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第323章 聽君一席話(1 / 1)

從修牛蹄開始 陶良辰 1070 字 1個月前

第323章 聽君一席話 正處於事後勝似佛的狀態,說起來話當然硬氣。 突然“被分手”的艾瑪,聽完有點不爽。 不過兩人之間的關係,從一開始就不正常,倒也沒什麼無法接受的,隻能說早就有所預料。 她不僅點頭讚同,還提議再畫一次完美的句號。 對於這種要求,蘇瑞實在難以拒絕,於是又在按摩浴缸裡,陪她打了場水仗…… 從艾瑪家離開之後。 蘇瑞的腳步有點虛浮,讓保鏢幫忙開車,坐車前往位於羅迪歐大道附近的一家畫廊。 書房裡的環境有點看膩了,打算買幅作品,替換掉原本掛在牆上的油畫。 想買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少,難得產生些出門購物的念頭,這次蘇瑞沒讓藝術品采購經紀人代勞。 到達名為高古軒的畫廊時候,意外看見路邊有人正在采訪。 跟其他人一樣,他也忍不住湊熱鬨,想知道記者正在采訪誰。 這一耽擱,蘇瑞很快被人給認出來了。 一位年紀顯得很年輕的黑人姑娘,丟下正在說話的白人老大爺,急匆匆帶著夥伴們,跑到蘇瑞麵前。 笑起來露出滿口大白牙,語氣開心道: “嗨,蘇瑞,我們是加州大學新聞專業的學生,正在完成一項作業,請問你能讓我們問你幾個問題嗎?” 隻要不是彆有用心,故意攻擊,試圖製造熱點博取關注度,蘇瑞其實還挺喜歡被采訪。 正被錄像機拍攝畫麵,總不能臭著臉直接走人。 他告訴說: “這要看是哪方麵的問題,如果不想回答,我會拒絕的。” 黑人姑娘接著說道: “放心,都是些經濟學方麵的問題,娛樂八卦版的作業課題,被我朋友給抽走了。幸好你沒遇到她,不然她肯定對你和達達裡奧、超模優優之間的三角戀,特彆感興趣。” 經常跟她們倆,在公開場合露麵。 好萊塢的狗仔們又不瞎,早就試圖拿這件事做文章。 然而由於蘇瑞依舊我行我素,而達達裡奧和星野優子,也沒互相攻擊,將事情鬨大的意思。 久而久之,人們已經知道蘇瑞和她們的關係都很好,對外統一口徑,隻說是比較親密的好朋友,隨便旁人如何去猜測。 反正即使沒了她們倆,依舊會跟彆的女人傳緋聞,現在真真假假的消息攪合在一起,反而讓人搞不清他真實的私生活狀況。 見麵前的黑人姑娘,拿這件事調侃自己,蘇瑞隻是在笑,表麵上風輕雲淡,隻回答說: “趕緊問吧,我約了人要去購物。” “沒問題,首先,請問你怎麼看待現在的經濟形勢?”黑人姑娘問完,還表情僵硬地看向鏡頭,明顯屬於剛出道的菜雞,缺乏經驗。 由於蘇瑞過於出名,讓這次作業,更像是一場真正的采訪。 蘇瑞的被采訪經驗十分豐富,當即告訴說: “我的投資,在今年獲得了非常不錯的回報,所以對我而言,經濟形勢挺不錯的。” “但我也知道失業率仍然很高,人們的生活壓力很大,像移動終端設備、電動汽車、互聯網和半導體這些生意,會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 &nbs sp;“美國傳統製造業正在走向衰敗,看看矽穀就知道,印度人搶走了我們的工作……” 好一招禍水東引。 以印度人三哥們的尿性,隻會把蘇瑞的話當做誇讚,迫不及待承認下來,並且在網上沾沾自喜,大肆炫耀矽穀有多少印度裔的科技公司高管。 作為戰忽局編外人員,蘇瑞從不公開誇讚內地。 特彆是在對岸正開了外掛似的,開始高速發展的關鍵時刻,任何不必要的多餘關注,都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黑人姑娘頗為納悶,想著為什麼隻提到印度。 不過印度流失的大批精英們,確實搶走了許多美國人的工作,這個回答貌似也沒錯。 她接著又問道: “那麼如果有人打算理財,你會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據我所知,這正是你擅長的,在短短幾年時間之內,就賺到數十億美元。” 說到數十億美元時候,這位黑人姑娘突然心煩意亂。 原因在於蘇瑞沒比她大多少,雙方的成就卻天差地彆,不鬱悶才奇怪。 蘇瑞才不想回答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問題,隻告訴說: “我從幾歲就開始關注財經新聞,對投資方麵確實很有心得,最近主要在關注互聯網領域。” 正當麵前的黑人姑娘,以及周圍的吃瓜群眾們,豎起耳朵仔細聽時候。 蘇瑞接著說道: “對於納斯達克接下來的表現,我覺得不是漲就是跌,也有可能不漲也不跌。” “目前的指數走勢,我個人認為不確定性很強,近期可能要上漲,但也不排除下跌的可能性。” “我的建議是大家可以買,也可以賣,但最後也許浪費時間,甚至是虧損,運氣好的話也有可能賺錢。好了,我的建議差不多就是這樣……” “???” “????” 采訪蘇瑞的黑人姑娘,臉蛋簡直皺成了表情包,寫著一個大大的“懵”字,被他給繞進去了。 真是把“聽君一席話,勝似聽君一席話”,給發揮到了極致。 接下來不管納斯達克是漲還是跌,都能證明蘇瑞說得不錯。 就在黑人姑娘還想繼續問幾句時候,蘇瑞已經快走幾步,進入了高古軒畫廊。 進門時候回過頭,餘光不經意間一瞥。 意外覺得采訪他的黑人姑娘,長得還挺眉清目秀的。 必須要承認,黑人當中除了標誌性的嘴碎胖大嬸,也有許多身材比例好到誇張的姑娘,因此很容易進入模特圈發展。 例如今年大火的卓丹·鄧,蘇瑞曾在意大利米蘭時裝周上見過她,身材樣貌確實都很棒。 進入畫廊。 在美女經理的陪同下,走走逛逛。 這種高端的畫廊,跟普通人的生活幾乎沒關係,隨便一幅不知名的油畫,售價也許都高達數萬、數十萬美元。 有些作品太過於簡單,就像小孩子的塗鴉,以至於蘇瑞絲毫提不起興趣。 他以前來買過畫,經理知道蘇瑞的喜好,此刻開口告訴說: “俄國風景畫家希施金的作品,你現在還喜歡嗎?有一幅《橡樹林中的雨》,尺寸達到了124 x 203,很適合掛在你的書房裡,它現在正在俄國,我可以想想辦法,找人幫你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