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三胎要不要(1 / 1)

池老太太問他,“那你怎麼想的?”池江河歎氣,“我是很想要,但懷孕的是新顏,辛苦的也是新顏,所以我尊重她的意見。”畢竟痛在誰身,自然是誰來做主。他輕飄飄沒難受,沒孕吐,也不用開刀,輕輕鬆鬆當然想要。但痛苦的是老婆,所以他沒資格替老婆做決定。池老太太明白這個道理。她不是封建強勢的婆婆,自然不會要求兒媳婦怎麼樣。隻說,“那就看她的意見吧。”“你也彆跟她說我們知道了,我怕她有壓力。”池江河點頭,“我知道,我沒說。”不過她們都是愛孩子的人,要是這胎打掉,都挺舍不得的。尤其池老爺子,幾番欲言又止。最後歎一口氣,沒發表意見。池老太太看出他想勸,但最終沒勸。看來已經學會尊重兒子兒媳婦的意見了。池老太太告訴池江河,“你先彆給她壓力,看她自己的決定,不要吵架。”“要是她實在不想要,做完手術記得告訴我,我去照顧她小月子。”畢竟身體最重要。池江河心裡感動,“謝謝媽。”正說著,突然看到身後出現莊新顏。“老婆,你。”視頻急忙掛斷。身後莊新顏已經淚流滿麵。池江河急忙哄,“老婆,你聽我解釋,我不是故意告訴媽的,我隻是。”他隻是不懂怎麼處理這種事,這事又不能告訴外人,就忍不住跟親媽說了。但他沒有要求莊新顏必須生。隻是找個人說說心裡的煩悶。莊新顏都聽到了,眼淚一直掉。“你們乾嘛對我這麼好。”從小到大,也就外婆對她好。親戚朋友都對她落井下石。也就池江河一家對她很好,很尊重。她要搬出來,婆婆沒意見,還給她找房子。她要自己帶兒子,婆婆也尊重她,還給她找保姆。要是換做其他豪門婆婆,早就火了。兒子可能也不給她帶。畢竟她帶的亂七八糟,卻還是要把兒子帶身邊。因為她不想讓兒子跟自己一樣,從小沒父母在身邊。所以再忙再累,她也想跟兒子們在一起,讓孩子們有家的氛圍。不然兒子給婆婆帶,肯定能跟橙橙甜甜一樣有出息。莊新顏這會兒都想哭。“我覺得我真不孝,不是好兒媳婦。”池江河忙給她擦眼淚,“怎麼會呢,你對爸媽挺好的。”每次都親自給他們買衣服,做衣服。大到外套羽絨服,小到保暖內衣**都是她親自做的。池老太太跟老爺子現在還穿著她做的保暖內衣,以及外衣跟羽絨服呢。“哪個兒媳婦能這麼儘心儘力的?”最多就是花錢買。但莊新顏每次都會花心思。 尤其都是實用的東西。“所以你很好,是好兒媳婦。”“不然媽也不會縱容你是不是?”莊新顏哭著點頭。“其實這孩子我也舍不得打掉。”以前就想要一個女兒。但真懷上了,又覺得負擔。因為身體疲憊,不舒服,心情也就跟著不好,就萌生了不想要的念頭。但她是喜歡孩子的,說出不要的時候,她也難過。池江河隻能抱著她哄。“要不然,你生了之後丟給媽?”“反正媽帶的挺好的。”“你看橙橙甜甜就是了。”莊新顏知道婆婆帶娃一絕。不僅學習好,禮儀教養也好。孩子教給她完全放心。但她就是想自己帶。一些豪門媳婦看她這樣就會說她作。明明工作忙,非要抓著孩子不放手。但她就是想要跟孩子們在一起,不想丟下孩子,不想讓孩子的童年沒父母在身邊。所以帶不好她也要帶。池江河...“其實也沒那麼差啦,翼翼跟福寶也挺好的。”池海翼聰明,就是辦事不按套路出牌。福寶看著單純,但跟他哥的路子一樣。從來不按常理出牌,誰都摸不準他下一秒想乾嘛。但在學校從來不會讓人欺負,這點就挺好。池江河勸莊新顏,“你要真為孩子們好,就每個禮拜都抽出兩天陪他們,這才是最好的陪伴。”孩子們上學她可以忙,但周六日還是要陪一下。順便教育孩子們三觀,是非對錯。莊新顏吸了吸鼻涕,“我知道。”她低頭摸了摸肚子,“那這胎,還要嗎?”池江河不舍那孩子,歎一口氣,“看你。”莊新顏也舍不得,“算了,那就要吧。”反正都兩個了,不差這一個。“而且嬌嬌都四個了,我起碼多一個也好跟她當閨蜜。”池江河哭笑不得,卻還是欣喜。“那就留下了?”莊新顏點頭,“嗯,留下吧。”本來就想要個閨女的。池江河擔心,“那,要是再兒子呢?”莊新顏...“你彆烏鴉嘴。”“真是兒子我削你。”池江河無奈,“這個我也沒辦法啊。”要是他生兒子的基因大過於生女兒,那五六胎都是兒子。“所以才要怪你!”都兩兒子了,她實在想要女兒。“不行,你給我拜佛去,我要求一個女兒。”總要體驗一下兒女雙全的滋味。不然天天看人家閨女多貼心多貼心之類的,她可羨慕了。池江河無奈,“行,那我去求求。”當天晚上池江河就把這事告訴池老太太。“媽,我們決定生下這個孩子。”池老太太本來惆悵一晚上,這會兒聽到,十分開心。分享給池老爺子看。池老爺子看後,終於眉開眼笑。“那就好,那就好。”老人家本來就愛孩子。尤其多子多福。她們麵上不會乾預,心裡多少有點不舍得。不過莊新顏若真不要,她們也不會乾預,這倒不是作假。好在結局皆大歡喜。“那我明天去給新顏做點營養餐吧?”池老爺子笑,“那三亞不去了?”池老太太嘖了一聲,“倒是忘了。”“不過新顏工作忙,身體一定沒照顧好,我不去看看她不放心啊。”但孩子們要去三亞,她也不能不管。那麼多孩子呢,萬一沒看好。池老太太真是左右為難。最後去跟藍嬌嬌商量。藍嬌嬌說,“我先帶孩子們過去,庭哥也去三亞了,正好去跟他碰麵。”