穀聰當了這個中間人。 “老湯對你可是非常喜歡啊,我們倆一起喝茶沒少聽他念叨。” 潘文軍和徐昀說著這些趣事,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湯穀聰的影響,完全沒有拿他當外人。 而想到湯穀聰,徐昀記得對方經常線下過來催更。 現在他人來到了帝都大學,隻怕催更強度隻會變得更頻繁。 “看來往後要躲著點了。” 想到自己已經不打算專門為拓撲群論寫論文,而是直接嘗試證明拓撲群論,他在心裡暗自嘀咕著。 畢竟這要是湯穀聰過來,還真不好說。 潘文軍倒是沒去思考徐昀在想什麼,邊向自己的辦公室走去邊對徐昀喊道:“你先跟我過來吧,我給你介紹下我們課題目前的具體內容,以及你接下來要負責的工作項目。” “好的潘院士。” 徐昀對此自然是求之不得,點頭回應一聲連忙跟在潘文軍身後。 …… “我們既然要搞國產激光雷達,那技術上肯定要和國際齊頭並進甚至超過對方。” “所以研究傳統的機械激光雷達肯定不適用了。” “經過項目組的探討,我們最終決定選擇以光學相控陣技術為主的固態激光雷達,不過眼下還有很多技術上的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 辦公室內徐昀聽著潘文軍的介紹,神情也逐漸變的凝重起來。 傳統的機械激光雷達主要有光電二極管,反射鏡和激光發射裝置等組成,其中控製反射鏡發射角度的旋轉部件因為結構功能壽命有限。而固態激光雷達結構簡單無需旋轉部件,在尺寸上可以大大壓縮,提高使用壽命並使其成本降低。 加上在允許的角度範圍內可以做到任意指向,且掃描速度快被行業預測為未來發展趨勢。 他昨天晚上看過不少相關書籍,對眼下整體 下整體情況也有所了解。 現階段固態激光雷達不足在於功率密度低,探測距離短無法作為主激光雷達大量使用。 尤其潘文軍提到的光學相控陣,更是需要有極高的加工精度。 還有光柵衍射除了中間明紋外還會行成其他明紋。 這種旁瓣問題會讓激光在最大功率方向以外形成旁瓣分散激光能量。 因此要想研究出躋身國際水平的激光雷達,解決這些問題確實非常困難。 何況這還僅是硬件上的問題,其核心幀間匹配算法以及數據預處理回環檢測,同樣非常重要。 畢竟好的激光雷達一定是軟件和硬件以及算法的耦合。 再對項目整體有了一個清晰認知後,徐昀心裡也明白這次的進階任務難度有多大。 想在四個月內的時間完成,緊靠埋頭研究的話根本沒有希望。 “看來這次想拿到任務獎勵要靠超頻了,也不知道四百多的積分夠不夠使用。”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昀做出了決定,那就是通過開啟大腦超頻來解決問題,保證自己能夠獲得那份自動化智能模塊機器人圖紙。 說起來他也有較長一段時間沒有開啟超頻,積攢下來的積分和能量膠囊,想必能夠滿足需求。 要知道他各項能力以及腦力提升後,麵對這種難題消耗的積分數量會下降很多。 不過為確保不出現意外,他還是要等把固態激光雷達涉及的知識全部掌握後再開啟大腦超頻解決,這樣僅有兩顆能量膠囊也足以支撐他找到方法。 正當徐昀暗自思索著這些時,思緒又被潘文軍的聲音打斷。 “我聽你們校長說你在算法上也很有天賦,去年還開發出準確率接近百分之百的智能輔助診斷係統,所以除了數學模型外我打算把SLAM激光的算法研究也交給你去解決。” “沒問題,保證完成任務。”徐昀果斷答應下來。 “好埃” “有你這位天才加入,相信項目一定會圓滿成功。”聽到徐昀的回答潘文軍滿臉高興,說著還不忘走過來鼓勵式在肩膀上拍了下。 “那我先出去忙了。” 徐昀沒打算繼續在潘文軍這裡逗留,說完便作勢回實驗室著實開始工作。 “你去吧,等下我讓人和你對接,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過來問我。”潘文軍擺擺手笑著說。 從潘文軍辦公室出來,沒多久便有一位師姐過來和他對接算法相關工作。 對方可能是因為在算法的研究上遇到了問題,得知徐昀要接手表現的非常開心,臨走時還特意提到有事可以找她。 值得一提的是,徐昀並沒有接著對方的算法去繼續研究構建。 而是更換了一種新的算法。 先不說對方的東西的確滿足不了雷達要求,那點進度還不如他推倒重來。 隨著徐昀正式參與項目,在帝都大學的生活也很快步入正軌。 除了憑借自己的實力優化算法外,便是學習掌握激光雷達其他相關知識。 遇到存疑的地方還會去找潘文軍以及另外兩位教授進行請教。 對此其他人倒也樂意看到這種情況,起碼徐昀沒有因為自己在數學上做出的成就,表現出自大盲目自信能不好的情況。 再說隻有對激光雷達掌握全麵,才能更好研發出適配的算法。 還有便是為了達到最大效率,徐昀幾乎每天都使用了深度睡眠時間,以至於輕鬆頂替了唐康成為整個聯合實驗室最勤奮的人。 起初唐康還不相信徐昀這種作息能長時間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結果半個月的時間過去後,徐昀依舊連個黑眼圈都沒有。 這讓他徹底相信,徐昀在睡覺上也是有天賦的。 期間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徐昀也沒停下,奈何始終欠缺點靈感無法推進。 倒是偶爾和陳詩禾聊會視頻,讓他緊繃的精神放鬆不少。 就這樣。 時間很快來到四月份,在將近一個月的爆肝下,他開發的幀間匹配算法初具雛形。 最關鍵的是激光雷達涉及的知識全部掌握。 甚至不誇張的講,現在讓他獨自製作一台激光雷達設備都沒有問題。 無非是有些粗糙,技術上無法和國際相比。 “以我現在對激光雷達技術的掌握,開啟大腦超頻應該能輕鬆找到技術突破的方法,能不能順利拿到任務獎勵就看這次了。” 晚上激光雷達聯合實驗室內,此刻其他人都已經返回宿舍休息,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今天就開啟大腦超頻攻克現階段的問題。 隨著話音落下,他的手心中頓時出現兩枚很像是液體維生素的能量膠囊。 下秒沒有任何遲疑果斷丟到嘴裡咬破,當略帶有苦味的液體滑入喉嚨,立刻消耗剩餘積分開啟大腦超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