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智能醫學研究實驗室 “徐總真是年輕有為啊,你開發的這款智能輔助診斷係統可是貨真價實推動了醫學發展。”薛連軍到達深度科技相互介紹完身份,屁股剛坐在會客室沙發上便開始和徐昀客套起來:“甚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我們和海外品牌硬件上的差距。” 徐昀早就知道薛連軍的行程,心裡也有意和聯映醫療達成合作。 今天便特意到公司來了一趟。 親自接待聯映眾人。 將幾人暫時安置到會客室,聽著薛連軍的稱讚,同樣回敬了句。 “我們團隊隻是剛取得些許成果而已,國產醫療設備的崛起還要靠薛總。” “關於這點始終是我們的追求。”薛連軍微笑點頭。 雖說是常見的商業互吹,但其實雙方講的都沒有錯非常符合實情。 旁邊孟鬆言這會則全程保持著沉默,並沒有開口介入徐昀和薛連軍的對話。 主要當初投資這項課題時他並沒想太多,反正老板發話直接掏錢就行了,後續也基本沒有太過關注課題的進展情況。 可萬萬沒想到這項課題不但在短時間內結題,如今更給公司帶來了這麼大利益。 確實是非常意外的驚喜。 這也讓他明白,隻要是老板參與的研究,那就不可能有失敗的情況。 眼下便是最好的說明。 伴隨兩人簡單交談了幾句,薛連軍率先忍耐不住主動開門見山聊起正事,想要儘快把雙方的合作確定下來省得被競爭對手中途插一腳。 否則以後聯映處境就危險了。 他已經打定主意,這次不把合作搞定的話,就先待在京州市。 “徐總。” “今天我就不拐彎抹角了,我們聯映下麵的CT醫療設備想搭載你們智能輔助診斷係統。” “說起來你們用於測試的那台CT設備就是我們聯映的產品。” 徐昀聽完薛連軍這番話,臉上稍顯意外,沒想到他們和聯映還有這層淵源。 因為當初采購這台CT設備的時候,是以深度科技名義進行的,他確實沒有仔細了解過設備的品牌名字。 不過結果來看兩者還是比較適配的。 不得不說薛連軍開出的合作條件確實不錯,徐昀也找不到什麼理由拒絕。 雖然是五年的技術授權,但之後還能依照設備的銷售情況進行更改價格,反正無論如何深度科技都不會存在吃虧情況。 想到自己還要研究拓撲群論,便索性儘快把事情確定下來然後在走相關流程。 “我沒有意見。” “深度科技可以把技術授權給伱們。” “太好了。” “有這項智能輔助診斷係統的加持,我們聯映和海外品牌爭奪國內市場的底氣又大了。”薛連軍得到徐昀的親口確認毫不掩飾臉上的笑容,仿佛已經腦補出了聯映搶占國內市場的畫麵。 其實這兩天徐昀收到了不少醫療公司邀約,隻是並沒有給他們見麵的機會。 隻能說聯映發布的那篇文章剛好被他看到,認為薛連軍是一個比較有魄力的人,相比其他人多了些許好感而已。 合作如此順利便達成,薛連軍是比較意外的,情緒逐漸平靜後臉上不由得浮現些許尷尬。 原本他都做好了滯留京州的打算,現在直接結束反倒不知該做什麼了。 就在會客室內氛圍逐漸顯得有些詭異時,同樣沒有開口的薑濤總算找到機會,主動和徐昀接起話交談智能診斷係統的事。 “徐總。” “不知道你們的係統有沒有往其它疾病發展?” 隨著話音落下,薛連軍也立刻認識到這個問題背後的關鍵。 沒等徐昀回答便忍不住補充了句。 “如果在其它疾病的智能輔助診斷上也能保持這麼高準確率。” 徐昀知道對方是聯映從海外挖回來的人才,也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眼下他們開發的智能輔助診斷係統雖遠遠領先行業達到了百分百的準確率,可涉及到的領域畢竟隻有肺部疾病這一塊,相比較CT設備對患者的全身檢查確實顯得非常單一。 對於偏遠地區的醫療機構來說,肯定不可能單純為了檢查肺部疾病采購。 但要是對肺部疾病的智能診斷能延續到心臟腦袋甚至血管神經,那麼這款智能輔助診斷設備的競爭力無疑會變得非常大。 而一旦各大醫院積極采購,海外品牌所占據的市場份額自然會讓出來。 當初確定此項課題,是考慮到工作量太大這才選擇了肺部疾玻 &n /> 眼下他們的圖像重建算法和模型都非常成功,接下來肯定要繼續擴大研究成果,投喂其它疾病的CT影像數據進行新的訓練。這樣用不了多久便能讓係統具備多種疾病的診斷能力。 