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歡呼一陣後,就一頭紮入了如何在保證顯示質量的前提下,減少靈晶顆粒投放的試驗之中。因為,大家都是明白,靈晶是種修仙道途上,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質。哪怕每塊用量,少到幾乎可以忽略的地步,終究仍是一種損耗,都使大家感到有些肉痛!在經過三天的不停測試下,在一個平方的靈晶顆粒,由三千億顆,測試到隻有二千六百五十多萬顆時,用普通的觀看,都可以獲得極佳的效果。鴻均在聽到彙報後,對最低使用量的結果,稍一算了一下,這不是原來世界中的4K屏麼?那自己初次製作的原屏,能夠達到……嗯,承受多少時間的切換顯示?要不,弄一個測試工具?與測試速度的簡單工具軟件,用哪個呢?鴻均想了一下後,就決定采用切水果,不!以切瘦杆樹為測試對象吧。一念及此的鴻均,就對大家這幾天的努力,表示表揚。然後,話題一轉:“相關發聲的部件,我們已經做好了,存儲設備,需要你們去和錢玉山溝通。如果他們製作好了後,就需要大家開動腦子,去想如何存入,如何提取,怎麼去設計存入與調取速度。”“如何做到在神識不介入的前提下,能夠順利完成這些任務。大家可以考慮靈氣的傳導頻率改變,對後端設備的影響,進行相應陣法的研究。”大家聽完鴻均的作業布置後,就敏銳地察覺到,他或是要進行另一項自己等人無法插手的研究。都紛紛表態,要他放心。所有布置的這些問題,在有指導性的方向指引下,都會逐一完成的。鴻均在看到大家信心百倍的模樣,就欣慰地點了點頭道:“好,這些任務,就交給大家了。希望在我研究出新的小玩意後,這些任務,都會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成果。”大家再次拍胸脯表態,這些全交給他們,保證完成任務。鴻均看到大家三、五成群小聲地溝通交流的場景,就心慰地點了點頭:這批科研狗,總算帶得有模象樣了。放下了心中的感慨之後,就迅速投入砍樹遊戲的設計之中。首先,在腦中架構的是它的規格:一米長,十厘米粗,頭尾粗細一樣。然後,動用神識,把它橫切成一百皮米厚的樹截麵薄片。再在整根樹芯中,假想有一道靈繩穿上它們,使它們保持並在靈氣中設置感應程序。鴻均認真地模擬一下砍樹的整個流程後,就增加了變量,樹的浮現速度,翻轉變形間隙,以及斜切因素。然後,因僅測試的緣故,並沒有配備背景圖。有著動態圖像顯示操作經驗的鴻均,很快就製定了五色靈晶四方靈晶線的激發流程。當鴻均從座位上站起來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測試工作,齊集到他麵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