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肝就完事了(1 / 1)

第170章 肝就完事了 “類似這種項目早就有人開始研究。”吳仲平將手裡的申請書放到桌子上,抬起視線看向麵前的徐昀頗為認真的提醒道:“如果你們不能做到技術上領先的話,大概率是有可能虧本的。” 就在十幾分鐘前,徐昀突然過來並拿出這樣一份課題申報文件。 他著實沒有想到徐昀剛進楊寧坤的課題組,轉頭就來了個難度升級。 雖說先前徐昀撰寫畢業論文時,放棄擅長的代數幾何領域選擇數論作為選題方向。 已經有過這種主動給自己增加難度的例子。 但作為導師肯定要把話都說到。 “我明白。” 徐昀站在辦公桌前,點頭對吳仲平的話表示認可。 隨即又說出自己的打算。 “不過我注冊公司本就是為了提供科研經費,虧點也是正常的。” “況且我對這個項目有信心。” 講話過程中目光始終透露著堅定,顯然已經打定了主意。 是的。 他的提議最終還是打動了楊寧坤,並得到眾人的全票通過。 決定在圖像重建算法的基礎上增加人工智能,打造應用AI加CT影像的智能輔助診斷係統,而整個課題負責眾人也都心照不宣的以他為主。 為此他簡單寫了份申報文件,下午便再次來到吳仲平辦公室。 深度科技的成立並不是要賺多少錢,除了幫助家人滿足物質需求外,最大的使命便是提供科研經費。 對於稍大點的項目來說,需要的經費數字都是非常巨大的。 有時不見得能申請下來足夠的國家經費,且對項目內容也會有硬性要求。 但有深度科技在,他今後無論想進行什麼樣的研究都不用擔心經費。 吳仲平聽完徐昀的回答,略作遲疑最終還是同意了此課題。 他也想看看徐昀離開數學領域,在人工智能方麵能做出什麼樣的成果。 何況人工智能對醫學的應用是近年來熱點板塊,若真有突破性的進展,對國內醫學發展以及京州大學人工智能領域都能起到推動作用,再說這次還不需要學校方麵提供科研經費。 “聽你這麼一說,我反倒開始有些期待了,過程中遇到問題隨時找我。” “就等導師您這句話呢。” 徐昀臉上浮現出憨厚笑容,對這個結果表示滿意。 有校長簽字各項流程自然非常順利,短短兩天時間便讓課題成功步入正軌。 根據京大計算機科學院和深度科技簽訂的橫向課題合同協議,課題掛在計院下麵有深度科技投資,徐昀楊寧坤汪波為課題主要負責人。 課題結束則深度科技擁有專利成果,徐昀楊寧坤汪波可作為作者發表論文。 且課題研究期間,相應薪資補貼獎金均一分不少。 畢竟是自己的公司,直接把孟鬆言喊過來作為公司代表簽訂合同就行。 有吳仲平的支持,中間倒也沒有什麼不合規地方。 …… …… “我這次可是撿了大便宜,能參與這種規格的橫向課題對以後發展很有幫助。” 課題項目科研室內,曾璐看著麵前一些新增加的設備器材由衷感慨,總覺得自己這幾天像是被幸運女神給眷顧了。 本想著是給博士師兄做做數據集,結果直接變成了重點課題的成員。 作為大公司投資的橫向課題,雖說沒有什麼院士教授帶領,可徐昀背後好歹還有個院士導師。 再說徐昀自己的水平就相當於教授。 隻要能做出些成果,那便是給自己的履曆度上了一層金。 關鍵還有薪資補貼和獎金拿。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研究生可和社畜沒區彆,很多跟著導師做項目啥都沒有。 徐昀對曾璐的感慨隻是笑了笑,然後便將目光投向楊寧坤和汪波。 “既然我們要做AI加CT影像智能輔助診斷,憑我們幾個人肯定不夠,接下來恐怕要多招收點人員才行。” “這個簡單。” “就憑咱們課題的待遇,相信會有很多研究生願意參與的。” “再說徐神這個頭銜也很好用。” 麵對徐昀提出的問題,汪波率先開口回答,拍著胸脯將此事保證下來。 倒是楊寧坤眉宇間有些凝重,待汪波話音落下後拋出一個問題。 “徐昀。” “那我們具體先做哪個方向?” 人工智能應用CT影像輔助診斷,可以使用在肺部疾病判斷和眼底疾病篩查以及腦部疾病診斷,甚至在神經係統疾病心血管勾畫靶區等領域,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關鍵作用。 而每個領域往往都需要投喂海量的數據集,才能架構出比較完美的模型。 如果想實現人體全部疾病的智能診 的智能診斷,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最合適的方式是先主攻某項領域,做出成果後再逐漸往其它領域延伸。 