望著薛連軍和薑濤那期盼的眼神,徐昀倒也未轉彎抹角。 下秒便直接講出後續規劃。 “薛董事長放心,按照我們原本的打算是要開發集肺部乳腺腦部以及心血管疾病四合一診斷係統,並且這個過程不會很慢。” “我都有點迫不及待想看到了。”薛連軍雙手微微有些顫抖的說。 儘管在這種場合下他很想保持鎮定,可正是因為身處這個領域中,才明白徐昀口中的四合一智能診斷係統意味著什麼。 實在難以控製內心的興奮和激動。 不過徐昀的話還沒有說完,待薛連軍和薑濤稍微消化下又接著往下講。 “另外我想成立一個智能醫學研究實驗室,專門用於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的研究,不知道薛董事長有沒有興趣參與?” 肺部疾病智能診斷係統是京州大學計算機科學院的橫向課題,如果在此基礎上繼續研究仍掛在計院名下就顯得不太合適了,所以他才想著成立一個實驗室邀請楊寧坤汪波以及曾璐他們加入。 畢竟他們也都快到了畢業階段,剛好趁著這個機會先把工作解決掉。 甚至參與先前課題的其他研究生,如果願意也能到實驗室任職。 薛連軍雖說不清楚徐昀具體是怎麼想的,但也清楚成立實驗室四合一診斷係統的開發肯定會更快,關鍵若今後再有什麼新的技術,肯定會優先使用在聯映醫療設備上不會被競爭對手威脅。 思維快速運轉下,他並未立刻做出決定,而是先將目光不動聲色的投向薑濤。 看到其點頭表示肯定後,這才臉上堆出笑容斬釘截鐵的表態。 “我們聯映當然要參加,推動醫學發展也是我們必須做的事情。” “那就預祝我們成功。” …… 徐昀嘴角微微上揚浮現出笑容,伴隨這句話從口中講出徹底定下這兩件事。 至於接下來的具體執行肯定不需要他負責,交給孟鬆言對接處理就行。 中午在薛連軍的盛情邀約下,他留下來參加了這場慶祝合作成功的宴席,儘管吃完飯便返回了學校並未過多逗留,卻也未影響整個宴席的歡樂氛圍。 孟鬆言辦事無疑是讓人放心的,因為合作已經達成和聯映對接起來倒也順利。 除此之外孟鬆言還在京州市為智能醫學研究實驗室找到了適合的地點。 由於此實驗室雖是兩家公司共同籌建,但實際控製權屬於深度科技,所以聯映醫療方麵並不會參與到實驗室的決策中。 最多派遣相關人員進入實驗室學習,共同加快四合一診斷係統的開發。 期間徐昀也找機會和楊寧坤汪波以及曾璐他們提及了關於實驗室的事,頗讓人意外的是幾人都選擇了加入並未拒絕。 這使得實驗室瞬間便有了核心班底,不是那種有名無實的空殼子。 等內部裝修配置完畢,便可以正式在實驗室內進行智能輔助診斷係統的開發。 對於楊寧坤他們來說,博士畢業後依舊避免不了找工作流程。 並且工作的地點內容薪資待遇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現在直接能進入實驗室工作,從事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展研究,那絕對是非常好的機會求之不得,如此又怎麼可能會不答應。 何況他們也知道徐昀對錢不是多麼看重,在福利待遇方麵隻會高不會低。 就這樣隨著實驗室的事暫時步入正軌,徐昀在學校裡的生活也變得穩定起來,除了待在高等數學研究所辦公室完善拓撲群論,剩下便是去聽田旭生院長關於嵌入式技術的公開課,以及找自己的導師吳仲平請教人工智能方麵的問題。 加上偶爾和陳詩禾一起吃飯在校園閒逛,過得倒也充實愜意。 更讓徐昀畢竟高興的是,他的腦力增加後對拓撲群論的完善迎來重大進展。 基本快要通過最後的論證,然後便能用於對數論中數學難題猜想的證明,隻是相關解析論文他依舊沒有要撰寫的意思。 時間一天天過去,當元旦這天到來,數學界也開始逐漸熱鬨了起來。 大家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徐昀身上,雖抱有的想法不同但都在等待。 因為一月份正是具有權威效應的沃爾夫數學獎獲得者名單公布的時間,而沃爾夫數學獎除了具有終身成就性質外年齡上麵也沒有限製。 由於霍奇猜想的證明,數學界都在關注徐昀能否獲得此獎勵。 國內自然是希望徐昀能夠獲獎為國爭光,但海外不少學者的心態卻是相反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