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這是在浪費天賦(1 / 1)

第172章 這是在浪費天賦 “不知道什麼時候這最後一篇論文才能過稿,編委會的審核效率有點差啊,實在不行真要借助大腦超頻了。” 2017年9月16日,京州市,京大數學高等研究院。 上午徐昀坐在自己獨立辦公室內,旁邊桌麵堆著大量寫滿數學公式符號的草稿紙,那雙明亮的眼眸卻盯著屏幕中正在刷新的人工智能領域核心期刊網頁,嘴裡時不時低喃兩句。 距離上次投稿已經過去一個月,可能是因為核心期刊審核周期長的緣故,至今仍處在審核階段。 主要這篇論文的作者不止他一個人,肯定不能圖審核周期短隨找期刊投稿。 而他另外五篇獨立撰寫的論文,前幾天都已經順利刊登發表。 也就是說隻要現在這篇論文被接受,那麼他便算成功完成了進階任務,可以拿到那項特殊獎勵。 自從上個月智能輔助診斷係統研究正式結題,他去科研室的次數明顯減少。 基本都是楊寧坤他們負責後續優化,為過幾天參加京州市醫學技術大會做準備。 他這段時間忙著架構算法訓練智能模型,相當於更換了一種思維和方式研究數學,因此課題結束後便打算正式著手拓撲群論的完善。 想看看是否能誕生出新的靈感。 畢竟人工智能領域的教材知識他已經學完,剩下便是參與課題鞏固理解。 在沒有合適課題前,肯定要把時間充分利用起來。 研究數學再合適不過。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京大數學高等研究院成員,肯定要推動院裡的數學研究。 和學習代數幾何拓撲學不同,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掌握已有知識 拓撲群論卻不是。 絲毫不誇張的說,他的拓撲群論相當於是在開設新的學科。 兩者之間的難度堪稱天壤之彆。 正因此將近一個月過去,拓撲群論依舊沒有迎來突破性的進展。 持續沉浸在這種狀態下,大腦超頻便再次進入他的想法。 打算開啟大腦超頻徹底解決拓撲群論問題。 隻是想到獲得進階任務的獎勵,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再增加百分之一的大腦開發率,最終還是決定等體驗過獎勵效果後再說。 或許硬件的提升能帶動軟件增幅,以至於想出完善拓撲群論的靈感。 這樣起碼能省不少積分和能量膠囊。 為此最近這段時間他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論文的狀態。 幾乎伴隨著話音落下的瞬間,投稿狀態頁麵終於完成了刷新,顯示出稿件目前的最新情況。 首先是論文的名字。 很長。 “基於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圖像重建算法的智能診斷係統在肺部疾病中的應用。” 可當他的目光落上去,卻被那串英文字母吸引。 因為這串字母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pleted accept” “稿件被成功接受了,審核效率突然變快了嗎?” 暫時壓著心裡的激動,再次刷新確定論文已經通過審核後臉上表情終於被喜悅取代。 根據他先前掌握的情況,這份期刊的平均審核周期要在兩個月以上。 沒想到在自己這裡時間直接砍半。 “對了。” 下秒他突然想到什麼,顧不上把好消息告訴楊寧坤汪波他們,立刻打開眼前的光幕麵板。 “已成功累計發布十篇SCI學術論文,獎勵增加大腦開發率。” 伴隨任務完成的提示信息映入眼簾,徐昀先是感覺到一股異樣的波動出現在腦海,然後便又迅速消失不見仿佛不曾出現。 就像是給電腦升級了顯卡,開機後看似沒有什麼特殊的變化。 但在打遊戲時方能體會到強大的性能。 “先試試再說。” 徐昀對此也沒想太多,接著拿起筆果斷俯身在旁邊草稿紙上繼續演算起來。 當腦力開始高速運轉,他赫然發現自己的反應速度快了很多。 手上的公式還沒有寫出來,思維已經計算到了後麵的步驟及結果。 甚至腦海中還有著相應的數學模型,輔助他進行計算論證。 如果說之前他需要花費半年才能完善出拓撲群論的最優版本,那麼大腦開發率增加後這個時間很有希望縮短到四個月甚至三個月。 效率大幅度增長下,讓他總算有信心不開啟大腦超頻完善出拓撲群論。 就在他打算繼續研究時,突然響起的一陣手機鈴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暫時停下動作隨手從口袋裡掏出手機,隻見來電屏幕上顯示著舍長這兩個字備注。 “老錢怎麼會這個時候給我打電話?” 想到暑假開學後自己還沒有回過宿舍,擔心他們三個人有什麼要緊事,略作遲疑當即接通了電話。 剛把手機放到耳邊,便聽到錢宇東的聲音從聽筒中傳出。 &nb bsp;“徐昀。” “你在學校嗎?” “出事了。” 簡短幾句話讓他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問號,不知道錢宇東說的是什麼事。 “我等下就過去。” 沉聲回應一句,接著便結束通話打算親自回宿舍看看具體情況。 從腦力高速運轉的狀態中脫離出來,他先抬起左手摸了下額頭。 確定溫度沒怎麼升高後,這才關掉電腦拿著手機起身向外麵走去。 人類的大腦也是台精密儀器,遠超常人的運算速度勢必會導致內部溫度升高,幸好現在看來這點提升對他影響不大。 …… …… “有什麼吃的沒有,先給我來點。” 徐昀走進寢室的第一句話不是詢問具體事情,而是向幾人索要食物。 對於出現這種事情,徐昀也表示有些無奈。 從數學高等研究院過來,明明沒有多遠路程,結果他卻感覺到了餓意。 明明才吃完早飯沒多久。 稍微思考了下,他認為應該是腦力運轉速度提升後的緣故。 相比較體力勞動,腦力同樣非常消耗能量。 這也是為什麼開啟大腦超頻需要能量膠囊進行輔助的原因。 現在他的大腦硬件相比普通人有了提升,對能量的需求自然會有所增加。 不過這反倒讓他慶幸,幸虧此次腦力提升的程度不是多大。 否則隻怕以後要成為飯桶了。 “怎麼了徐哥,再忙也不能早飯都不吃埃”理了個短發的趙嶽峰翻出一袋麵包遞過去:“我這裡剛好還有袋麵包沒有吃。” “那我幫你消滅掉。” 徐昀也沒解釋,接過麵包回了句便直接打開。 咬了幾口後才把注意力落在錢宇東身上,詢問剛才電話中的事情。 “還沒問你呢舍長,伱說出什麼事了?” “是關於你的。” “關於我?”徐昀嘴裡嚼著麵包,含糊不清的反問。 這時錢宇東也不再賣關子,主動將自己的手機遞過去提醒了句。 “你還是先自己看看吧,這事不太好說。” 聽完錢宇東的這番話,徐昀的好奇心頓時又增加了許多。 當即接過手機垂下視線查看上麵的內容,想知道錢宇東口中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入眼是一條來自知乎的問題,發帖人不知道是不是用的真實姓名叫龐光。 瀏覽量超過了五十萬。 不過這個問題讓他稍微有些皺眉。 “如何看待數學天才徐昀一月內發表五篇論文?” 順著問題滑動屏幕往下看,最多評論的回答還是這個叫龐光的賬號發的。 粗略掃上一眼,整個內容基本先是肯定了他的數學天賦以及在數學領域做出的成就,但後麵又話鋒一轉指責他不去完善拓撲群論,發表低質量灌水論文還去研究人工智能是浪費天賦。 是的。 對方用了浪費天賦這個詞。 相比他證明霍奇猜想和斐波那契數列存在無窮個素數這兩篇數學年刊論文,新發的幾篇論文在學術價值上確實低了不少。 但徐昀並不認為他的論文是在灌水。 而最不能忍的是,對方居然評價他在人工智能領域不會有太大發展。 應該早點懸崖勒馬,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數學上麵。 暫時按耐住情緒波動,他隨手又點開回答後麵的眾多評論。 “這麼好的天賦不趕緊研究數論,跑去搞什麼人工智能啊1 “數學還是比較吃年輕飯的,現在不多證明幾道難題以後隻會更難。” “這是在灌水嗎,一個月發那麼多論文。” “徐神早點把拓撲群論完善了不好嗎,求求了。” “那五篇論文我都看了,其實內容都挺不錯的,說灌水的過分了。” “人工智能沒前途,早點放棄得了。” “我覺得人工智能領域本就是數學的具體應用,光研究理論數學有什麼用。” …… 將手機上的內容大致看完,徐昀隻想對這個叫龐光的賬號說一句話。 我研究什麼東西和你有毛關係啊! 他可以肯定對方顯然沒看論文的內容,隻是知道他發了五篇論文便上綱上線。 還揚言他在人工智能領域不會有太大發展。 要不是最新的論文剛剛過稿,相信肯定不會有人說出這種話。 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數學,可光研究理論不去具體應用也是不行的。 對於這種人他才懶得搭理,畢竟他現在也是數學界炙手可熱的人物,網上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是討論他的相關話題,真要是每個都進行回應的話恐怕平時連學習的時間都沒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