這也是目前相關行業研究的主流選擇。 徐昀當然明白楊寧坤的意思,並且這兩天他也特意研究過這點。 因此未多做思考,便講出自己的決定。 “我打算先從肺部CT圖像開始,實現對肺結節的識彆以及肺結核氣胸肺癌等肺部疾病篩查。” 肺結節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肺部疾病,因為肺結節大小和類彆不同,並且還需要確定位置密度和性質,在傳統診斷中極易漏掉較小的肺結節,選擇從肺部著手研究也最能證明技術效果。 另外就是市麵上也有相關的研究公司,能讓患者更容易接受相信。 楊寧坤顯然提前了解過,對於徐昀做出的決定沒有任何異議。 “我同意。” 另外兩人也都集體通過。 接下來的時間徐昀又對具體工作內容進行了安排。 他腦海中的智能圖像複原技術,可以應用到CT圖像的重建中,能保證圖像足夠清晰近乎達到完美。 這樣也能幫助AI模型更好的輔助診斷。 加上包攬所涉及到的數學內容,完成課題挑戰的任務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楊寧坤和汪波則暫時負責對模型訓練,曾璐依舊整理數據集。 後續新加入的成員,則輔助他們進行各種完善。 就在這個時候曾璐卻舉手示意,詢問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們還需要大量患者的肺部CT圖像,以及醫學影像醫生的診斷數據。” 基於深度學習建立的模型,要想保證模型足夠完美優質,詳細嚴謹的數據資料是非常關鍵的,並且還需要足夠多的數量,否則訓練出的模型將有可能出現比較大的誤差率。 其實關於這點,徐昀已經打算聯係京州大學醫學院方麵請他們幫忙。 想著有校長吳仲平這層關係,應該不是多麼麻煩的事情。 曾璐剛好問了出來,他便先簡單回應了句,也好讓大家安心去做手上的事。 “數據問題我會和醫學院那邊商談,總之絕對不會耽誤咱們課題的進展。” “那我就放心了。”曾璐微笑回答。 放眼整個京州大學,徐昀的麵子絕對沒的說,讓其他學院幫忙確實不是什麼問題。 由於按照任務要求,他每天花費在課題上的時間需要五個小時。 接下來的時間便不再耽擱,當即投入到工作狀態中開始架構算法。 畢竟除了課題外,還有六篇論文等著他撰寫呢。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結束一天忙碌的研究後,徐昀在司機的接送下返回帝豪園小區。 母親早已做好了晚飯,在噓寒問暖聲中吃完,徐昀便直接回了房間。 打開電腦坐在屏幕麵前,稍作思考新建了幾個論文文檔。 “用於故障診斷的深度學習分類模型及方法。” “代數幾何綜合的動點問題探究。” “線性方程組在代數幾何中的應用。” “拓撲學中可數集的探討。” “人工智能在人體醫學中的應用綜述。” 以他現在的水平,在擅長領域寫幾篇SCI期刊論文是比較簡單的,畢竟按照任務要求並沒有講清必須是科學院幾區的論文。 如此可操作空間便大了很多。 所以他打算在研究課題的同時進行五篇論文撰寫。 反正寫這種級彆的論文又無需開啟大腦超頻,無非是多肝點時間而已。 至於剩下的一篇論文,自然是給課題留著,畢竟課題結束後他們也是會發表論文的。 儘管這篇論文的作者會有幾個名字,但並不影響任務的判定。 剛好還能給他省不少時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並沒有因為這次論文的任務要求就把拓撲群論完善提上日程。 主要完善拓撲群論實在太耗費時間,如此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任務。 所以還是等到以後再說。 “可惜現在沒有深度睡眠時間,要不然倒也不是太過麻煩的事。” 徐昀盯著屏幕中自己確定的論文方向,稍微輕聲低喃感慨句,隨即雙手立刻放在鍵盤上快速敲寫起來。 對彆人說同時進行五篇論文撰寫想都不敢想,可徐昀因為腦海中存儲的相關知識足夠豐富,從某方麵來說就和照著抄沒多大區彆。 完成隻是時間早晚的事。 但如果有人看到徐昀的這項操作,隻怕眼睛都能驚到地上。 之後一段時間徐昀的生活變得相當規律,基本就是白天構建算法訓練模型,晚上繼續撰寫自己的論文。 要不是上次隨機獎勵沒有抽取到深度睡眠時間,爆肝程度隻怕還要增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